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民間工藝>染布>

藍與白智慧工藝 中國藍印花布的工藝智慧

染布 閲讀(2.4W)

藍草,又稱“大青”,被人稱作來自上天的恩物,藍靛出自藍草,藍草植物染可解熱驅毒,適合人體穿着。

藍白,由平面光譜來講,其波長頻率短,是最讓人感覺到寧靜的色彩。看藍印花布的藍白分明,觀青花瓷的藍白柔潤,皆能感受其沉靜之氣。

藍印花布的兩種形式,藍地白花和白地藍花,簡單原始的藍、白兩色,淳樸自然卻又千變化萬。藍白的千變萬化始於點、線、面的流動、拼接、幻化,即源於藍印花布工藝的重中之重――刻版。刻版技法中最基本的構成要素為點,點可以是圓,也可以是橢圓,可以構成線,也可以構成面。圓點一個元素,大能成就一幅牡丹圖,小能成為鳳上一片羽毛。

將點、線、面運用自如的,便是依靠工匠的斷刀技法。斷刀斷得好壞直接影響造型。人物造型是斷刀最難的,需要最簡練、最濃縮的象徵手法表現人物,比如人物的眼睛眉毛用兩片葉子的造型,鼻子則用彎鈎表現。點線面構成圖,需要斷刀意連,主要通過平口接與斜口接的使用來表現,平口接成線,較為靜態,斜口接則體現了流動感,比如羽毛、蘭花、獅子滾繡球的飄帶,都是以斜口接變現動感與質地。刀的上下起落,需要非常嫻熟的技藝,斷刀關係到一張花版的使用壽命,好的花版可以重複使用上百次。

關係花版壽命以及最後藍印花布最後成型的至關重要的一步,便是刮漿。我們一般人看到藍白布,就視為藍印花布,殊不知有的布是扎染、有的布是夾纈,而藍印花布是刮漿染。6月是染藍印花布最好的時節,乾濕適宜。刮漿染的漿,既軟又硬,軟是由新黃豆粉細膩的親和力所產生,硬是由石灰粉所帶來,這是積累了上千年的工匠經驗,在經歷了米粉、玉米粉等試驗後,最後確認的配料,足見藍印花布製作的任何一個步驟都不容小覷。

調漿的厚薄及刮漿技藝的高低,關係到成型花形。漿太薄容易造成鋪漿,導致花形糊掉,漿太厚則會堵塞花版的小縫隙,不僅會導致花形不完整,還會減少花版的使用壽命。刮漿則講求快穩準,用平口刮刀,基本以45°斜角,以一定力度快速刮大約3次,迅速起版,接版之後再重複動作,看似簡單,但要讓漿漏到恰到好處,就要嫻熟的技藝及2人配合默契。

藍印花布的防染漿陰乾之後便可染布了,染缸是一個染坊的靈魂所在,二甲鎮的王振興廠長説到染缸配料以及看缸,確定是否可以染布,全憑作為多年老師傅的經驗。制染缸的配料,如土靛、水、酒、石灰的比例,需要依據天氣時節而調整,看染缸是否能染布,則要用頭油測試靛沫,若通不過測試,再加多少石灰或再加多少酒,則要老師傅來決定了。

下面直觀一下藍印花布的製作工藝吧:

藍與白智慧工藝 中國藍印花布的工藝智慧

選布,南通地處衝擊平原,產出最優質的青莖雞腳棉,提供了優質的棉布。目前經工藝改良,絲綢亦可藍染,只是稍有差別。

藍與白智慧工藝 中國藍印花布的工藝智慧 第2張

刻版,印染重中之重,一般學習刻版需3年。版,一層貴陽皮紙一層白報紙,鋪4-5層裱在一起,浸泡或刷桐油,防水耐刮可反覆使用。

藍與白智慧工藝 中國藍印花布的工藝智慧 第3張

刮漿,用新黃豆粉與石灰粉調和成細膩的漿糊,使用鐵製刮刀,手法需快穩準,對角線起版,最後陰乾。

藍與白智慧工藝 中國藍印花布的工藝智慧 第4張

小青缸,山藍,加水,加石灰,沉澱出土靛,最後加酒,製成染缸

藍與白智慧工藝 中國藍印花布的工藝智慧 第5張

看缸,染之前提前3-4小時,舀一碗靛沫,指甲抹上頭油,點一點,浮在上面的油麪推開,即可染布

藍與白智慧工藝 中國藍印花布的工藝智慧 第6張

染布,刮漿布放入缸中,經過染色、氧化,達到所需顏色後,在室外曬乾

藍與白智慧工藝 中國藍印花布的工藝智慧 第7張

刮白,將曬乾的布颳去漿粉,即顯現藍白花紋

藍與白智慧工藝 中國藍印花布的工藝智慧 第8張

曬布,掛上竹竿晾曬,藍印花布的一道美麗風景藍印花布採風之旅簡介:天工之城與城市畫報、樂創益、知遊文化攜手推出,探索實踐傳統工藝、創意設計、產業相結合的可能性。由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鬆,藍印花布傳承人吳元新帶領着一羣由設計專業的大學老師、獨立服裝設計師、產品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學生、記者、公益組織工作人員組成的藍印花的採風小組,一起探尋藍印花布的工藝與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