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歲月輝煌>老習俗>

清明掃墓祭祖感恩 千秋節日四海同俗

老習俗 閲讀(2.2W)

清明掃墓祭祖感恩 千秋節日四海同俗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清明本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逐漸變成祭祖和掃墓的重要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清明節有對祖先的悼念和感恩,也有對嚴冬過去、春天來臨、迎接新生的喜悦。清明節將死亡與再生、歡樂與傷情融為一體。

寒食節的由來

有一種説法認為,寒食節應該源於遠古時期人類對火的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他們認為火是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禁火通常二、三天,因此這幾天不可以吃熱食,被成為寒食節。

另一種説法認為,寒食節是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唐代詩人盧像的詩詞《寒食》寫道:「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所言即是寒食節的來歷「子推綿山焚身」的故事。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

一天,一行人迷了路,找不到東西吃,重耳也餓得奄奄一息了。眼看走投無路,重耳絕望地説:「重耳餓死事小,只怕晉國的老百姓沒有出頭之日了。」跟隨他逃難的介子推聽後想:「公子在落難時仍不忘子民,將來必定是個賢君,我要救他性命,並盡力保他登上王位。」就偷偷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給重耳吃了。重耳知道後非常感激説:「你如此待我,叫我如何報答呀!」介子推説:「我只盼望公子記住我這片苦心,日後多多關懷百姓疾苦,做一個清明的國君。」

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着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那些跟隨他同甘共苦的臣子都去邀功。介子推卻認為重耳可以做君王是天意,臣子不應該認為是自己的功勞而與天爭功。他説:「諸臣不知天意,爭據己功,吾方恥之。吾寧終身織屨,不敢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也。」他認為這種爭功的行為是可恥的,所以不願與這些人為伍,決定隱退,寧可終身編織草鞋也不敢與天爭功勞。

後來重耳果然忘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卻幾次都沒有請到。當晉文公親自來到介子推家時,發現大門緊閉。介子推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市東南)。

晉文公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介子推是個孝子一定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便下令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在介子推的身下壓着一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帶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右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的演變

寒食節是冬至以後一百零五天,正好在清明節的前兩、三天。唐代借取了在民間已廣為流行的寒食節的禁火習俗,將改火集中於寒食清明期間。寒食節來臨時將正用的舊火熄滅,到清明日再取得新火。這一滅一取構成了唐代的改火活動。

寒食墓祭在初唐時期已在民間盛行,並在唐玄宗時被編入《大唐開元禮》,成為國家禮制的一部份。在中唐時期,墓祭時給死者送紙錢也已蔚然成風,所以着名詩人張籍才有「寒食家家送紙錢」的詩句。不過,由於寒食節期間禁火,所以紙錢不能燒而只能拋撒或壓於墳頂或掛於某處。但古人認為紙錢沒有燃燒是無法到黃泉的。正如王建在他的《寒食行》裏所説:「三日無火燒紙錢, 紙錢那得到黃泉?」因此,掃墓之日漸漸從寒食節延遲到清明——可以起新火。

清明祭祖感恩

古人非常敬祖,因此寒食節、清明節的假期越來越長。唐玄宗開元年間「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到了代宗大曆年間,就已經規定「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德宗貞元六年又將假期增為七天;宋朝放假七天;而元朝則放假十天。

這一增長的趨勢反映了國家對寒食清明節的重視。古人為甚麼注重這個節日,俗話説:「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自然不能沒有感恩之心。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營建了我們賴以棲身的家園、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而沒有我們的先祖,怎麼有我們的祖父母、父母。我們受此恩惠就應該,在他們活着時盡力去奉養,在他們離去後仍存一份敬仰感恩的心。正是這種意識,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活着的人去祭祀已逝的父母與先祖。正所謂「生身不忘宗,千里趕上墳。」

華夏民族歷來有着慎終追遠、報本返始的傳統,對祖先的祭祀,古已有之。只是古人對祖先的祭祀,並不止於感恩意識,還由於對祖先靈魂的尊重。

在長達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歷史中,人們相信人是由肉體和靈魂組成的。人之所以生,乃在於靈魂與肉體的合一;人之所以死,乃在於靈魂與肉體的分離。但是,人死後,肉體腐朽,靈魂卻依然在另一個世界裏存在。因此死並非意味一個個體存在的終結,而只是意味着其存在旅程的一個轉換。靈魂依然與活着的家族保持聯繫,它可以佑護自己的子孫後代。不過,人們還相信,祖靈更願意保佑那些善待自己的子孫。

傳統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掃墓之外,還有踏青、蕩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練身體。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清明節植樹的習俗,源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此風俗有三種傳説。一個是説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第二個是來源於介子推的故事;第三個是説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許多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