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民間工藝>皮影>

皮影戲的發展與傳播手工教程

皮影 閲讀(1.51W)

摘要:

皮影戲的發展與傳播手工教程

中國的皮影藝術淵源流長,它是一門融繪畫、雕刻、文學、音樂、舞蹈、表演於一身的綜合性民間藝術。在我國,上至王宮貴族,下至販夫鄉民,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喜愛,流傳的地域也十分廣泛。本文通過追述皮影戲的發展歷程、介紹皮影戲的傳播狀況、綜述皮影戲的歷史地位,指明戰爭這一強制性因素加速了皮影戲的廣泛傳播。

關鍵詞:

皮影戲、發展歷程、廣泛傳播、歷史地位、戰爭

一、引言

早在攝影、電影和電視發明的一千年前,作為一種奇妙的光影藝術——皮影已經給中國人帶來了無盡的歡娛、夢想和希冀。如今,皮影藝術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民間傳統藝術形式之一、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且在中國的鄉村,這種最古老的光影藝術依然陪伴着人們度過一個個難忘之夜。

二、皮影戲的概述

皮影戲,又名燈影戲、影子戲、土影戲,有的地區叫皮猴戲、紙影戲、人頭戲、驢皮影等,是用燈光照射驢皮、牛皮等獸皮或紙板雕刻而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一口説盡千古愁,雙手對舞百萬兵。”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也為世界上最早的一門由人配音的活動影畫藝術。

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在河南、山西農村,這種拙樸的民間藝術形式很受人們的歡迎。

三、皮影戲的發展歷史

關於皮影戲產生的年代尚不確定,較多的學者認為皮影戲大約形成於唐代開元、天寶以後,到了宋代已十分普及。

據《漢書·外戚傳》記載:“李夫人少蚤而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齊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張燈燭,設幃帳,陳酒肉,而令上居他帳,遙望見好女子李夫人之貌,還幄坐而步,又不得視,上愈益相思悲感,為做詩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令樂府譜音家絃歌之。”[①]這段漢武帝和李夫人的故事在晉代幹寶的《搜神記》、《論衡·自然篇》等諸多書中都有記載。方士少翁要在漢武帝前重現李夫人之貌,可是須等到天黑了,才“張燈燭”,又“設幃帳”,還要讓漢武帝“居他帳”,最後才使武帝看見李夫人的形象,並且還能走動。這與皮影的表演方式十分相象,其實方士是用皮革或其他材料剪成李夫人的身形在帷帳後表演,讓武帝以為見到了李夫人的魂魄,這應該就是皮影早期的一個雛形了。

早在漢文帝時期就有以光影取樂之事,傳説宮女用梧桐樹葉剪成各種形象,利用光照投影到窗紗上,為太子取樂。至今陝西關中民間流傳着這樣的詩:“漢妃抱娃門前耍,巧剪桐葉照窗紗。文帝治國安天下,禮樂傳入百姓家。”[②]

其實,皮影的產生是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先民就發現了光線沿直線傳播的原理,在《墨子》中就有關於“針孔成像”的記載。[③]另外,皮影的產生還要有成熟的雕刻技術,皮影與剪紙在雕刻方面有許多共通的地方,也有學者認為皮影與剪紙同源,我們現在雖然看不到漢代皮影的實物,但能夠見到漢代紙製品的實物,[④]這已説明當時的雕刻技術是成熟的。

唐、五代時,皮影漸漸有了雛形。僧人在宣講佛教經義時,為了使人們通俗易懂,就在俗講時配上圖形,名為“勸善金科”或“懸燈宣教”。後來俗講分為兩派,其中一派把圖像改為紙人,以後又把紙人改為皮人,逐漸演變成“皮影戲”。[⑤] 宋代皮影已經相當成熟,著名風俗畫家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中,就有描繪汴京市區傀儡戲演出的情景。在宋代關於皮影的記載也多了起來,在《都城紀勝》、《夢樑錄》、《明道雜誌》、《武林舊事》等書中都有關於皮影的描寫。

元代時,皮影已經成為民間最主要的娛樂形式之一,在元朝的軍隊中,皮影藝人經常獻藝,於是就受到了軍人的關注和喜愛,皮影更是跟隨元大軍傳播到了國外。

明代皮影逐漸走入農村,深受農民們的喜愛。明正德年間,北京舉行了一次百戲大會演,皮影也參加了演出。明代小説《剪燈新話》中有一首描寫皮影表演的詩:“南瓦新開影戲場,堂明燈燭照興亡。看看弄到烏江渡,猶把英雄説霸王。”[⑥]可見皮影戲不僅受普通百姓的喜愛,同樣也受到文人墨客的偏愛。明代皮影還傳播到了關外,深受滿蒙各族人民的歡迎。

清兵入關後,同樣喜歡上了皮影這一藝術形式,這時的皮影已經在全國各地傳播得極為廣泛。

民國年間,皮影戲呈現了上升發展的趨勢,在貧窮落後的大西北農村,皮影紅紅火火的蓬勃發展。

日軍入侵前後,社會動盪,連年戰亂,民不聊生,皮影行業也就一蹶不振。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皮影藝術才有所復甦,隨着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農民生活有很大改變,皮影已成為一種很有意義的文娛活動和精神享受。

四、皮影戲廣泛傳播的原因

皮影戲出現後,隨着商品的交流,必然傳播到各地,尤其是鄰近京都和鄰近的省份會早一些。南宋時期,皮影戲向東南亞諸國傳入,便與海上國際貿易有關。還可能有一種是宗教的傳播。這種傳播,是和平時期的自然傳播。另一種傳播是強制性的傳播,就是在極其殘酷的戰爭中,勝利者作為掠奪的勝利品,將影戲藝人虜為奴隸供自己享用,並隨軍帶往各地,雖極不人道,但畢竟使影戲藝術在新的土壤上移植和發展起來。綜觀中國的歷史,強制性的傳播似乎來得更迅速些。

宋代徐夢莘編著的《三朝北盟會編》,真實地輯錄了北宋滅亡的資料,從中也可以看到汴京各種珍寶,文獻,各行工匠、藝人被金兵虜掠的情景。北宋最後一個皇帝欽宗趙桓,在公元1127年登基不久,當年十二月金兵便攻上了汴梁城垣,欽宗親赴金營請降,謝罪稱臣,接着金兵大肆掠奪數月。僅據十一月二十五日一天的記載:“……內司軍器監工匠……做腰袋帽子,打造金銀,系筆和墨,雕刻圖畫工匠三百餘人。雜劇、説話、弄影戲、小説、漂唱、弄傀儡、打筋斗、彈琵琶、吹笙等藝人一百五十餘家,令開封府押赴軍前。開封府軍人爭持文牒,亂取人口,攘奪財物,自城中發赴軍前者,皆行破碎其家計,然後扶老攜幼,竭室而行。親戚故舊涕泣,敍別離相逆而去。器泣之聲,遍千里巷,如此者日日不絕。”

被虜的工匠和藝人,有的留金朝皇室、貴族和軍中,有的被轉賣,有的在押送途中因疾病和飢餓死於荒野。就連徽宗、欽宗和太妃、太子、宗戚三千人,先押解到今遼寧昌圖附近的韓州,給地四十五頃,令種蒔以給”,然後又解至會寧(黑龍江省阿城南白城)後,又解至五國城,(黑龍江省依蘭,一説同江附近,一説在吉林扶余)。當時,從宋京掠去的典藉,經書印板和監本印板多送往平陽(現山西臨汾),此地產紙著名,後成為北方印刷業的中心。其它的工匠和藝人有的可能也押解到平陽,有的押解到關外各地。[⑦]元滅了金朝,可能金兵掠奪的財寶、工匠和藝人便另易其主,如蒙古貴族在山西孝義享用的紙影戲,或許是宋京影戲世家的後裔。貴族死後,還要在他的墓室裏寫上樂影的世家,依然未擺脱奴隸的地位。蒙古軍南征和西征,隨軍帶有皮影戲,也使皮影藝術廣為傳播。

元代皮影流傳甚廣,據説已作為軍隊內部的娛樂活動。一九五三年山西孝義張莊發掘一座元代墓葬,發現墓室壁上繪有八幅紙窗影人,並有“元大德三年五月”“樂影傳家共守其職”字樣。與今日所見孝義藏明代紙窗影人極其相似。此時,皮影戲曾傳到各個國家,這種源於中國的藝術形式,令多少國外戲迷迷戀,人們親切地稱它為“中國影燈”。皮影戲以其獨特的表演形式為人們喜聞樂見。據專家統計,宋元時期,全國曾有皮影劇團數千個,遍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各地皮影戲的造型、唱腔、表演技法可稱瑰麗多姿、風格迥異。

明代記載中則有皮影戲祝壽的記述,陳繼儒《太平清話》記載:“錢塘為宋行都,男女尚嫵媚,號籠神驕民,當思陵上大皇號,孝宗奉大皇壽,一時御前應制,多女流也……影戲為王閏卿,皆中一時慧黠之選也。兩宮遊,景王津內園,各以藝呈,天顏喜動,則賞賚無算。”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引瞿佑看燈詩:“南瓦新開影戲場,堂明燈燭照興亡;看看弄到烏江渡,猶把英雄説霸王。”

清代皮影戲幾乎遍及中國,陝西稱為“影戲”、“影子戲”,河南稱之為“驢皮影”,河北稱“灤州影”,江浙一帶稱“史囝囝”,廣東稱“紙影子”,四川稱“燈影戲”,福建稱為“抽皮猴”,甘肅稱為“牛皮娃娃”。嘉慶年間,各地出現了農民起義,民間流傳着皮影人可以變成“天兵天將”,清王朝統治者一反初時對影戲的熾熱態度,禁止官員私養影班,查抄了城裏所有的皮影戲班,甚至捉拿皮影藝人。清朝末年,農民起義更是一浪高過一浪,太平天國和白蓮教先後起義,朝廷以皮影藝人會借紙人興妖造反為由,冠之以“玄燈匪”的罪名,[⑧]禁止演出皮影戲。影戲在官方是禁止了,在民間卻禁止不了,繼續發展着。[⑨]

中國是皮影戲的故鄉,早在十三世紀初,皮影隨著蒙古軍隊傳到中亞細亞一帶,十四世紀中葉傳入波斯,十五世紀(明成化年間)傳入埃及,十七世紀初(明萬曆年間)傳入土耳其,十八世紀天主教傳教士把中國皮影介紹到法國。

五、皮影戲的歷史地位

1、皮影戲影響了地方戲曲的發展

與其他國家的影戲相比,我國的影戲歷史悠久、種類豐富、流傳廣泛、流派繁多、文化內涵豐富。據專家研究,皮影戲影響了中國地方戲曲的發展。評戲的創始人程兆才先生就曾把皮影的唱腔引進到評戲當中,著名評劇劇目《花為媒》中的核心唱段“報花名”就是脱胎於唐山影調音樂。在中國,不少的地方戲曲劇種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出來的,而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藝術手段,對電影的發明和美術片的發展也起到先導作用,堪稱當今影視藝術的鼻祖。一些電影史家認為中國古老的影戲是電影發明的先驅。

2、皮影戲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先驅

皮影戲還是諸多藝術品種中走出國門進行文化交流的先驅。中國的皮影戲從13世紀開始被傳往國外,曾隨元朝的蒙古軍隊傳播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地,受到異國觀眾的喜愛。1781年8月28日,德國詩人歌德以中國皮影戲形式演出了他的劇作《米娜娃的生平》和《米達斯的判斷》,兼以歡度自己的生日。據記載,1767年在中國傳教的法國神父居阿羅德曾把影戲的全部形式及製作方法帶回法國,並在巴黎和馬賽公開表演。20世紀80年代,川派皮影代表人物、年過70歲的王文坤應邀到奧地利金色大廳演出皮影戲,當時的奧地利總統觀看了演出,興致勃勃地接見了王文坤一行,並對中國的皮影藝術給予了極高評價。

皮影戲鮮明的藝術特色為世界藝術家所青睞。法國的喬治·薩杜爾在《電影通史》中,把中國的皮影戲稱為電影的前驅,而渾司樓在《人們的劇場》一書中宣稱:“有聲電影的來源,不能不推崇中國影戲為開山之祖。”足可見皮影藝術在世界藝術史和科學史上的地位。

如今,中國皮影被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爭相收藏,同時也是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領導人相互往來時的饋贈佳品。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人類博物館,法國電影博物館,德國的慕尼黑、柏林、奧芬巴赫、呂貝克博物館,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等都收藏着大量的中國皮影精品。20世紀70年代,皮影藝術家高淑芳應邀到德國奧芬巴赫皮革博物館整理鑑定該館收藏的3200多件中國皮影。

六、結論

戰爭為皮影的傳播創造了一個偶然的條件,皮影隨着戰爭的擴大而不斷的向外傳播,也促使皮影在越來越平民化的過程中廣泛傳播;在統治者“懼怕”皮影而禁止皮影演出時,皮影的平民化程度已經很深了,這時對皮影已是禁止不了了,自它紮根於民間起,就一直不斷地根據平民的要求來完善,緊緊跟隨時代的腳步,貼近平民大眾,這也是皮影這門藝術能夠廣泛傳播的根本原因。近年來民間藝術受到影視文化等現代媒體的衝擊,皮影藝術同樣面臨着消亡的危機,作為我國重要的民間傳統藝術形式之一,需要我們的搶救與保護。


[①]武永貴、武永虎.孝義皮影[J].文史月刊,2004,1.

[②]吳薇.民間皮影[M].第一版.河北: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4,3.

[③]沈珉.中國傳統皮影[M].第一版.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7.

[④]沈珉.中國傳統皮影[M].第一版.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11.

[⑤]吳薇.民間皮影[M].第一版.河北: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4,3

[⑥]吳薇.民間皮影[M].第一版.河北: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