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歲月輝煌>老習俗>

大暑民間送大暑船吃仙草 送瘟進補清暑

老習俗 閲讀(2.14W)

暑是炎熱的意思。今年的大暑從7月23日11:30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作為農事節氣,最早記載大暑的是《逸周書‧周月解》。該書中明確説,「夏三月中氣,小滿、夏至、大暑」。《管子》説:「大暑至,萬物榮華」。中國許多地區有「三伏不熱,五穀不結」的農諺,反映出這段時間的氣温與農作物生長的密切關係。

正因為與農事密切相關,因此在漫長的社會發展歷程中,逐漸衍生出農俗諺語:「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大暑連陰,遍地黃金」,亦表明大暑來臨前後是一年中最熱、農作物生長最快、最關鍵的時期。

《時訓解》中記載大暑時節的氣象物候:「大暑之日,腐草化為螢。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意思是,大暑分三候,一候腐草化為螢,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二候土潤溽暑,是説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三候大雨時行,是説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與其他節氣相同,大暑時節,各地區也有不同的民俗。

送「大暑船」

大暑民間送大暑船吃仙草 送瘟進補清暑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別是台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漢族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大暑船」完全按照舊時的三桅帆船縮小比例後建造,長8米、寬2米、重約1.5噸,船內載各種祭品。在進行一系列祈福儀式後,將這艘「大暑船」拉出漁港,然後在大海上點燃,藉以表示驅除暑氣、疾病,祈求人們五穀豐登,生活安康。

喝暑羊

大暑民間送大暑船吃仙草 送瘟進補清暑 第2張

山東有在大暑這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伏暑的羊湯湯質優美、營養豐富,具有健脾益氣、温補腎陽的良好功效,成為農閒時期人們飯桌上的一道風味俱佳的滋補美味。營養學家認為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裏,必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極益健康。

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脣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吃荔枝、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於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嚐。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於是,有人説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蔘一樣高。

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麴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説是可以「大補元氣」。

飲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這種伏茶是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有清涼祛暑的作用。古時候,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個習俗,就是村裏人會在村口的涼亭裏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喝。

曬伏姜

伏姜源自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搾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並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吃童子雞

湘中、湘北素有一種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對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煎青草豆腐

大暑節氣來臨,温州人有煎青草豆腐的習俗。青草豆腐指的是採用仙草、甘草、夏枯草與菊花、金銀花等中草藥煎製成豆腐形狀、冷卻後即可食之,清涼解毒,生津止渴。

吃鳳梨

大暑民間送大暑船吃仙草 送瘟進補清暑 第3張

台灣民諺:大暑吃鳳梨,説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另外黃曆6月15日是「半年節」,所以在這一天拜完神後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麵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嚐,象徵意義是團圓與甜蜜。

大暑注意身體、情緒兩「中暑」

大暑時節天氣炎熱、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且暑氣逼人,心氣易於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容易導致疰夏、中暑等病。如果出現全身明顯乏力、頭昏、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噁心等症狀時,多為中暑先兆。一旦發現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通風,陰涼處休息,適當地給些淡鹽開水、綠豆湯、西瓜汁或酸梅湯,會得到緩解。

在注意防止身體中暑的同時,大家還要當心「情緒中暑」。大暑時節高温酷熱,人們易動「肝火」,會產生煩躁焦慮、思維混亂、食慾不振等情況,這是「情緒中暑」的表現。「情緒中暑」對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別是老年體弱者,由於情緒波動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壓升高,甚至還會引發猝死。

預防「情緒中暑」,要保持樂觀情緒,戒躁戒怒,做到心靜;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食物;多飲水,以調節體温,改善血液循環;遇到不順心的事,儘量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

大暑喝粥補氣清暑

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可適當以粥養生。古代神醫李時珍説:「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粥對老年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者都是適宜的。所以,古人稱「世間第一補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勝似參芪一大包」。《醫藥六書》讚:「粳米粥為資生化育坤丹,糯米粥為温養胃氣妙品」。

大暑喝粥需以補氣清暑,健脾養胃為主。下面介紹幾種粥:

綠豆粳米粥:綠豆60克,粳米100克。將綠豆放入温水中浸泡2個小時,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此粥可每日早晚各吃一次,有祛熱毒、止煩渴、消水腫的作用。

苦瓜菊花粥: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苦瓜洗淨去瓤,切成小塊。粳米和菊花洗淨,二者同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水開後,將苦瓜塊、冰糖加入鍋中,改用小火煮至米爛粥稠即可。此粥可清暑熱、止痢解毒,適用於中暑煩渴、下痢等症。不要與濕燥、麻辣、厚膩的食物一起食用。

西瓜皮粥: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將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乾淨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轉用小火煮成粥,調入白糖,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作用,常食可防中暑。

薏米赤小豆粥: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將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淨,加入適量水,同煮成粥,能健脾滲濕、清熱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