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民間工藝>民間工藝>

布小姐念“保守”經 匯蚨源布藝的傳承人馬玉禎和張旭母女

民間工藝 閲讀(3.11W)
布小姐念“保守”經 匯蚨源布藝的傳承人馬玉禎和張旭母女
回族聚落天津,始自元代,盛於明清,不絕於今。天津西北角曾是市內最大的回族社區,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的清真大寺和另外5座清真寺是回族居民現實生活中的燈塔,也是其信仰的歸宿之地。回族人圍寺而居已是一個傳統,從這座清真大寺步行5分鐘有一個新春花苑小區,古老的社區往往卧虎藏龍,這座小區也不例外,這裏有兩位布藝高手——匯蚨源布藝的傳承人馬玉禎和張旭母女倆。

匯蚨源布藝有着近160年的傳承,傳到張旭這一輩是第五代了。“在回族有一個傳統,生孩子姥姥要送壓枕,壓枕大多做成魚的樣子,寓意多子吉祥。”在馬玉禎和張旭母女倆家裏,我們眼前的金魚壓枕一看就有年頭兒了,馬玉禎笑着説這是張旭出生時姥姥做的,按照老傳統裏面還放了一定數量的錢來用作孩子的學費,小小的布作,也透露出重學重教的傳統。
布小姐念“保守”經 匯蚨源布藝的傳承人馬玉禎和張旭母女 第2張

在許多人看來,馬玉禎的家就是一個多彩斑斕的布藝世界。壓枕之外,壺套、香囊、虎頭鞋、老虎帽、百納被琳琅滿目,都是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手作工藝品。壺套是回族人在暖水瓶普及使用之前的居家必備,眼前的大紅綢緞面壺套繡有暗八仙圖案,一派吉祥寓意,據説目前天津所有清真寺用的壺套都出自母女倆的手中。
布小姐念“保守”經 匯蚨源布藝的傳承人馬玉禎和張旭母女 第3張

馬玉禎父輩和兄妹都是美術專業出身。新中國成立後,其父還參與了新中國許多重要建築的設計工作。生長在這樣的家庭,女兒張旭在小小年紀就受到了文化藝術的薰陶。現在,母女倆是布藝事業的搭檔,馬玉禎喜歡老物件的清華高雅,並將傳統布藝的吉祥寓意、文化底藴向我們娓娓道來。女兒張旭更喜歡展示客人們在這裏定做的傳統樣式的服裝。她拿出一個包裹很精緻的口袋,給我們展開一件湖藍色的百蝶褙子,料子是真絲杭州素緞,直領對襟上用各色絲線繡出的只只蝴蝶或展翅翔舞或斂翅停駐。張旭介紹:“褙子是從隋唐時期的‘半臂’演變而來的一種服裝樣式,宋明時期成為女子的常服,現代人還可以當做外套禮服。”看着這樣一件精品,很難想象這是“80後”的手藝。這一件成衣從選料到刺繡整整花了數月時間,張旭感歎,人們在購買一件手工藝品時,買的不僅是好手藝,更是買了手藝人的時間和光陰。她希望穿上這身衣服的人要有一份仁者愛物的情懷。講起心愛的古裝,張旭滔滔不絕,當年正是為了能為自己唱崑曲製作戲服,張旭才心甘情願地跟着母親學起了布藝,不料此後欲罷不能,學會了一手漂亮的布藝活兒。
布小姐念“保守”經 匯蚨源布藝的傳承人馬玉禎和張旭母女 第4張
馬玉禎成立匯蚨源吉祥手工布藝技藝工作室後,出自母女倆之手的傳統婚服,小孩的虎頭鞋、老虎帽、百納被已成為天津的特色布藝熱銷品。名聲一大,自然就會有仿品魚目混珠,於是母女倆在手藝中加入了密印。“所謂密印類似於防偽標識,方便分辨出真假。”

談到匯蚨源布藝的傳承、創新時,年輕的張旭卻説她是一個堅定的保守主義者,母親馬玉禎也和她站在同一陣營。她們一致認為,創新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這需要傳承人首先深入到文化中汲取營養,先知道什麼是中國特色、什麼是民族傳統。張旭認為,古代人的服飾設計中有文化擔當,平袖平肩透露着一股隨和氣。傳統色彩搭配如三藍刺繡不張揚但是很耐看,體現着中庸之道。這些都需要手工藝人去悉心體會。“也許在藝術上進化論很難行得通,有些手工技藝存在、發展了幾百年,甚至已經成為不可逾越的高峯,定格為一個時代的經典。那麼我們能做的就是原汁原味的傳承,傳承一定先於創新。改變了物質的形態和用途,其實就等於這種非遺技藝丟失掉了,這一點尤其需要注意。”張旭説。
布小姐念“保守”經 匯蚨源布藝的傳承人馬玉禎和張旭母女 第5張
對匯蚨源布藝的未來發展,張旭也做了一個長遠的“保守”規劃。在她看來,商業化和手工藝傳承一定要涇渭分明,兩者沒有模糊地帶。她認為可以效法國外的成熟品牌,將商業化發展交給專業的公司來運營,非遺傳承人主要做監督和手藝的傳授。這樣一來,傳承人就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手藝和文化的傳承上。讓商業的歸商業,文化的歸文化,各得其所、並行不悖,這樣的方式雖然看似保守,在母女倆看來卻最是可行。
布小姐念“保守”經 匯蚨源布藝的傳承人馬玉禎和張旭母女 第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