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民間工藝>皮影>

皮影藝術簡介手工教程

皮影 閲讀(2.22W)

皮影藝術簡介

皮影藝術簡介手工教程

皮影,俗稱“皮影燈”、“皮影戲”,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是用驢皮或牛皮手工雕制的造型藝術,同時也是一種由説、唱和音樂相結合、由藝人操作的表演藝術。這種通過光影展現的“三位一體”藝術,充滿獨特魅力,被譽為“電影的鼻祖”、“最早的卡通(動畫)”,有着深厚的羣眾基礎和廣泛的社會影響。

一般所説的皮影,包括皮影道具和皮影戲。前者屬於工藝美術的範疇,後者屬於戲劇的範疇。它既具有平面藝術的品格,又具有表演的戲劇品格,既有對文學的延展,又有對音樂的依賴,成為集繪畫、雕刻、文學、音樂、舞蹈、表演於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形式。

皮影的藝術特色

一、透光的平面藝術

皮影在造型上主要吸收了剪紙的造型方式,透過窗花鏤空透光的效果,同時融入了戲曲臉譜、壁畫、雕塑、畫像石的形態特點,把劇中生、旦、淨、醜的人物性格刻畫得形神兼備。皮影人物造型以側臉顯影為多,忠良者五分臉顯影,奸者以七分顯影,少量專用臉以正面顯影。雕刻者抓住人物最重要的特徵進行適當地誇張處理。充分利用陰陽雕刻的手段,用陽刻表現正面人物清秀純真的特點,用陰刻表現花臉、醜臉角色的猙獰。宋代的耐得翁《都城紀勝》就提到了:“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醜貌,蓋亦寓褒貶於其間耳。”

二、獨特的平面藝術

皮影是二維度的藝術,而且是通過光影來造型演出的,它不像電影,可以用蒙太奇、定格、鏡頭推進、特寫等手法來表明人物的內心思想過程,也不像戲曲,可以通過演員的肢體表情來傳情達意,它只能依靠影像的動作和後台的念唱來表現。因此是一種獨特的屏幕藝術。皮影戲“以影顯形”,“借光顯影”。皮影是充分利用光影的原理使藝術形象生動起來的,所以適度地控制好與屏幕之間的距離,表現出虛實結合的效果。為了讓劇本具有更加令人愉悦的審美效果,皮影藝人還創造了一些方法,造成獨特的特技效果,表現飛天入地、隱身變形、噴煙吐火、騰雲駕霧、神鬼變幻、劈山倒海的場景,再加上各種聲光效果,足以讓現代人也覺耳目一新。

三、神奇的傀儡藝術

在人戲之前,先有傀儡戲。皮影是傀儡戲,功能為除煞、酬神與送神。有人説稱方士少翁為漢武帝演的就是巫術。還有人認為,白居易之《長恨歌》中出現的唐明皇與楊貴妃死後相聚的描述就是當時皮影戲出現的依據。元代的汪顥《林田敍錄》雲:“傀儡牽木作戲,影戲彩紙斑斕,敷陳故事,祈福闢禳。”説的就是這個意思。直到明清時期,這種功能依然存在。

皮影的起源

1.宮廷起源説

一説是漢武帝劉徹的寵妃李夫人仙逝,武帝悲思不已。方士齊人少翁精心剪刻了李夫人的畫像,晚上在一頂方帳中點起燈燭,映出宛如其人的影子。武帝在另一帳中遠遠望去,李夫人搖曳生姿,栩栩如生。《海陽竹枝詞》把這個故事更鮮活地表述出來:“張燈作戲調翻新,顧囊徘徊知逼真。環佩姍姍連步穩,帳前活見李夫人。”又有説漢代一個太子從小愛哭,由宮人抱着玩。有一天看到窗户上葉子的影子,隨風忽至忽滅,覺得好玩,就不哭了,於是有了帳後動影的藝術形式。

2.張良退敵説

傳説在秦朝末年,楚漢相爭之時,楚兵圍困漢兵。張良為了退兵,就在城樓上列了一大排人影,又讓士兵舞動旗幟,敵兵一看,城頭上守兵眾多,不敢冒然攻城,自行退去。現在湖北孝感,流傳着“一評二鼓三皮影,智勝項羽三千兵”的民謠。説的是楚漢相爭時,劉邦聽從謀士張良的計謀,用説評書、鼓書和唱皮影戲的方法,渙散了項羽三千子弟兵,取得勝利的故事,同時把張良奉為皮影的先祖。在台灣一帶也有這樣的説法

3.觀音演經説

如北京西派皮影傳説觀音曾三渡陝西華陰縣。有一次觀音發現華陰縣將有災難降臨,便在離華陰縣很遠的地方,以佛光為幕,以竹葉為影,自己坐在蒲團上,演奏勸善故事,把華陰縣的百姓引來看戲,解脱了一場災難。

4.黃龍真人退敵説

山西皮影藝人認為黃龍真人為皮影戲神。黃龍真人為殷紂時代故事人物,傳為元始天尊手下的玉虛十二弟子之一,在一次為周武王守城戰中,設空城計,以紙糊住城門,張燈晃動影人,外敵疑城中兵多將廣,懼而遁逃。

皮影的形成期

直到現在,我們發現的資料還是沒有明確表明隋唐確實已經出現了皮影。但資料至少表明,當時的技術,已經距皮影很近了。而且據記載,皮影到了宋代之初已達到了成熟的階段,那麼其形成期在隋唐也是可能的。

皮影的成熟期

宋代皮影的繁榮令人目眩,影戲至此有了明朗的記載。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趙構等皇室成員倉皇南下,建立南宋王朝。當時的都城臨安(杭州)就成為皮影的一箇中心地帶。

北宋的“瓦肆”,演出的“百戲”不可勝數,其中專有影戲演出。當時還出現了很多著名影藝人,歷史上留下名的就有董十五、趙七、曹保義等。

南宋官員仿汴京的瓦肆,在城內外修建了許多叫“瓦舍”的地方,招集伎樂,作為軍中將士娛樂玩耍的地方,著名皮影藝人有賈四郎、王升、王閏卿等。南宋詩人范成大曾有詩寫道:“吳台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

當時影戲的內容已經脱離了宣卷的單調模式,表演的成分大大增加了。除了歷史故事,還有一些作品是純屬虛構的,影戲的戲路越來越寬了。影戲道具的材料,先是用紙來雕刻結綴,後來可能出於硬度的考慮,換成了皮革。出現了“繪革社”這樣的影戲組織,和“鏃影人”這樣專門刻鏤影人的行業(宋周密《武林舊事·小徑紀》)。並以影戲為中心,形成了相關的“產業開發”。

皮影的發展

宋以後,中國影戲分南北兩派發展開來,輻射影響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形成以浙江皮影、蘇南皮影、上海皮影為主的杭州影系,並漸漸向全國範

圍內傳播。

元代創建伊始,就不斷向西擴張。皮影藝人隨着蒙古軍隊西征,皮影也一路向西傳播。據載當時皮影已作為軍隊內部的娛樂活動。山西省孝義縣舊城東1955年發現的元大德二年(1298年)墓,在墓口兩側繪有紙窗人影的壁畫,並寫有“樂影傳家,共守其職”的字樣。金元影戲承襲宋代,時見遺蹟。例如1980年在山西省孝義縣榆樹坪村發現的金正隆元年(1156年)墓裏,有皮影頭像壁畫。山西省繁峙縣巖山寺文殊殿金大定七年(1167年)壁畫則繪有一幅兒童弄影戲圖,這是金代影戲傳到北方邊遠地區的寫照。

明代是皮影的一個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內影戲完成了兩個使命:一是皮影的流派相繼成熟;二是皮影的對外傳播加強。隨着政治中心的北移,皮影在河北一帶發展迅速。永樂、萬曆年間,由於江南、湖廣、四川等地屯軍邊疆的原因,皮影流入雲南等地,和當地的藝術形式結合,在唱腔、臉譜和美術製作上形成獨特的風格。

清代和民國期間是中國影戲發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峯,皮影戲到達了全國大部分的省份(新疆、西藏、貴州、廣西、海南無確切資料)。清軍入關後,由於滿人非常喜愛看影戲,八旗王府中有專設的影戲道具,藝人常常被王公貝勒邀請到王府中表演,叫做“宮影戲”。這一時期出現另外兩種班社:一是王府戲班,一是富豪家班,清代後期又產生了影戲茶館。

民國時期皮影呈衰頹之狀,從事皮影表演的人減少。

抗日戰爭中,福建漳州以皮影戲的形式宣傳抗日救國,演遍漳州市,深受歡迎。1943年中共冀東特委組織蘇旭、張茂蘭等著名藝人,成立了新長城影社,創新劇目《玉田從軍》、《光明之路》、《血淚仇》等,宣傳了抗敵鬥爭。

1949年後,皮影戲由於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扶植,短期內迅速復興。據1955年文化部的不完全統計,當時各地有皮影戲班社900多個,從藝人員5300多名。1966年“文革”爆發,皮影像其它許多民間藝術一樣均被禁演。1976年,“文革”結束,皮影戲又以驚人的速度恢復了演出,這種狀況持續的時間也是很短的,八十年代末期,因為演出市場的不景氣,許多中青年影戲藝人退出舞台,改作他行以謀生計,這當是造成今日演員青黃不接、斷代的原因。

皮影的傳播

皮影戲是我國走出國門、闖入世界最早的戲劇藝術。自十三世紀更新出國門以來,一直受到歡迎。而今,東南亞、阿拉伯國家和歐美一些國家都有了民族特色的皮影,比如,印度皮影戲多以古老宗教的神話故事為主,影偶巨大且用色單薄。東南亞各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影偶較印度小,色彩華麗,雕工精緻,造型誇張但也反映了民族服飾風格。土耳其、突尼西亞和北非回教國家都拿駱駝皮來雕刻,人物誇張且具諷刺批評意味。

1.向東南亞的傳播

南宋寧宗嘉定時期,由於海上商業的原因,皮影戲由海路向東南亞諸國流傳,到了爪哇(印度尼西亞)、暹羅(泰國)和馬來西亞。馬來亞、緬甸、柬埔寨、越南等國也都有過皮影戲,形式與爪哇、巴釐的影戲大同小異,可能是受爪哇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印度尼西亞的皮影戲,俗稱爪哇影戲,又叫“瓦揚皮衞”。最初它大概是拜佛祭祖儀式的一部分,至今仍在演出前焚香祈禱。皮影戲的表演者被稱為“鈴吉特”,與僧侶一樣受人尊敬。演出的影幕長10尺,高8尺,表演者坐在燈下,操縱影人,同時用腳叩打金屬板伴奏,左手敲打箱子,來指揮樂隊,並隨着影人的動作訴説台詞。泰國的皮影戲叫作“南”。大約在12世紀通過馬來半島傳入泰南地區,與爪哇影戲相似,表演是通過幕後的火光,將影像投射在掛起的白色屏幕上,使人觀看影子。“南”的影人較大,沒有活動關節,實際用兩根棍支撐着影人進行表演。

2.向西亞的傳播

十三世紀初,皮影隨著蒙古軍隊傳到中亞細亞一帶,十四世紀中葉傳入波斯。

十四世紀初,波斯有位歷史學家雷士丹丁(Rashideg)曾記載一段有趣的影戲交流史料:“當成吉思汗的兒子繼承大統的時候,曾派遣演員去波斯講演一種藏在幕後的戲曲(即為影戲)。”並出現與中國皮影同質的“契丹戲”,應該算是中原皮影在西域的一個變種。

十五世紀明代成化年間皮影傳入了埃及,十七世紀初明萬曆年間又傳入土耳其等阿拉伯國家。阿拉伯半島受影響最大的是土耳其。土耳其人吸收了皮影的演出形式,發展為本國的影戲,同時還創造了本國很多不同性格的人物,最有名的是“卡拉格茲”和“哈吉瓦特”。土耳其人很喜歡“卡拉格茲”這個人物,因此,在土耳其皮影戲還有“卡拉格茲”的別稱。

3.向歐洲的傳播

1767年法國一位名叫居阿羅德的傳教士,開始是喜歡皮影戲的鏤刻藝術,作為中國民間的工藝美術品帶回去的。但他觀摩了皮影戲演出的獨特形式後,對皮影戲更感興趣,於是就把皮影戲的整個操作方法和製作過程帶回法國,成為法國一種時髦的外來藝術,1767年曾在巴黎劇場作過表演,並且在此基礎上創造了法國的影戲。影戲到1776年又間接傳入英國,被稱為“中國影燈”。

1774年,德國大詩人歌德(公元1749-1832年)曾在威藍展覽會上向德國觀眾介紹中國皮影戲。他本人非常喜歡這一古老的東方藝術。1781年8月28日,在他32歲生日的時候,他用邁寧根公爵格奧爾格從巴黎帶回來的中國皮影,演了一出名為《米涅華的誕生、生平和業績》的中國風格的影戲來慶祝生日,並以此招待來自魏瑪宮廷中的人們。1927年在德國舉行的萬國展覽會上,中國留學生演出了皮影戲《喜相逢》,轟動一時。國外對中國皮影評價甚高,法國的喬治·薩杜爾在《電影通史》中,把中國的皮影戲稱為“電影的前驅”,而渾司樓在《人們的劇場》一書中宣稱:“有聲電影的來源,不能不推崇中國影戲為開山之祖。”在收藏中國皮影方面,德國的皮革博物館專有中國皮影的陳列。德國的“三梅班”是仍在演出的皮影劇團。

4.在美國的傳播

在美國,先後建立了“紅門”、“悦龍皮影劇團”和“中國戲劇工作坊”。“紅門”創始人是班頓女士。她由中國師父口傳心授,再把經驗帶回美國創立“紅門”,並由中國帶回皮影道具。1975年,美國藝術家喬·享弗萊女士在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皮影木偶展工作四年後,開始自己雕刻,揣摩操縱方法後創立了“悦龍皮影劇團”,還得到班頓女士所贈皮影道具。1999年,她把劇團交給華裔戲劇工作者馮光宇女士。馮光宇女士建“中國戲劇工作坊”。“悦龍皮影劇團”在全國巡迴演出。

皮影的功能

1.巫術功能

皮影是傀儡戲,傀儡的功能為除煞、酬神與送神,這在影戲也同樣具備。有人認為,白居易之《長恨歌》中出現的唐明皇與楊貴妃死後相聚的描述就是當時皮影戲出現的依據。元代的汪顥《林田敍錄》雲:“傀儡牽木作戲,影戲彩紙斑斕,敷陳故事,祈福闢禳。”直到明清時期,這種功能依然存在。清代,皮影還因傀儡戲的性質幾次大起大落。先是仁宗嘉慶年間,由於有民間暴動,流傳皮影人可變成“天兵天將”來幫助人民的説法,使得官府查抄城裏的皮影戲班,並捉拿藝人,使得皮影藝術差點滅亡。清朝末年,由於民生雕敝,暴亂頻傳,更有白蓮教興起,清廷就以皮影戲藝人會用紙人興妖造反的説法,以“玄燈匪”的罪名,將他們逮捕。甚至在光緒皇帝臨終時,還頒佈告示,禁止演出皮影戲,稱“國有大禍,民無天良,若再唱演,點火燒籍”。

2.教化功能

這有兩層意思,一是皮影為宗教宣傳服務,二是明倫理、扶正義的社會責任感。皮影的出現,是為了宣揚教義。首先是宣傳佛教思想。從“懸燈俗講”到宋代的“懸燈宣教”都是為了讓廣大民眾沐浴在佛的福祉之中。後世皮影戲有的地方稱為“道情皮影”,道士雲遊天下,到全國各地傳道時皆唱道情,後配以圖案與劇情,用皮影的方式表達。皮影戲又視社會風氣的淨化為己任,講歷史之演義,辨忠奸、寓褒貶;宣儒家之忠孝節義,別善惡、明倫理;述民間傳説和故事,演悲歡、勸善行,充滿了教化的社會功能。即便是在當時文化不能深入的鄉村,一般百姓觀看了皮影之後,還是能夠得到正統的教育。

3.娛樂功能

皮影戲的培植土壤在民間。它把一個重大的主題淺顯化,把嚴肅的主題通俗化。《燕京歲時記》説:影戲的表演非常形象生動,情節曲折感人,唱到悲傷的時候,一些老婦人聽了,往往都會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説明皮影戲的感染力是很強的。皮影演出總是和鄉村的生產、生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晝演木偶,夜唱皮影,熱鬧非凡,活躍了民間的生活,豐富了百姓的生活情趣,也成為人們交流的因由與媒介。

4.審美功能

皮影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包括平面造型藝術的因素、表演伴奏及劇本等戲劇表現藝術的因素和戲曲音樂方面的因素,因此它立體地反映了民間藝術的歷史發展過程。皮影是一種透光的平面藝術。在造型上主要吸收了剪紙的造型方式,同時融入了戲曲臉譜、壁畫、雕塑、畫像石的形態特點,刀法上刻、鏤、鞣、鏃等技術皆有,常常只用幾根線條,就把劇中生、旦、淨、醜的人物性格刻畫得形神兼備。人物服飾上同樣也有識別的符號。角色的年齡、劇情的需要,都必須要在不同的頭茬和身段中選擇合適的組配。皮影充分利用了光影的原理,利用白屏平面表達的效果,將時空虛,穿渡海,上天入地,都可通過刻制特殊的景片以達到這些效果。

皮影的地方特色

中國傳統皮影戲歷史綿延兩千年以上,流傳極廣,遍佈華北、西北、華南、東北、華東各省。因地區的差異,又形成了許多不同的藝術風格。皮影戲主要分為七大系統(汪玉祥説法):秦晉影系、灤州影系、山東影系、杭州影系、川鄂滇影系、湘贛影系和潮州影系,每系統都以一兩地為中心向四周呈輻射狀。

一.陝西皮影

陝西省被認為是中國皮影的發源地。顧頡剛在《中國影戲史略及其現狀》中認為:“中國影戲之發源地為陝西,自秦漢至隋唐當皆以其最盛。”西安是漢唐的政治中心,皮影的傳説發生地在西安。陝西皮影是秦晉皮影的代表。

【造型】

陝西皮影大都是根據漢唐的人物碑刻和陶俑的風格來刻制的,形象設計洗煉,面部線條雖然不多,但人物性格卓然可現。陝西皮影有東路、西路兩種。其中東路皮影形體較大,多刻通天鼻形,構圖嚴謹概括,圖案簡潔大方。陝西皮影女性額高且鼓,鼻直眼長,臉方圓,眉梢、眼角、嘴脣有精細的刻畫,小嘴,眉細入鬢,顯得端莊純真,很有唐代“宮娃”遺風。西路皮影風格精巧細膩,形象多豹頭深眼。陝西皮影在雕刻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人物性格的刻畫,也有成熟的程式化表現。如眼睛的刻法,就有鳳眼、刺眼、圓眼的區別;又如鬍子,可分為胖鬍子(正面人物)、皮鬍子、肉鬍子、三鬍子等。陝西皮影的設色以紅、綠、黃三色為主,以墨色加以柔化。

【唱腔】

陝西皮影唱腔多樣,如“老腔皮影”,流行在陝西潼關、華陰一帶,據説自明代(公元1368-1644年)就開始流行,唱腔以字定腔,聲調豪放、激越,唱時幕後各人分任劇中角色,惟挑竿的為唱者之主,其他人員幫腔。樂器上只用二絃(牛筋弦)、胡琴。每唱至緊張時,一人用力拍板節奏,形成特色,故稱“拍板皮影”。“弘板腔”主要流行於陝西咸陽、乾縣、禮縣、禮泉、興平、寶雞、鳳翔等地以及甘肅東部地區。據説清代嘉慶十八年(公元1831年)即在民間流傳。唱腔有慢板、緊板、滾板、氣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碗碗腔”主要流行在陝西省華山北麓的華縣、華陰及大荔等地區。

二.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是灤州影系的代表。唐山皮影就以灤州和樂亭皮影最為有名。民間有稱“灤州影”,也有稱“樂亭影”的。當地皮影起源於明代(公元16世紀)。傳説樂亭縣秀才黃素志落第,將演於河北西部的皮影戲帶回故鄉,編演一些“宣揚教化”的劇目,這就是樂亭皮影。

【造型】

皮影選用了具有透明度高,且質地強、韌、柔、結實耐用等特點的驢皮來製作影偶,因此又稱“驢皮影”。灤州影在造型上吸收其西城派的長處,融合了窗花、剪紙和民間年畫的藝術特點,極富民間風味,在中國的皮影藝術中佔有突出的地位,同時也在我國的裝飾美術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女性造型從額頭到鼻尖一條斜線,形成通天鼻,眉和眼角上翹,上下脣略突出。下巴和腮部略尖,整個臉清秀、清貴,帶有明清仕女的模樣。

【唱腔】

唐山皮影唱腔以樂亭方言為基礎。在沒有正式形成聲腔藝術之前,只有説白哼唱,到了明清,皮影已有戲曲唱腔形式,清咸豐年間,當地藝人發明了掐嗓唱法,用手控制聲帶,使聲音有高有低。唱腔分為平調、花調、淒涼調、悲調與還陽調等。平調是一種樸實無華的唱腔,花調多為旦行所用,悲調適於各種角色表達悲痛之情,而淒涼調為旦角專用。

三.山西皮影

山西皮影分晉南和晉中兩路。晉南又稱南路皮影,以新絳、曲沃、臨汾、運城等地為代表。北路皮影,以廣靈、靈丘、代縣、渾源等地為代表。南路皮影,受到陝西省皮影流派中東路流派的影響,皮影作品形體小巧玲瓏,刻工精細,裝飾性強,而且色彩簡練明快;晉中,又稱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響,作品的形體略顯肥大,刻工縝密而且精細,色澤明快豔麗。

【造型】

山西皮影有紙窗與紗窗影人之分,紙窗影人造型粗獷、用色單純洗煉,用紅、黑、綠、橘黃等幾種純色渲染,與牛皮本身的透明土黃鑲接,紗窗影人顯得玲瓏剔透、精細嚴謹一些。人物通常大額頭、蒜頭鼻、頭飾後傾。採用陰雕、陽雕的技法,繁而不亂,簡而不疏,刀法犀利,色彩簡練,沒有受到戲劇化、臉譜化的影響,更彰顯出古老藝術的率真氣質,很具有漢畫像石的韻味,形成了紙窗影人獨特的形式美感。紗窗紙人通常人物額大、鼻尖、嘴小而緊靠鼻下,頭飾上豎,生的眉上斜,旦的眉下彎。

【唱腔】

山西皮影採用“皮腔”的唱腔,皮腔主要以嗩吶、管子、笙伴奏,有“孝義吹腔”的別稱。孝義吹腔結合民歌、僧道法場樂調,兼收戲曲音樂,形成獨特的“走馬燈影夾笙吹”,並且吸收了“碗碗腔”音樂的成分,形成獨特的孝義皮碗腔。

四.浙江皮影

南宋時皮影由汴京(開封)傳入,後紮根於臨安、海寧、嘉興、桐鄉一帶,與當地民間藝術、習俗融合發展而成,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這裏主要指杭州、海寧一帶皮影。現海寧一帶有皮影戲班活動。

【造型】

海寧皮影將羊皮刮制到水晶般的透明度,然後再塗上各種顏色,耐用美觀。人物造型手法,運用單線平塗、重彩繪、石雕鏤。將影人從傳統的尺餘之長,擴放至二尺有餘,背面的操縱纖棒,從原來的2根增加到5根之多,使之提高了影人活動的空間,並在口、眼、耳等關節部位又巧設機關,使演出效果達到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功能。海寧皮影最有特色的是開戲劇臉譜造型之先河,用類型化原則來塑造人物的忠奸美醜。南宋《夢粱錄》曰:“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醜形,蓋亦寓褒貶於其間耳。”

【唱腔】

海寧聲腔古老。南宋初,皮影戲剛傳人海寧時,唱腔比較簡單,後來受崑腔和江南絲竹影響,形成海寧皮影戲獨有的曲調。文戲與武戲有不同唱腔,武戲和開台戲用亂彈,高亢激越,用板胡、二胡伴奏為主,其主腔為三五七、文二凡、武二凡、文三凡、武三凡、回龍、叫王龍等;文戲用高腔,幽美姻雅,一般用於抒情敍述的正本戲,用笛子、二胡伴奏,其聲腔有長腔、日出扶桑、深深下拜、上上樓、十八板、當頭君官等。

五.四川皮影

四川皮影有“陝燈影”、“京燈影”、“土燈影”等多種稱呼,顯示出外來影戲與當地燈影的融合雜糅。四川皮影可分為三大類:成都燈影、川北皮影與紙燈影。

【造型】

成都皮影一般體形較大,個別大影人高達1米,當地人稱為“牛皮娃娃”。刀工與陝西刀法相同,只是色彩不如陝西的漂亮。在影偶的造型設計上借鑑川劇的表現藝術,同時汲取了蜀錦刺繡、藍印花布、四川年畫等民間工藝美術的藝術手法。成都影偶的分段與關節比北方影偶多。多在頭帽處分段,有的多達十三節,特別是在手掌與手指之間增加活動關節,使手部更靈活,更便於表演細膩的情態和高難度的武打動作。

川北燈影又分為“土燈影”和“陝燈影”。土燈影影偶長約一尺五六,臉譜以陰紋為主。造型較粗笨,雕工較粗糙,人物頭上是光頭,和木偶、大戲一樣,演出時臨時加戴帽子、插翎子旗。紙燈影專供小孩逢年過節玩耍,用紙雕刻,彩繪敷油(桐油),刀法粗獷,設色簡練,節日氣氛濃厚,高約16.5--20釐米,比川北燈影小。

【唱腔】

唱腔大量吸收川劇的音樂元素,高亢而又顯得細膩動人。

六.甘肅皮影

甘肅皮影發展較早,當地傳説,北宋范仲淹鎮守慶陽,當地藝人以皮影犒勞將士。清末大將軍董福祥將甘肅環縣影戲帶往北京為慈禧祝壽。

【造型】

隴東皮影擅用誇張變形,人物頭大身子小,身體上窄下寬,手臂過膝。面部形象除有個別丑角、鬼怪之類為四分之三的半側面,一般都是正側。臉譜的設計規律與陝西關中秦腔臉譜基本相同,黑忠、白奸、紅烈、花勇、空(即陽刻)正。其中,淨臉是整個臉以一個顏色主染的,並以紅、綠、黑、黃及粉紅等相配。花臉即碎臉,根據臉部結構鏤刻變形,或以某種動物植物或自然圖案加以鏤刻定型,以一種顏色為主,其它顏色輔之。人物外輪廓簡練概括挺拔,內部鏤刻十分繁複精細流暢,重視圖案的裝飾效果;刻着色對比強烈,活潑明快;影人肢體部分之間的組合、分解合理,因而表演十分靈活,充分體現了粗中有細、豪放有致的藝術風格。

【唱腔】

甘肅環縣道情皮影又稱“漁鼓道情”,用漁鼓和簡板伴奏,以隴東方言為基礎,基本上是一字一唱,聽起來似説似唱。

皮影的製作

皮影的製作工序十分繁瑣,技術要求較高,而且在各自的發展中各地有自己的特點和技巧。基本上,北方皮影重雕,南方皮影重繪。造型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製作工序起碼要經過七個階段: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汗、綴結。

【制皮】

制皮是制皮影的開始。選皮最好要在春天進行。先將帶血的毛皮在清水中浸幾天,再將毛皮綁在一木框上,用繩從四周拉平,用特製的刀颳去上面的毛和其他雜物。為了讓皮看上去光滑透明,往往需要刮上好幾遍。皮準備好後要根據影人頭部、頸部、腰部、臂部、腳部軟硬厚薄的不同需要來選好背部、腰部或兩者結合部的皮料,以備雕刻。

【畫稿】

最初的設計稿是畫在紙上的,製作皮影時所用的畫稿稱為“樣譜”,也是歷代藝人們相傳的手繪設計圖稿。和皮影的唱本一樣,紙質樣譜不易保存,故現今能流傳下來的明清樣譜寥寥無幾。

【過稿】

圖稿謄到皮上叫過稿,也叫落樣。把要雕刻的各種圖譜紋樣,包括臉譜、服飾、道具等圖案,放在加工好的透明皮子下面,然後用小鋼針把圖樣照描在皮子上。將刮好的牛皮分解成塊,用濕布潮軟後,再用特製的推板,稍加油汁逐次推摩,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並能解除皮質的收縮性,然後才能描圖樣。

【雕刻】

藝人的雕刻工具一般有刻刀、蠟板、畫針、剪刀等。刻刀的規格和大小隻要用得合手就行。蠟板是墊在皮下的。把圖覆在皮上,用針刺出白痕。再剪出成形,用刻刀進行細加工。

雕刻有陽刻與陰刻。陽刻就是一般所説的“空底”,畫稿只留下線條,襯着影窗,可以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用來雕刻臉部;陰刻就是一般的“實底”,留下大片面積,在處理服裝和圖案時可以採用。雕刻還有很多的刀法。雕刻的刀鋒起落點叫刀口。刀口有斷口、尖頭、齊口、圓口之分。齊口多用於方正規範的物象,如桌箱、櫃櫥、建築等;尖口多用於炊煙、流雲、水波、風帶等;弧線紋刀口多用於花卉圖案,也可以用在人物五官、頭髮上;鋸齒形刀口與直線刀口結合用在衣領、帽口等地方。

【敷彩】

刻好之後要上色。根據獸皮的特點,收集相應的化學顏料,成分與劑量做到心中有底。炮製的方法是首先把制好的純色化入稍大的容器內,再放進幾塊用精皮熬製的透明皮膠,然後把容器放在特製的燈架上,下邊點燃酒精燈火,使之與膠色一起溶成粥狀,趁熱敷到影人上。染色的方法大致有三種:套染、暈染、勾繪。套染是讓在色調色度上產生變化,染時由淺及深,自然讓度。暈染是增強立體感,使其自然豐滿。勾繪是為了突出輪廓。上了色的皮經過再次處理,讓色彩深入皮內,再刷上桐油,才算完成。

【發汗】

敷色後還要給皮影脱水發汗,目的是為了使敷彩經過適當高温吃入牛皮內,並使皮內保留的水分得以揮發。脱水發汗的方法很多,有的用薄木板夾住皮影部件,壓在熱炕的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鐵或電熨斗燙;另一種很老的土辦法就是用土坯或磚塊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麥秸燒熱,壓平皮影使脱水發汗。

【綴結】

為使皮影能自由活動,皮件全身須分頭、胸、腰、手、腿及臀等部分,分別製作,再系以鐵絲或麻絲。此外,尚須加上操縱桿,數目視角色而定,如女性角色為表示其婀娜多姿之形態,需使用多支操縱桿。

皮影的表演

搭台-----演出程序-------演員安排------操作特技-----演唱形式-----劇目

“三尺生絹作戲台,全憑十指呈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古人的這首詩已經把皮影的表演特點形象地表達了出來。皮影演出必有的設備有屏、有燈、有皮影道具、有聲效傢伙。

1.搭台

影像投射的屏幕,行話稱“亮子”,其實就是一塊白色影布,大多用白布製作,南方也有用桃花紙製成,大約一米高,兩米多長,兩邊用木框支起來,頂端用繩子和頂棚支起。現在多用絹製成。幕後放置條桌,置放道具之用。桌邊準備一些常用的輔助道具。傳統中,影燈的燈用的是清油燈。比一般家用的略大,五根燈芯點燃。光從上射下,為了讓光線更勻,在燈外纏了白絹。現在多用日光燈。邊上是鑼鼓傢伙,就像一個微型的樂隊。

2.演出程序

天黑後,影戲演出開始。一般是先“打通”,告知觀眾演出要開始了,打通的同時要“擺台”,根據劇情需要挑選、裝置影人,並在亮子上擺出一些影偶,或是敬神的香爐,或是喜慶的佈景,或是具有驅邪功能的神靈影人;一切準備就緒,班主或主要演員焚香請神;接下來演出“扮仙戲”(或叫“賀戲”)、正戲;正戲演完後送神;送神結束,有的還應觀眾之請,演一段“送戲”(或叫“加戲”、“雜戲”)。

3.演員安排

總得來説,皮影戲班的演員主要不出三類人:一類是主唱的,主要負責唱唸、口技,另外負責打擊樂的操作;二是負責掌管皮影全部人馬活動及景物道具佈置,有時兼管幫腔,行稱“掌籤子”;三是掌管操作樂器的,如二絃、鐃鈸、嗩吶、大號,有時幫腔。這樣整個皮影戲才能開演。像清代的潮州皮影,往往就是一個弄影者兼任編、導、演及配樂等工作。山東棗莊、萊蕪、湖南郴州、衡陽、湖北雲夢等地,演出都是兩人進行。其中一人操縱影人,也要唱戲中的所有角色的唱詞,另一人掌管台上的樂器伴奏,有時還需為前台幫幫腔。湖北天門市、湖南平江縣、望城縣、遼寧岫巖等地都是三人或四人班。分工更細一些。陝西皮影戲叫“五人忙”,各有稱呼。包括“前聲”,主唱生旦淨醜各行角色;“籤手兒”,也叫“燈底下”或“挑籤兒”,在亮子後面耍皮影,重要性僅次於前聲;“上檔”負責月琴、號和嗩吶等;“下檔”拉板胡兼其它樂器,表演時配合籤手兒;“後曹”也叫“打後台”,掌管打擊樂和敲“碗碗兒”。浙江海寧皮影也叫“五人忙”,亦是五人班。更大型的皮影劇團人可以更多一些,川北皮影藝人有句話:“七緊八忙九合手。”

4.操作特技

不同的人物,體態語都有不同的要求和顯著的區別。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皮影藝人總結出一套藝訣。手的拿捏、手勢的輕重與動作的虛實中都有講究。

遠虛近實

即靠近屏幕形象清晰,遠離屏幕形象模糊,藝人們靠這種視覺常識來營造戲劇的氛圍。如表現惡龍盤旋時,將龍的位置離屏幕遠一些,這樣看起來,龍的形象模糊而膨大,彷彿遮蓋整個屏幕,而近前的人物則顯得渺小無助。

煙霧瀰漫

往亮子上噴煙,造成陰雲密佈或狼煙四起的氣氛;而用一細管在皮影嵌在皮影人的煙鍋處對着煙管吹煙,宛若抽煙一樣。

噴火

口含燒酒松香,猛噴向亮子需出現火焰處,即刻點火,便有逼真的烈火熊熊的效果。

張口閤眼

把臉部分為兩片,其中一片為下頜嘴脣並連接着上眼簾,兩片重合綴結,活動時,可產生張口説話、睜眼閉眼的效果。

水波振盪

藝人提影輕釦屏幕,則馬上有波光盪漾之感。1955年木偶皮影匯演,浙江的皮影《鬧龍宮》,用藍色燈光表現水底,同時用小馬達纏

上藍色透明條靠近屏幕,馬達轉動時觀眾看到的畫面就是一個奇妙的水底世界。

斬首變臉

因為頭茬與身體中間可以分開。表現時急速把頭茬拉下,同時將固體色漿砸到幕上,鮮血噴湧而出。同樣,頭茬快速撤換可以造成

“變臉”。

5.演唱形式

在説唱表現上,宋代是用六言或七言的詩讚詞;明代灤州影戲是用木魚唸經式的宣卷,後加上弋陽腔(高腔),到清初雍正年間改用笛子伴奏,腔調上結合了崑腔的成分;清中葉之後,所用的樂器已有鑼、鼓、鈸、橫笛、手板、嗩吶、月琴、四股弦子、南弦子、響盞,而以南弦子為主要樂器。各地影戲唱腔亦不相同,山東影戲唱大鼓與墜子;陜西分成道情、漢調、秦腔與其它曲藝等流派;山西、河南採用梆子;江西影戲則使用漢調或花鼓;湖北以漢調為主;浙江影戲用高腔、亂彈、徽調為主;台灣影戲使用潮調。過去演員多為男性,用本嗓或掐嗓塑造各類人物,中間夾以唸白打諢,調動現場氣氛。

6.劇目

皮影戲隨時代的變遷而不斷地增加新的內容,有歷史演義戲、民間傳説戲、武俠公案戲、愛情故事戲、神話寓言戲、時裝現代戲等等。常見的傳統劇目,以文戲唱曲較多,如《高良德》、《孟日紅》、《師馬都》、《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等等;武戲唱曲較少,場面則較為熱鬧,有《西遊記》、《狄青平南》、《孫臏下山》、《薛仁貴徵西》、《薛仁貴徵東》、《濟公傳》與《鄭三保下西洋》等劇。抗戰時期,皮影戲加入了抗日的內容;革命戰爭年代,皮影創作了《送郎參軍》、《兄妹開荒》、《白毛女》、《劉胡蘭》等劇目;解放後,又新發展出的時裝戲、現代戲和童話寓言劇,常見的劇目有《小二黑結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紅燈記》、《龜與鶴》、《兩朋友》、《東郭先生》等等。皮影戲的形式上分單本戲、連本戲和摺子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