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民間工藝>民間工藝>

手藝人的瀕臨失傳的傳統手藝誰來繼承?

民間工藝 閲讀(1.35W)

手藝人的瀕臨失傳的傳統手藝誰來繼承?

浙江在線11月15日訊微調查

傳統手藝

讓人愛“恨”交織

木桶、鐵桶不如塑料桶;繡女半個月熬夜刺繡,不及機器半小時;木匠一天都做不好的木門,工廠裏幾分鐘就壓好了。隨着現代製造業的發展,機械生產代替了許多延續千年的傳統工藝。

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手藝人還受尊敬嗎?他們的手工製品還有人喜愛嗎?上週末,記者就此對市區和鄉鎮100名居民作了一個調查,調查的結果讓人頗為尷尬。

手工製品

還是有不少人喜歡

對手藝人手工製作的產品,84%的被訪者稱“喜歡”,他們認為一些手工製品製作精良,實用環保,還富有文化底藴。

被訪者鄒女士説,有些東西機器可以替代,但有些東西還是手工做得好。比如長壽麪,機器就做不起來,而且現在很多人辦喜事、過生日就少不了它,會千方百計到鄉下去購買。因為這裏面有我們最樸素的習俗和傳統文化。

但也有少數人(16%)選了“不喜歡”,理由是大部分手工產品已經有機械生產的替代品,而且質量只會更好。像涼蓆,機器生產的席子非常光滑、平整,還不易折斷。

手藝雖好

卻無人願讓孩子學

對民間傳統手藝人,九成被訪者認為值得尊敬,然而當問及“如果有師傅願意教授,你是否願意讓孩子去學手藝”的問題時,竟然所有被訪者都稱“不願意”。

孩子正在念大學的被訪者童師傅説,除了一些有較大藝術價值的,大部分傳統手藝遲早會被淘汰,所以孩子還是應該掌握現代科技比較好。

被訪者方先生是個木匠,以前走街串巷幫東家幹活,現在主要在城裏幫人裝潢。他説,學手藝就是做體力活,地位低,還很辛苦,他可不希望孩子走他的老路,無論如何也要做一個靠知識靠文化吃飯的人。

手藝人的瀕臨失傳的傳統手藝誰來繼承? 第2張

保護傳統手藝

你有何見解

那該如何保護傳統手藝呢?48%的被訪者認為,國家應重視傳統手工技藝的發展,在學校裏開設相關課程或專業,培養後繼人才;42%的被訪者認為,應提高民間手藝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保障;38%的被訪者則表示,要推陳出新,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提高其實用性;還有34%的被訪者認為,對一些傳統手工產品,要加大推廣宣傳力度。

木匠、鐵匠、篾匠、花(雕刻)匠、陶工、廚子……

曾幾何時,我們的周圍,生活着許多手藝人,他們與我們幾乎密不可分,因為我們每日觸碰到的東西,不管是手中的碗筷,還是身下的牀椅,大多出自他們之手。

在科技與機械替代了大部分傳統手藝的今日,一方面有些傳統手藝人漸行漸遠,差不多快埋進了我們的記憶裏;另一方面,政府將一些傳統技藝納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正對如東陽木雕、金華酥餅製作等一批傳統手工技藝進行保護,並欲列為產業發展。

現狀:單打獨鬥的堅守者

彈了30多年棉花的彈棉花匠、做了40多年木桶的箍桶匠、編了近50年竹編的篾匠……在婺城區羅埠鎮靜謐的老街上,傳奇般地存在着一批在城裏早已難覓蹤影的手藝人。

然而,像老評書故事裏那種手藝人師徒成羣的場景已不再了。

俞根榮的長壽麪店,在羅埠頗為有名,但也是僅有的一家。他做長壽麪已經30多年,這些年裏,他先後收過幾名徒弟,也嘗試着用心去帶徒弟,但這些徒弟或因太難學或因太辛苦,紛紛離他而去。

篾匠陳土泉12歲就開始跟着父親學做竹編,一晃47年過去了。他帶過的徒弟有六七個。他説,這些徒弟如今沒有一個在做篾匠,做生意的做生意、打工的打工,早都改行了。

除長壽麪、竹編手藝人外,羅埠老街上其他傳統手藝人也都面臨着技藝傳承的困境。做了40多年木桶的箍桶匠何益鬆,因為身體狀況不佳,加上生意清淡,已經很少拿起斧頭。記者找到他的時候,他正在茶館裏看人家打牌,沉默不語。

由於缺少繼承人,羅埠鎮上的手藝人羣體正越來越小,市場也逐漸萎縮。從前一些有名的手工製品店甚至已經消失。據老人説,羅埠老街上曾有一個做麥芽糖的中年人,現在已難覓他的蹤跡。

探因:市場萎縮後繼乏人

俗話説,家有良田千頃,不如手藝在身。曾經吃香的手藝,如今為何沒人搭理?

其實正如俞根榮和陳土泉説的那樣,一些看起來簡單的傳統手藝,工藝非常複雜,學起來費時費力,3年都未必學得會。追求快速高效的年輕人自然不會喜愛。

家傳,曾經也是傳統手藝傳承的重要形式,但這種方式現在越來越少了。因為地位較低、收入不高,很多手藝人都不願讓子女繼承自己的衣缽。

除了後繼乏人,市場前景不被看好也是傳統手藝陷入傳承困境的重要因素。隨着現代製造業的飛速發展,各種手工製品都被機械產品代替了,因為生意不好,很多手藝人不得不轉行。

面對發展與傳承的困境,緣何一些傳統手藝人還在苦苦堅守?

採訪中,記者發現,一部分人特別是步入花甲之年的老人,轉行已難,迫於生計,不得不繼續自己的手藝;還有一部分人,老有所依,因為對自己的手藝充滿感情,將它作為一種樂趣延續下去,比如羅埠鎮上有個篾匠,從城裏退休之後又回到老家重拾手藝。

而更多的手藝人則介於這兩種人之間,他們既想保護、傳承自己的技藝,又想賺到錢、謀求更大發展。他們面對發展與傳承之間的矛盾進退兩難。如彈棉花匠董文斌,因為口碑好,近年來生意不錯,僅靠夫妻倆已經忙不過來,想擴大規模但又無人可以幫忙。

另外,整個社會對傳統手藝人羣體缺少關注和缺乏必要的保護手段,也是傳統手藝面臨失傳的一個因素。

手藝人的瀕臨失傳的傳統手藝誰來繼承? 第3張

出路:作為傳統文化來保護

斗轉星移,社會發展,加上人們生活習慣的變化,很多傳統手藝的地位也跟着發生變化,特別是一些不適合現代社會需要的手工藝,將面臨着被淘汰的嚴峻形勢。

然而,傳統手藝作為一項歷史悠久的技藝,藴涵獨特的文化藝術,是民族文明史的一部分,更是先祖們勤勞、智慧的體現,後人有必要做好保護,儘可能不讓它們失傳。

與機器生產相比,手工製品因其採用人力多、加工時間長而往往造價高昂,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產品的銷路。如市場上一張竹蓆售價只要100多元,而篾匠陳土泉手工編制6天,人工費就達六七百元。

所以,傳統手藝的發揚光大,需要“變”,即儘可能利用現代工具,提高效率。比如木匠現在都用電鋸電刨,又如彈棉花匠董文斌,以前一天一人只能彈一牀棉被,現在使用了電動工具,一天增加到3牀。

對一些已經無法迎合市場需求但又具有保護價值的傳統手藝,則應注重“養”。由政府牽頭,對一些稀有的、瀕臨滅絕的傳統手藝和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藝人進行保護。如目前金華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設立的非遺傳承教學基地。

當然,發展是最好的傳承。一味強調保護,會使傳統手藝與社會現實產生距離,更會導致市場的萎縮。所以,有關方面幫助傳統手藝人拓寬手工製品的市場銷路,或許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他們的生存和傳承狀況。

酒香也怕巷子深。通過宣傳推廣傳統手工製品,讓它們廣為人知。同時,引導手藝人,讓傳統手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儘可能發掘其市場價值和文化價值,比如讓某些不適應現代生活需要的手工製品重新適應人們的需要,或者乾脆從實用性向觀賞性轉變,從而打開市場。

做法:傳統技藝納入非遺項目

今年6月,金華命名183人為首批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跟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等項目一樣,傳統技藝也在其中。

像東陽木雕、金華酥餅製作技藝等一批傳統手工技藝已經列入非遺保護的範疇,並有了代表性傳承人。

半個月前,63名民間藝人被授予金華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這是金華繼2009年49人入選後,第二次集中向民間大師授予政府層面的榮譽。婺州窯陶瓷、木雕、竹編、家紡設計等傳統手工藝項目中的一批高人名列其中。

近年來,在政府部門的搭台扶持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手工技藝東陽木雕、東陽竹編日益發展壯大,成為一個獨樹一幟的朝陽產業。11月8日至12日,第七屆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在東陽中國木雕城舉行。該博覽會創辦至今,影響力與日俱增。從第三屆開始,展會交易額從2000萬元、1.45億元、3.7億元一路攀升至5.29億元。東陽木雕、東陽竹編已經從傳統生產工藝成功邁進文化藝術的殿堂,不僅技藝得以傳承,還造就了一批工藝大師,這怕是早年許多手工藝人未曾想到的。

手藝人的瀕臨失傳的傳統手藝誰來繼承? 第4張

記者手記

傳統手工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是我國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文化藝術精髓的體現。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外交流的增多,對傳統工藝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就在大家對傳統手工藝重新認識的時候,卻發現,傳統手工藝人才培養面臨斷檔。很多非遺的傳統手藝人都在呼籲:誰來繼承瀕臨失傳的傳統手藝?

有調查顯示,在藝術類高職院校的招生中,動漫、遊戲類專業幾乎是每校必有,而傳統手工藝項目幾乎沒有。有人説,傳統手工行業薪酬不高。也許剛進入這個行業的年輕人待遇很一般,但工作幾十年以上的傳統工藝大師,其薪酬堪比金領。年輕人是否能夠克服浮躁心理,潛心在這一行業工作,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以前,傳統工藝技術靠“師徒傳承”方式一代代延續下來,但為了不讓這些手藝失傳,傳統工藝技術人才的批量式培養很關鍵。

記者曾與有“金華第一剪”美譽的藝術家王風老師的女兒王愛民進行交談。她説,自己傳承了父親的手藝,前些年剪紙藝術處於一種前途渺茫狀態,她也曾感到迷茫,現在剪紙被列入了非遺名錄,這幾年學剪紙的孩子開始多起來,讓她看到了一些希望。

或許民間手藝就應該進入尋常百姓家,讓更多人能夠接觸、認識,進而瞭解和喜愛。傳統手藝的春天在民間,傳統手藝的根在民間,傳統手藝的生命也在民間,要保護並將這些傳統的東西傳承下來,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人物樣本

“1號饅頭”甜酒釀做

程躍初67歲羅埠鎮振中街

找尋程躍初的饅頭攤很容易,就在羅埠鎮的老街上。他把自己的饅頭店取名為“1號饅頭”,他説,因為家裏以前做饅頭的店鋪門牌就是1號。

程躍初從1982年開始做饅頭,到現在已經30年。他做饅頭的手藝是在以前的生產隊學的,他説,用甜酒釀做饅頭是老工藝,現在這樣做的人很少。

在羅埠鎮的老街上,原先有4家饅頭店,後來有人轉了行,有人去開棋牌室,只有程躍初還在繼續做饅頭,他的店算是最老的一家。“饅頭店的生意季節性很強,快過年的時候,每天要做10擔麪粉,差不多1200個饅頭,這樣要白天晚上連着做,需做一個星期。可淡季饅頭幾乎賣不出去,有一天才賣了6個。”程躍初説,他還有輛小三輪車,負責送饅頭上門,最遠的送到10多公里外的蔣堂。

在程躍初的饅頭鋪,堆放着上百個蒸籠。程躍初説,現在人買饅頭都不願買多,喜歡吃新鮮,這麼多蒸籠只有在接到預訂或者節日的時候,才派上用場。那時候,他一個人忙不過來,在外打工的兒子也會回來幫忙,“雖然是門手藝,可幹這行他可不樂意,只是幫下忙而已”。

手工棕牀僅此一家

周小弟43歲金華市區雙溪西路

周小弟是金東區傅村人,18歲開始學做棕牀,一干就是20多年。他的棕牀在市區也是小有名氣,“因為在金華已經找不出第二家手工穿棕牀的店了”。

也許你想不到,周小弟開棕牀店曾經也輝煌過。他回憶説,7年前,他在市區有4家棕牀店,僱用了七八個工人,那時候每年穿出棕牀2000多張。可如今,他只在市區雙溪西路上有一個很小的店面,平時就只有他一個人幹,偶爾請個下手,一年差不多就穿100張牀。

“現在人都買現成的牀墊、牀架,很少像以前一樣定製了牀架,然後再來定棕牀。”周小弟説,事實上,棕牀比牀墊更透氣,而且綠色環保。

周小弟説,過兩天他要再請個幫手,雖然年紀還輕,可長期低着頭穿棕牀,他的肩、頸都不是很好,“這已經是職業病了,沒辦法”。可找幫手也不容易,以前和他一起穿棕牀的人大都改了行,年輕人又都不願學,“太辛苦,賺錢又不多,現在誰還願意學啊”。

事實上,像周小弟這樣一年穿百來張牀,差不多有五六萬元的年收入。原本他的妻子也在店裏幫忙,現在去開旅館了。“這個行當也就是能養活自己而已。”他有些無奈地説,以後他不穿棕牀了,估計金華再也沒人開這樣的店了。

長壽麪拉出一人高

俞根榮56歲羅埠鎮下羅埠村

俞根榮有做長壽麪的手藝,這在金西片都是出了名的。誰家生小孩、要做壽或者有什麼喜事,都會跑來找他訂面。俞根榮説,他做面30多年,就是喜歡這行當,還是會堅持下去。

只要天氣好的日子,俞根榮都會在院子里拉起長壽麪。這可是門手藝活,一般人拉着會斷,可面在他手裏,就像變魔術一樣,總能拉成細細長長的一條。俞師傅説,他的長壽麪里加過菜油,這樣吃起來會更爽滑筋道。碰到要做面的日子,他凌晨兩點不到就要起牀,一天要拉上25公斤的面。

“幹這個活不但辛苦,而且還有一定的難度,是一項精細的技術活。”俞根榮説,和麪時,如何控制水和鹽的比例,根據天氣、温度、風速的不同,這個比例都不一樣,只有控制好了這點,拉出的面才能又細又長。然後開始拉麪,剛開始拉並沒有那麼長,差不多就半米,用兩根木棒一上一下掛在特製的架子上,過段時間再換更高的架子,繼續拉長,這樣才能保證拉出來的面粗細均勻。等面差不多有一人高時,將它放在太陽底下曬乾,盤成圈狀,就可以出售了。

俞根榮之前收了好幾個徒弟,最後都沒能學成。他説,年輕人靜不下心來學這個,他也能理解,畢竟現在做什麼都用機器了,誰還在乎這樣手工的玩意呢。

竹編手藝子承父業

陳土泉59歲羅埠鎮羅陳路

在尋找竹編手藝的師傅時,巧遇了陳土泉。他説,自己是做篾最早的人,14歲子承父業就會做了,現在生意還可以,一天到晚幾乎沒空閒。

在陳土泉的一樓家裏,剛做好的篾篩子、篾畚箕、篾席擺放在一邊,他説,這些都是別人預訂的。現在城市裏,要買這些東西還真不容易,有些人都到農村來買。“這些是最土的竹編制品,綠色環保。”陳土泉説。

他從小就和父親學這手藝,那時候家裏窮,他沒讀多少書就開始做篾。説到自己最擅長什麼,他去樓上拿了一對篾火盆下來,他説,農村嫁女兒的時候,都需要這個。記者看了看,這對篾火盆做工精美,旁邊還編出了花紋,看上去挺喜慶的。陳土泉説,圖案越精緻,編起來就越難。

一般一張1.8米寬的篾席,陳土泉要做五六天,售價600元。他説,這和工廠做的篾席不能比,價格要貴一些,可這睡着舒服,是最天然的材料。

“篾這個東西還有個好處,破了能補,經久耐用。”陳土泉舉起自己給村民補的幾個篾畚箕説,這手藝要靠眼、手,估計再過20年,就沒人會做了。

文章來源: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