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民間工藝>剪紙>

滿族民間剪紙簡介,滿族剪紙欣賞

剪紙 閲讀(1.99W)

醫巫閭山滿族剪紙圖例:

滿族民間剪紙簡介,滿族剪紙欣賞

經考證,滿族民間剪紙始於明代。後金皇太極時(公元1626——1643年),女真人已開始造紙,為滿族民間剪紙的發生、發展創造了重要條件。滿族剪紙藝術的真正源頭,來自滿族的原始宗教——薩滿教。該教崇奉天神、地神、祖先神等,計有170多個,在諸多神祗中有個嬤嬤神,即老太太神,管着許多事情。這種神靈崇拜經常用圖畫予以表現,剪紙便是其中一種主要形式。滿族兒童有擺“嬤嬤人兒”的遊戲,就是把嬤嬤神人化了的剪紙,這種嬤嬤人剪紙都是正面貼立,兩手下垂,五指分開,人物的衣着都是地道的滿族裝束,這種剪紙剪技粗獷、樸實、別具特色,是古老巫神文化的遺存。滿族人生活在林海雪原中,許多動物、植物,與他們的勞動、生活有密切關係,所以,多以動、植物為圖騰,並用圖畫、剪紙等形式予以表現,其代表作是龜與蛙、在題材上與漢族迥異,眼睛用香火燒,身上不打毛,在表現手法上十分獨到。這種剪紙即起源於圖騰崇拜。滿族最重祭祖,即祭祖先神。在每個族長家的西牆上都置有祖宗板,上面有一木匣,叫作祖宗匣,裏面是鹿皮口袋裝的皮條,一嘟嚕表示一輩,幾個兄弟幾個疙疸,這叫子孫條子,也有用綾條或布條的。祖宗板前,貼一掛籤,這是一幅地道的滿族剪紙,是白色的,因為滿族有自己的審美習俗,認為白色吉祥,紅色兇險,與漢俗迥異。掛簽上面刻有滿文,讀作“佛爾郭出課”,為“奇”、“瑞”之意。滿族民間剪紙由於地理的因素、民族的因素,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一是題材獨特,許多作品就是剪的滿族人以及表現滿族的習俗生活。二是剪技獨特,有明顯區別漢族剪紙的表現技巧,造型古拙、剪技粗獷。滿族民間剪紙在我國的首次發現,填補了當代剪紙藝苑中的一塊空白。1987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了“長白山滿族民間剪紙、刺繡作品展”,滿族民間剪紙以它獨特的風格在藝壇中受到矚目。

滿族民間剪紙簡介,滿族剪紙欣賞 第2張

遼寧省岫巖縣政府通報稱,經過13年的努力,中國滿族剪紙藝術的代表岫巖剪紙日前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正式成為世界“非遺”項目。

岫巖縣文化館館長駱岫生説,岫巖剪紙有400多年的歷史,其形成在明末清初,乾隆年間最為流行,主要以反映滿族生活為特徵。滿族剪紙以滿族農家婦女為創作主體,最大特徵是寫形、寫意、寫神、寫心,表現手法以鏤空、成片為主,造型誇張奇特。滿族剪紙獨有的藝術是掛箋。過春節時,家家户户用五色彩紙剪成長約40釐米、寬約5釐米不等,中間鏤刻雲紋的字畫,如“豐”、“壽”、“福”等字,下端剪成犬牙穗頭的掛箋,懸掛於門窗橫額、室內大梁等處,寓意喜慶和幸福生活。

滿族民間剪紙簡介,滿族剪紙欣賞 第3張

醫巫閭山滿族剪紙

醫巫閭山地區滿族民間剪紙藝術以滿族人原始的自然神崇拜、始祖神崇生殖繁衍崇拜以及滿族風俗為主要表現內容。

醫巫閭山地區滿族人的原始崇拜活動中往往要製造圖騰形象,或用樹皮、獸皮剪刻諸神形象,或用木材雕刻神偶的形象等等。

這種儀式造像活動歷年相沿成習,最後發展成為一種剪紙藝術,既保留了東北滿族的人文特徵,又具有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豐富的薩滿文化內涵,是研究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史料。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 產名錄。

藝術特點

醫巫閭山滿族民間剪紙不但內容豐富,且造型簡潔,紋樣古樸。它不用繁瑣、細密的剪法,不求精緻、準確的造型,而主要以博大恢弘的氣度和樸拙古茂的神韻取勝。

數百年來,這種滿族民間剪紙藝術在醫巫閭山地區的北寧市、凌海市、阜新市、義縣等地流傳,世代相承。在許多城鄉地區,眾多婦女參與剪紙活動,產生出許多技藝高超、成果豐富的藝人,形成祖輩相傳的傳承譜系。

目前,尚有侯桂芝、馬鳳雲、黃連玉、汪秀霞等十餘家譜系仍在傳承相續。隨着老一代藝人逐漸逝去,將後繼乏人,在現代生活方式的衝擊下隨時都可能走向衰亡。因此有必要制定方案,對這一古老的民族民間藝術實施保護。

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遼寧省錦州市的汪秀霞和趙志國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滿族民間剪紙簡介,滿族剪紙欣賞 第4張

經過3年多的努力,新賓滿族剪紙作為中國剪紙的合併項已被聯合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新賓滿族剪紙多以滿族的宗教禮俗、生活習俗和民間傳説為題材。造型簡煉概括,畫面構圖豐富,場面複雜恢弘,是我國剪紙藝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金雅貞和車世梅兩位老人是傳承新賓滿族剪紙藝術的代表人物,她們的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家、省、市書畫展並多次獲獎。

河北豐寧滿族剪紙:

滿族民間剪紙簡介,滿族剪紙欣賞 第5張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地處塞北,民間流傳的豐寧滿族剪紙始於清代康熙年間,至乾隆年間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徵與民族特色的新異風格,它以陽刻為主,陰刻為輔,批毛纖長,剪工精細。清末民初豐寧滿族剪紙進入鼎盛時期,1949年後在形式和內容上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更為貼近現實生產與生活。1960年以後,剪紙藝術創作墮入低谷。1982年,豐寧民間剪紙隊伍重新建立,其作品隨着各種展覽和出國表演在海內外造成廣泛的影響。1993年,豐寧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

河北豐寧滿族剪紙:

滿族民間剪紙簡介,滿族剪紙欣賞 第6張

滿族剪紙欣賞:

滿族民間剪紙簡介,滿族剪紙欣賞 第7張

滿族先民在長白山地區繁衍生息了幾千餘年。在漫長的歲月中,滿族先民創造了獨特的民族民間文化,滿族剪紙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滿族民間剪紙簡介,滿族剪紙欣賞 第8張

由於滿族剪紙材料和工具簡單,再加上歷史、地理以及民族因素的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格,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滿族剪紙題材獨特而廣泛,主要記錄和刻畫的是人物、動物以及民間生活習俗;二是具有有別於其他剪紙風格的獨特剪紙技巧,相比與我們更熟悉的漢族剪紙,其造型古拙、剪技粗獷,豪邁奔放而不失柔情雋麗,古樸稚拙而愈顯精美機巧。

滿族民間剪紙簡介,滿族剪紙欣賞 第9張

十幾年來,國內外的許多學者積極參與發掘弘揚滿族傳統文化的工作,逐漸在國內外形成了一種學問,即“滿學”。長白山滿族剪紙作為“滿學”的組成部分同樣引起了很多專家關注,通化師院王純信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多年來從事滿族民間藝術的研究工作,2002年他組織發起成立了吉林省滿族剪紙研究會,推動了吉林省剪紙藝術的發展,剪紙隊伍在不斷擴大。吉林省以長白山滿族剪紙為品牌,在近幾年來全國舉辦的剪紙藝術大賽和文化產業博覽會中都有着較好的聲譽,現在已經逐步列入剪紙大省的行列。2008年,滿族剪紙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從文化產業角度,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大多數身懷絕技的滿族剪紙藝人們是獨守着獨特而有價值的藝術,過着清貧的生活。2006年,白山市成立了集展覽、教學培訓、研究、創作為一體的長白山滿族剪紙藝術中心、長白山滿族剪紙研究會。近幾年成功舉辦了“長白山滿族風情剪紙作品展”等多次展覽活動。剪紙隊伍經過近十年培訓挖掘,由協會成立之初的不足20人發展到現在50多人的創作隊伍,長白山滿族剪紙系列作品及《清明上河圖》等分別獲得優秀文化產業展品獎,在吉林省首屆工藝精品博覽會中,《清明上河圖》、《滿族風情》剪紙獲金獎。部分剪紙作品已被國內外友人和多家博物館收藏,多幅作品曾先後赴日本、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參加中外文化交流。經過幾年的探索,筆者認為剪紙藝術產業化有着光明的前景,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要真正地解放思想,克服小農經濟意識和農耕文化保守的觀念。只知坐等客商上門,不知出外闖市場;只知繼承老一套傳統手藝,不積極開發、挖掘新產品,創名牌效應不多;市場經濟觀念差,商品化程度低;只知生產現成工藝品,不捨得花錢搞包裝,最終結果產品很好,就是銷量上不去,打不開市場。二是組織形式鬆散,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和穩定的營銷網絡。缺少龍頭企業,更沒有穩定的營銷網絡,缺乏引導,缺少營銷氣候,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的支持。三是對外宣傳遠遠不夠。由於經費、人力等條件的制約,至今沒有形成系統宣傳民間剪紙藝術的書籍、光碟、網絡等。四是隨着網絡時代到來,全球化發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滿族剪紙列為世界“非遺”,給長白山滿族剪紙藝術帶來了機遇與挑戰。面對紛繁的市場,滿族剪紙市場只面向狹小的東北滿族剪紙產地,市場狹小,不適應時代潮流。五是隨着現代生活環境的改變和現代化工業進程的加快,民間藝術的傳統領域在收縮、老民間剪紙藝人隊伍也在逐漸減少,後繼乏人。因此,搶救、保護、挖掘、蒐集、整理各類民間藝術,培養後備骨幹隊伍,已成了文化部門一項急迫的任務。

滿族民間剪紙簡介,滿族剪紙欣賞 第10張

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加強民間藝術文化理念的開發。凡從事民間藝術管理、開發、生產、銷售的所有人員,都應樹立起市場經濟觀念,從宣傳、組織生產到銷售,一切都要按經濟規律辦事。其次,要由政府部門牽頭,成立必要的研究指導機構,加大民間藝術資源的開發。要認真研究民間剪紙藝術的現狀、問題和發展趨勢,探索剪紙藝術商品化、市場化規律;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扶持龍頭企業,吸引有眼光的客商興辦實體。第三,要以旅遊為載體,加強滿族剪紙新產品的開發,加速產業化進程。要特別注重繼承和發展的關係,多研究創作新產品,多搶救、保護瀕臨失傳技藝,多出名牌精品,在質量上下功夫,在包裝設計方面做文章,在實用性上動腦筋,逐步形成剪紙製作生產、包裝運輸、展覽銷售一條龍的文化產業格局。第四,要着眼未來,加強剪紙藝術人才隊伍的開發,解決後繼乏人的問題。一方面充分發揮“巧女”作用,以文化館為主要陣地每年舉辦剪紙培訓班,開展創作活動,使剪紙人才脱穎而出;另一方面,在中小學和幼兒園開設剪紙興趣小組,傳授剪紙知識,引導青少年從小熱愛傳統民間藝術,加強對新生力量的培養。第五,以長白山旅遊業為依託,大力發展滿族剪紙文化產業,發展地方特色。立足長白山等名勝古蹟,開發高、中、低檔旅遊剪紙商品,積極開發景點旅遊紀念品,適應市場發展需要;啟動剪紙專利推廣項目,並嘗試將剪紙與T恤、個性服飾等剪紙技術相結合,設計推出剪紙鏡框掛件系列、冊頁系列、畫軸系列、無鏡框系列等具有觀賞、收藏、實用價值的藝術珍品、饋贈禮品和攜帶方便旅遊新產品,變藝術優勢為經濟優勢,使之逐步形成產業優勢。第六,剪紙藝術的傳承必須依靠剪紙協會組織的帶動。滿族剪紙研究會的成立,在組織上有了保障,在水平上有了提高,在社會上有了影響力。協會將起到政府部門與剪紙藝術家的聯絡、溝通、指導、協調、服務的作用,加強剪紙藝術的發掘研究、整理創作、保護和傳承,為藝術家提供展示的平台和交流的機會,積極組織和舉辦比賽、學術交流等活動,培養新人,壯大隊伍,團結更多的剪紙藝人加入到協會中來,使長白山剪紙藝術文化產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