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民間工藝>民間工藝>

傳續古樂清音的管子王—“洛陽海神樂”第十代傳人

民間工藝 閲讀(1.08W)

傳續古樂清音的管子王—“洛陽海神樂”第十代傳人
洛陽海神是一種古代音樂。海神在明清時期曾在洛陽盛行,目前僅有景花村海神社一家,其餘已不復存在。有管、笛、笙、二胡、雲鑼、雲板、木魚、碰鈴等20餘種樂器,能演奏近百首曲目。

洛陽海神樂是隋唐宮廷宴樂,之前很多地方都有,但隨着歷史變遷,只有樓村較為完整地保留下來。


今年78歲的郭紅運是河南省洛陽市李樓鄉樓村的一位村民。他還有個特殊的身份——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洛陽海神樂”第十代傳人。

傳續古樂清音的管子王—“洛陽海神樂”第十代傳人 第2張

海神樂是隋唐時期宮廷宴樂,後流入洛陽民間,明清盛行一時。至上世紀初50年代,由於諸多原因,洛陽海神樂已難覓蹤跡。

傳續古樂清音的管子王—“洛陽海神樂”第十代傳人 第3張

2003年,當了40年教師的郭紅運退休返鄉。看到流傳千年的文化瑰寶面臨失傳的危險,從小就隨伯父學藝的他決定重整旗鼓。他與同村的幾位海神樂愛好者成立了“洛陽海神樂社”,蒐集整理了一百多首海神古樂曲,使瀕臨滅絕的古樂獲得新生。

傳續古樂清音的管子王—“洛陽海神樂”第十代傳人 第4張

海神樂演奏使用的很多樂器都是古樂器,其中郭紅運演奏的“管子”,是海神樂獨有的主奏樂器。這種樂器看似結構簡單,但吹奏難度很大。郭紅運對其有着深厚的感情,潛心練藝,為自己贏得了“管子王”的美譽。

傳續古樂清音的管子王—“洛陽海神樂”第十代傳人 第5張

在郭紅運的帶領和感召下,“洛陽海神樂社”已經有年輕的面孔加入,如今樂社常年有30多名樂手,多次作為中原非遺文化的代表到國內各地演出,展示古樂清音的獨特魅力。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傳續古樂清音的管子王—“洛陽海神樂”第十代傳人 第6張

樓村,因古時村裏有避暑涼樓而得名。樓村郭氏,是唐代汾陽王郭子儀的後代,2000多人的樓村,郭氏佔了1/3,他們構成了洛陽海神樂傳承發展的主力。

歷史,在郭紅運的口中,漸漸清晰。

周朝,武王伐紂後分封四海之神,形成嚴格的禮樂制度,祭海音樂就是洛陽海神樂的源頭。後來,海神樂作為宮廷音樂代代相傳。史料記載,唐代郭子儀因平定安史之亂,唐天子賜其宮廷宴樂使用,自此,海神樂流入民間。

宋、元期間,樓村郭氏先人以琴書為伴,製作樂器代代相傳海神樂。明清時期,海神樂曾盛行於洛陽,但後來漸漸難覓蹤影。

2001年,曾在中學執教多年的郭紅運退休回到村中,眼見海神樂瀕臨失傳,決定聯合同村的郭二鎖、郭紹光和其他幾位海神樂愛好者,組織洛陽海神樂社,保護、傳承、發展洛陽海神樂。2003年5月,在村民們幫助下樂社成立。

聽説上午樂社要臨時排練,46歲的王利民連忙關了自己商店的門,帶着雲鑼趕到了郭紅運的小兒子郭治會的酒店,酒店門前的海神樂社牌子,告訴來往的村民,這裏是樂社的排練地。

在排練廳內,已有幾名成員等候,牆上的旗幟中央,一條黃色飛龍盤踞其上。

“只要演出,一定要掛旗幟,這是樂社的標誌。”2003年就進入樂社的王利民説。此時,旗幟的制作者郭紅運,忙着將寫在白布上的大字曲譜詳細向成員們講解,這些曲譜是多年他和成員們努力從各地收集來的。

領奏樂器觱篥響起,排簫、雲鑼、笙等樂器奏起穿越時空的古樸旋律,這樣的場景,總是在每週六晚8時準時出現,基本由村民組成的樂社,核心成員不過20餘名,但他們並不寂寞。

樓村村委會主任郭明安説,逢年過節,他們在村裏演出,圍着看的居民絡繹不絕。在郭紅運的帶領下和村民的支持下,洛陽海神樂社也不斷走出去切磋交流,以期傳承進步:2011年到北京中華世紀壇與德國現代電子樂隊聯袂演出,2014年前往開封大相國寺梵樂團“取經”,2015年11月首次在寶島台灣奏響海神樂……

“二兒子會吹笛子,小兒子會吹排簫,需要到外地演出交流,孩子們都很支持,海神樂終歸要靠他們這些後生。”説這話時,郭紅運正和76歲的郭二鎖商量下一步的打算,他們的頭頂,白髮蒼蒼。

樓村成片的新建房屋中,古老的磚瓦房點綴其間,王朝的興盛和毀滅中,村中的郭家老宅並沒有像其他建築一樣,成為過眼雲煙。

“看見沒,那幾個字是福、祿、壽、康、寧。還有這木雕、木花,都是老東西。”陽光正好,通過鏡子的反光,郭紅運看清了老宅房檐下的幾個木刻大字。

建於明代的郭家老宅,目前僅存宅門、倒座房、廂房、正房局部,但在此居住60餘年,今年已81歲高齡的高蓮花老人,天氣好了,總不忘仔細灑掃。

“房子沒事兒,老宅就是這樣,柱子木料舊,牆倒屋不塌,常聽的海神樂也是如此,一直都在。”高蓮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