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民間工藝>風箏>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風箏 閲讀(4.39K)

風箏起源: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風箏真正的起源,現在已經無法證明,大多數的人認為風箏起源於中國,而後廣傳於全世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南北朝,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的。有些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世故的親友,所以在清明節開放時,將對故人的情意寄託在風箏上,傳送給死去的親友。

實際上,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戰國時,東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昇天空...」。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是説墨子研究試製了三年,終於用木板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隻木鷂是最早的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約紀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東漢期間,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户外活動。

相傳“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有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墨子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稱魯班),<墨子‧魯問篇>中説,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鴻書>上説:「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最初風箏常被利用為軍事工具,用於三角測量信號、天空風向測查和通訊的手段。就如春秋時期,魯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的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向(一説張良用風箏系人吹簫)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在正史中也有關於風箏的記載,時間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的〔侯景之亂〕,梁武帝被侯景圍困,城牆被包圍。曾放風箏向外求援,據南史卷八十「侯景傳」中所述,在梁武帝蕭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時,侯景作亂,叛軍將武帝圍困於樑都建鄴(即今南京),內外斷絕,有人獻計製作紙鴉,把皇帝詔令系在其中,當時太子簡文在太極殿外,乘西北風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軍發覺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樑朝從此也衰微滅亡。這是簡文施放風箏向外求救不幸失敗的故事。

宋人周密的《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裏都有放賜箏的生動景象。

相傳在公元前五世紀時,希臘的阿爾克達斯就發明了風箏,可惜後來失傳。直到公元十三世紀,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歐洲後,風箏才開始在西方傳播開來。

又從其它考據證實,約第十世紀傳至韓國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紀才傳至歐洲。

美國也有放風箏的故事,當時的人們以為雷電與閃光,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懼,富蘭格林則利用風箏,證明了雷電與閃光是空中放電的現象,而發明了避雷針。


風箏的傳説:

關於風箏的起源的傳説,大體有四種傳説。一是斗笠、樹葉説;二是帆船、帳篷説;三是飛鳥説;四是李鄴説。

但就風箏起源於中國的結論,則是目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

斗笠、樹葉説

斗笠是一種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當人類由漁獵轉為耕作時就開始使用,特別在熱帶亞熱帶是必不可少的,那時的斗笠製作很簡單,繫繩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軟的樹皮纖維。據説有一農夫正在耕作時,忽然狂風大作,捲起了他的斗笠,農夫趕緊去追,一下抓住繫繩。恰巧這繫繩很長,斗笠便象風箏一樣在空中飛行。農夫覺得非常有趣,以後便經常給村民放斗笠,後來演變成放風箏。樹葉説來自於中國南方一帶。據説古時候人們對風捲樹葉滿天飛的現象十分崇拜,便用麻絲等拴樹葉放着玩,逐漸演變成放風箏活動。中國台灣的高山族、海南島的黎族人,早些時候就是用麪包樹的葉子做風箏。

帆船、帳篷説

人類使用木舟的歷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於生產。後來又有了帆船。傳説禹時船上已有了風帆。帆是藉助風力的機械,人們便 仿照帆的原理,紮起風箏放飛。還有人説,風箏起源於北方的帳篷,最早的風箏是人們模仿大風颳起帳篷在空中飄揚的現象製造出來的,之後逐步演變成了一種遊樂活動。

飛鳥説

從歷史記載和發現的古代風箏看,其結構、形狀、扎繪技術等,一個突出的標誌就是以鳥的形狀多。因而得出結論:最初的風箏問世,是受飛鳥的啟發,模仿飛鳥而製造並以飛鳥命名的。人們崇尚飛鳥、熱愛飛鳥、模擬飛鳥而製作風箏,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風箏因此而生,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風箏起源於中國,着是目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結論。中國最早的風箏是有古代的科學家墨翟製造的。據中國的史料《韓非子 外儲説》載: 墨翟居魯山(今山東青州一帶)“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説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隻“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

第四種説法是:風箏由五代時期的李鄴發明的。所見文著有明代陳沂在《詢芻錄 風箏》中這樣寫道: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如鳴箏,故名風箏。

中國風箏歷史:

十三世紀時,意大利馬可·波羅自中國返回歐洲後,始傳到世界各地。

據古書記載:“五代李鄭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故而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能發出聲音的叫“風箏”。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古代風箏,曾被用於軍事上之偵察工具外,更進行測距、越險、載人的歷史記載。

南北朝——風箏曾是被作為通訊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時,侯景圍台城,簡文嘗作紙鳶,飛空告急於外,結果被射落而敗,台城淪陷,樑 武帝餓死留下這一風箏求救的故事。

北齊——文宣帝高洋,將人綁上翅膀,令人從高塔跳下摔死,名為“生”。

漢代——楚漢相爭,韓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風箏,並裝置竹哨弓弦,於夜間漂浮楚營,使其發出奇怪聲音,以瓦解楚軍士氣。

唐代——將被用於軍事上的風箏,已漸轉化為娛樂用途,並於宮庭中出放風箏.

宋代——把放風箏做為鍛鍊身體的功能,百姓在清明節時,將風箏放的高而遠,然後將線割斷,讓風箏帶走一年所積之黴氣。

明代——以風箏載炸藥,依“風箏碰”的原理,引爆風箏上的引火線,以達成殺傷敵人之目的。

清乾隆——即有雙紙控制風箏詳圖尺寸與解説。

日據時代——因軍事的理由禁止放風箏,因為鮮豔的風箏可傳遞給敵方訊息,並提供飛機轟炸的目標。

二次世界大戰美軍曾用特技風箏做活動靶,訓練打靶。

1980年,風箏開始廣受喜愛,除原來雙線外,並演變成三線,四線的技術風箏或特技風箏。

民間風箏的特點:

其一:沒有經過專門訓練農民和手工藝人作為民間風箏的制作者,他們按照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審美習慣製作風箏,寄託人生樂趣和理想。這類風箏造型、用料、色彩、風格充滿着濃厚鄉土氣息。

其二:民間風箏主題鮮明,配合傳統節令,裝飾性突出。

其三:民間風箏風格粗獷,淳樸,一般就地取材,蔑扎紙糊即成。

其四:民間風箏古老傳統,受地域文化、經濟、風俗等因素影響,製作者祖傳世襲,相互觀摩,有集體創作的性質。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2張


風箏圖片欣賞

風箏分類:

軟翅風箏:

即一般常見的禽鳥風箏,造型多數是禽鳥或昆蟲。鷹、蝴蝶、蜜蜂、燕子、仙鶴、鳳凰、蜻蜓、寒蟬、螳螂等皆屬此類風箏。為放還有一種可拆裝的軟翅風箏,把傳統的上下分開的蝴蝶翅膀,改為活翅膀,固定骨架,便於摺疊,放飛效果逼真,或頂的翅膀一張一弛,保證了風箏的穩定性。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3張

硬翅風箏:

常見的元寶翅任務沙燕風箏即屬此類。它的特點是升力片(翅)用上下兩根橫竹條做成翅的形狀,兩側邊緣高,中間凹,形成通風道。

翅的端部向後傾,使風從兩翅端部逸出,平着看象元寶形。如北京流行的米字風箏,、花籃、鴛鴦、喜鵲、鸚鵡等,這種風箏的硬翅 是固定的形式,而硬翅範圍以外的造型與骨架結構,則隨內容題材的不同而變化。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4張

龍型風箏:

主要以龍頭蜈蚣風箏為主,是濰坊風箏的一大特色。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5張

板子風箏:

即人們傳説的平面形風箏。從結構和形狀上看,它的升力片就是主體,無凸起結構,風箏四邊有竹條支撐。此類風箏較多見,扎制容易,飛昇性能好,又適合表現多種題材,是少年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板子風箏,京津地區也叫拍子風箏,有八角菱形或者瓢蟲形,這類風箏一般都拖着個長長的尾巴或穗子,這對起飛有逸出。板子風箏中,最簡單的一種是“瓦爿”塊,方方的一片,南方農村叫它“二百五”,北方俗稱“箏子”,又叫“屁簾兒”。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6張

立體風箏:

一般採用摺疊結構的骨架,由一個或多個圓桶或其他形狀的桶組成,如宮燈、花瓶、火箭等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7張

桶行形風箏:

由一個或多哥圓桶或其他形狀的桶組成的風箏,象宮燈、花瓶、火箭、酒瓶等皆屬此類。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8張

自由類:

自由類包括跨種類,運用新技術,吸取外國風箏之長的風箏。跨種類的如"鵲橋會",把串式、立體、板子等幾種方法集於一體;運用新技術的如長120米的串式風箏"梁山一百單八將"、"百鳥朝鳳"等,不僅能迎風轉動,還能敲鑼打鼓、噴煙冒火,"孫悟空"還能在放飛中七十二變。

風箏文化

中國傳統風箏文化藝術由傳統風箏藝術和傳統風箏文化兩部分組成。風箏文化是在風箏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而又促進了風箏藝術向更廣闊的領域發展,進而形成了獨具東方藝術特色的中國傳統的風箏文化藝術。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9張

風箏圖片欣賞


有着二千多年曆史的風箏,一直融入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受其薰陶,在傳統的中國風箏中,隨處可見這種吉祥寓意之處:“福壽雙全”、“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麻姑獻壽”、“百鳥朝鳳”、“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這些風箏無一不表現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吉祥圖案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間諺語、吉語及神話故事為題材,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徵及諧音等表現手法,構成“一句吉語一圖案”的美術形式,賦予求吉呈祥、消災免難之意,寄託人們對幸福、長壽、喜慶等願望。它因物喻義、物吉圖案,將情景物融為一體,因而主題鮮明突出,構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獨特的格調和濃烈的民族色彩。例如一對鳳鳥迎着太陽比翼飛翔的圖案,稱為“雙鳳朝陽”,它以豐富的寓意、變化多姿的圖案,體現了人們健康向上的進取精神和對美好幸福的追求。

中國吉祥圖案內容豐富,大體有“求福”、“長壽”、“喜慶”、“吉祥”等類型,其中以求福類圖案為多。

求福:

人們對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與“遍福”、“遍富”諧音,儘管它形象欠美,但經過充分美化,把它作為象徵“福”的吉祥圖案。以蝙蝠為圖案的風箏比比皆是,如在傳統的北京沙燕風箏中,以“福燕”為代表,在整個硬膀上,可以畫滿經過美化的蝙蝠。其它的取其寓意的風箏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獻壽”、“五福捧壽”、“福壽雙全”、“五福齊天”、“五福獻壽”等,周代《洪範》篇載“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攸好德”謂所好者德,“考終命”謂善終,不橫夭。按五福寓意,福已包含富和壽。其他的求福吉祥圖案還有“魚”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製的搔杖,專搔手夠不到的地方,因能盡如人意而得名)。與此有關的吉祥圖案與風箏有:“連年有魚”,“喜慶有餘”,“鯉魚跳龍門”,“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長壽:

古往今來人們都希望健康長壽。寄寓和祝頌長壽的圖案很多:有萬古長青的松柏,有據説能享幾千年壽命的仙鶴及色彩繽紛的綬帶鳥,有據説食之可以長命百歲的“仙草”靈芝和能夠使人長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追求和表達長壽的“壽”字有三百多種字形,變化極為豐富。源於佛教的“萬”字紋樣,寓“多至上萬”之意。在沙燕風箏中,腰部的圖案就多為迴轉“萬”字紋樣。與此有關的吉祥圖案與風箏有:“祥雲鶴壽”,“八仙賀壽”等。

喜慶:

表達人們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喜喜”是人們常見的喜慶圖案。喜鵲是喜事的“徵兆”,風箏中有“喜”字風箏,“喜喜”風箏碰等,與此有關的風箏和吉祥圖案有:“喜上眉梢”,“雙喜登眉”,“喜慶有餘”,“福祿壽喜”,“雙喜福祥”。喜慶圖案頗具情趣的還有百蝶、百鳥、百花、百吉、百壽、百福、百喜等圖案,如“百鳥朝鳳”。寓間美滿婚姻、夫婦和諧有鴛鴦圖案風箏等。

吉祥:

龍、鳳、麒麟是人們想象中的瑞禽仁獸。龜在古代是長壽的象徵,後來以龜背紋代替。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關於龍的話題,中國是個尚龍的國家,在我們國家裏龍是有着特別的意味,龍有着鹿的角,牛的頭,蟒的身,魚的鱗,鷹的爪的神奇生物,被視為中華古老文明的象徵。以瑞禽仁獸及其它物象構成的傳統吉祥圖案有:“龍鳳呈祥”,“二龍戲珠”,“綵鳳雙飛”,“百鳥朝鳳”等。中國傳統風箏——龍頭蜈蚣長串風箏,尤其是大型龍類風箏,以其放飛場面壯觀,氣勢磅礴而受人喜愛。

(一)風箏文化藝術源於人類進化本能的意識形態

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來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來表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藝術起源於人類的社會勞動實踐,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風箏的起源”主要有“飛鳥説”;“斗笠樹、葉説”;“風帆説”。從風箏的“起源的説法”分析,風箏起源於人類進化本能的娛樂需求;源於人類對大自然的渴求與探索;源於人類對美好理想的追求與想往;是人類進化本能的意識形態的表現。

(二)風箏文化藝術是多種文化藝術集合的產物

從風箏的結構造型設計、選材用料到繪畫裱糊製作工藝等分析,風箏涉及到的藝術學科和門類極為廣泛。如美學、色彩學、空氣動力學、氣象學及造型藝術、繪畫藝術、民間藝術等多種門類和學科。在實際製作中風箏的扎制、裱糊、繪畫、放飛又涉及到更多的門類工藝技巧。所以説風箏藝術是多種藝術集合的產物。

(三)風箏文化藝術的形成是風箏自身功能的反映

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又是一定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藝術又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們頭腦中反映的產物。風箏文化藝術的形成也離不開這一原則。風箏文化藝術的形成源於風箏本身功的表現。因為對風箏第一功能的要求是放飛性能,因為只有能放飛的風箏才能寄託人類對自由、對宇宙無限空間探索的追求與嚮往;才能實現人類對自已美好理想追求的寄託與自我的寬慰;用放飛風箏的形式來放飛自已的理想、願望與寄託。當然各階層人士的理想與願望和寄託不同,但是人類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性是共同的。正因為有這一共性的存在,風箏才被歷代的勞動人民、文人墨客,甚至皇室貴族所接納並發展形成了一種文化藝術的氛圍。如歷代少年兒童所喜愛的風箏圖案多是動物、飛禽;商人等則喜愛 “財神增福”;文人墨客則喜愛 “功名富貴”;而老年人則喜愛“鶴壽延年”;達官貴族則喜歡象徵權勢的“龍鳳呈祥”等。特別是歷代的文人墨客、借風箏抒發自已不同的情感,從而豐富了風箏文化藝術的內涵。不同社會階層的社會人士對風箏文化藝術不同的要求,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有濃厚東方藝術色彩的、內涵極為豐富的中國傳統風箏文化藝術。

由於風箏文化藝術的形成源於人類進化本能的意識形態的反映,而且風箏經歷代的革新進化又形成為多種民間藝術的集合,從而使它更具有社會實踐應用的普遍性。在社會應用實踐中,風箏的自身功能又在不斷地革新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如健身功能、有利於兒童手腦並用和智力開發的功能、陶冶情操、抒發情懷、增進交往友誼等功能。今後其功能和應用還將不斷拓展和豐富,因而它更被社會的各階層所應用和喜愛,使它具有了廣泛地不衰退的社會基礎。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10張

二.中國傳統風箏文化藝術的內容

中國傳統風箏文化藝術的內涵極為豐富,它的發展也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完善與豐富的。它的內容及表現形式多彩多姿。從歷史資料記載和現實發展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風箏的詩,詞,畫及文學藝術作品中國風箏文化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組成部分,同時中國風箏文化藝術的內容及形態的表現首先是伴隨着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中國文學的發展而不斷髮展和豐富與改進的。風箏,唐代已入詩,宋初已入畫,元代已入戲。明清代時代已入小説。翻開中國文學歷史的畫卷,瀏覽那浩如煙海的文化藝術寶庫,從漢賦唐詩宋詞,到元曲明畫清代小説,以風箏為題材者不計其數。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寫風箏、畫風箏、詠風箏、放飛箏。風箏已成為文人墨客筆下廣泛的題材。人們給風箏以深刻的寓意,用風箏來描繪人間的悲歡離合,以風箏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11張

藝人在製作風箏骨架

1、風箏的詩詞文學

唐代詩人元稹的詩題為《有鳥》:“有鳥有鳥羣紙鳶,因風假勢童子牽。去地漸高人眼亂,世人為爾羽毛全。風吹繩斷童子走,餘勢尚存在天。愁爾一朝還到地,落在深泥誰復憐”。所描繪的就是羣童放紙鳶的動人情景。這首詩後來收在《元氏長慶集》裏。《全唐文》卷154楊譽《紙鳶賦》:“相彼鳶矣,亦飛戾天,問何能爾,風之力焉。餘因稽於造物,知不得於自然。原其始也,謀及小童,徵諸哲匠,蔡倫造紙,公輸獻狀。理纖篾以體成,刷丹青而神王”。同書卷953唐榮《紙鳶賦》:“代有遊童,樂事未工,……動息乎絲綸之際,行藏乎掌握之中”。可見,唐代少年兒童不但熟練地放風箏,有的還能參與制作,並扎糊成形,作畫於上。唐宋明清時有許多詩都是借放風箏以寄意。李聲振的《百戲竹枝詞》:“百丈遊絲放紙鳶,芳郊三五禁煙前。風箏可惜名空好,不及雷琴張七絃”。是説後來由於紙鳶不常安笛,故徒有風箏之名了。宋仁宗的宰相寇準的《紙鳶》詩説::“碧落秋方靜,騰空力尚微,清風如可託,終共白雲飛”。宋王令的《紙鳶》則描繪出放紙鳶的後動情景:“誰作輕鳶壯遠觀,似嫌飛鳥未多端。才乘一線憑風去,便有愚兒仰面看;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終日逐為安。扶搖不起滄溟遠,笑殺捕鵬似爾難”。宋代的濰坊高密人侯蒙(1054——1121)《臨江仙.風鳶》詞:“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才得吹噓身漸穩,只疑遠赴蟾宮。雨餘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借風箏表達自己的崇高志向。明清時有許多詩都有描寫兒童放風箏,表現了放風箏受人們歡迎的情形。如宋伯仁《紙鳶》詩:“弄假如真舞碧空,吹噓全在一絲風。惟漸尺五天將近,猶在兒童掌握中”。清人張大復《梅花草堂集》寫道:“風箏,一名紙鳶,吳中小兒好弄之”。得碩亭《草珠一串》詩云:“堪笑兒童無見識,偏於此地放風箏”。龐塏《長安雜興效竹枝詞》中:“兒童競放風鳶起,仔細風高斷線時”。北京竹枝詞有聲有色地描繪放風箏,“風箏放出萬人看,千丈麻繩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樣巧,一行飛上碧雲端”。清代女詩人陳長生在《春日信箋》中寫道:“軟紅無數欲成泥,庭草催春綠漸齊。窗外忽傳鸚鵡語,風箏吹落畫檐西”。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曾在濰縣即現在的濰城區做過七年的知縣,在《懷濰縣二首》之二里,曾用“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彩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鬥春歸”的詩句來形容濰縣春天風箏活動的盛況。在《罷官作》詩二首中寫道:“老困烏紗十二年,游魚此日縱深淵。春風蕩蕩春城闊,閒逐兒童放紙鳶”。由此可見當時濰城春天放風箏已成習俗。濰縣當時的一位詩人郭麟在《濰縣竹枝詞》裏也描繪了放風箏的盛況:“一百四日小寒食,冶遊爭上白浪河。紙鳶兒子鞦韆女,亂比新來春燕多”。清孔尚任寫的一首竹枝詞裏也寫道:“結伴兒童褲褶丸,手提線索罵天公。人人誇你春來早,笑我風箏五丈風”。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12張

風箏圖片欣賞

2、風箏的書畫藝術

北宋時代,我們濰坊諸城的張擇端在中國著名的風俗畫卷《清明上河圖》中,就將東京汴梁兒童引線放風箏的情景畫在了自己這一著名的傳世作品上。給我們後代留下了研究風箏的寶貴資料。同時我們從《清明上河圖》中的風箏造型可以看出,北宋時代的風箏藝人已從單一的鳥類造型向多種類型發展。北宋初畫家郭忠恕把民間放風箏作為創作的一種題材。山東省濰縣真武祠中有蘇東坡的一段記載:“郭忠恕,洛陽人,善書畫,尤善山水.因與監察御史爭朝堂,被貶乾州司户……有富家子喜畫,日給美酒,待之甚厚,久乃以情言,且致匹素。郭忠恕先為畫小童持線車放飛鳶,引線數丈滿之……”蘇軾不僅記敍了郭忠恕的剛正不阿,而且形象地描寫了他作畫時的情景。宋人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一書的《紀藝》篇中,也記錄了畫家郭忠恕用大紙畫風箏的一段付佳話:名畫家郭忠恕有次被人請去當場作畫,展軸一看,卷長數丈,觀者皺眉。只見畫家以筆舔墨三五下,即從容揮毫在卷首畫上了個稚氣可掬的童兒,隨之,從童兒手中牽出一條墨線,一氣延至卷尾,又畫上了小小風箏。此畫落墨不多,首尾兼顧,以一墨線控制全局,觀者歎絕。南宋宮遷畫院待詔蘇漢百所畫《百子圖》中,已生動地描繪了宋代民間放風箏的動作和工具。明萬氏墨的《九子圖》中,也有民間放風箏的圖景。明代畫家徐渭,在晚年時常以風箏作為繪畫的題材,留下了當時放風箏的形象史料。他在浙江創作的三十七首詠風箏的題畫詩,生動有趣,廣為流傳。他的《紙鳶圖》詩是很有名的,“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鳶。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我亦曾經放鷂嬉,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駐遊春馬,閒看兒童斷線時”;“春風語燕潑堤翻,晚笛歸的穩背眠。此際不偷慈母線,明朝孤負放鳶天”;“村莊兒女競鳶嬉,憑仗風高我怕誰。自古有風休盡使,竹腔麻縷不堪吹”。他在題放鷂圖中寫道:“風鳶牛鼻孰堅牢,總是繩穿這一條。借與老夫穿水牯,溈山和尚不曾燒”;“紙鳶是真還是假?鳶繩是線還是絛?今日饒君禽與鷂,他年難逃鼠和貓”。

3、風箏的戲劇與小説

元代的雜劇家關漢卿以風箏為題材的雜劇《緋衣夢》,以一個少年書生“買一個風箏放着玩耍”作引端,表現了古代人民,特別是青年婦女的苦難遭遇。清代李漁的傳奇劇本《風箏誤》,就是描寫書生韓世勛題詩於風箏上,風箏落在詹家,詹淑娟和詩其上,因而結成良緣的故事。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是我國的“風箏大師”和“風箏聖人”。從《紅樓夢》這部鉅著來看,全書有許多章節都涉及到風箏。在第七十回裏,對放風箏有詳細的描述。在第二十二回裏,曹雪芹又通過探春出了一則風箏謎:“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粧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這是以斷線風箏暗示探春遠嫁不歸。這個謎語把放風箏的人和放風箏的季節,以及放風箏斷線後的情景寫得極為生動。現實生活中的曹雪芹,不僅對風箏非常喜愛,而且有很高的造詣。他的朋友敦敏曾在《瓶湘懋齋記盛》中説:“芹圃所扎風箏,羅列一室,四隅皆滿,致無隙地,五光十色,蔚為大觀”。可見他扎糊的風箏數量是很多的,品種也是豐富的。曹雪芹還“旁搜遠紹,以集前人之成,寫成一部描寫風箏的著作—《南鷂北鳶考工志》。這本書裏每種風箏均有彩圖,並配一首講扎法、一首講畫法的歌訣,也有考證源流的文字,是我國不可多得的一部有關風箏的專著工具書。清代小説家蒲松齡寫過一首風箏的詞:“尋常竹木無奇骨,有甚底,扶搖相?系長繩,撒向春風裏,頃刻雲霄上。多少紅塵客,望天際,一齊瞻仰。念才同把握,忽凌星漢,真人世,非非想。得意驕鳴不了,似青冥,無窮佳況。我從人心,憑空翹首,將心情質問。不識青雲路,去塵寰,幾多尋丈?得何時,化作風鳶去啊,看天邊怎樣?”。魯迅先生的散文《風箏》,説的是他的弟弟兒童時期非常喜愛風箏。在這篇散文裏,魯迅先生生動地勾畫了弟弟幼年痴愛風箏的情景。現代武俠小説《射鵰英雄傳》裏,也有一段有趣的用風箏越城破燕京的故事。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13張

傳統風箏圖片欣賞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14張


傳統風箏圖片欣賞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15張


風箏圖片欣賞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16張

傳統風箏圖片欣賞

風箏簡介、風箏的起源、傳統風箏文化及風箏圖片欣賞 第17張

風箏圖片欣賞

(二)現代的風箏影視音樂藝術作品

由於中國曆代風箏文化藝術內容的豐富多彩,進入現代後,現代文學藝術與風箏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從而進一步豐富了風箏文化藝術的內容,推動了風箏文化藝術的發展。

1、風箏的電影藝術

以風箏為題材的現代電影文學藝術片主要有以下幾部:1959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法國加朗斯藝術製片公司聯合攝製的彩色故事片《風箏》。此片當時曾轟動了全國的教育界;1961年山東電影製片廠攝製的記錄片《濰坊風箏》;1981年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彩色記錄片《天津風箏》;1984年山東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彩色記錄《濰坊國際風箏會》;1985年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彩色記錄片《風箏之鄉》;1986年10月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彩色記錄片《中國風箏》(8種語版);1986年3月美.湯姆森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彩色藝術片《翼的探索》;

2、風箏的電視劇

以風箏為題材的電視劇主要有以下幾部:《風箏情》山東省藝術研究所電視部1986年4月製作;《風箏的故事》煙台電視台1987年4月製作;《風箏誤》長春電影製片廠電視部1988年4月製作;

3.風箏的音樂歌曲風箏音樂歌曲主要有:

《扎風箏》中國唱片M—2983“月光下的鳳尾竹”;《彩色的夢》獻給中國、濰坊、國際風箏會。中國錄音錄相出版總社出版中國濰坊錄音磁帶廠製作、發行。《風箏之歌》1987年4月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宋希煥作序。這是一本中國濰坊國際風箏會歌曲集。

(三)現代的風箏圖書雜誌文化藝術作品

由於全國各地風箏愛好者、研究者、羣眾性風箏活動組織及各種形式的風箏活動越來越多,有關風箏研究、製作、放飛等方面的圖書、雜誌也越來越多。比較著名的有以下幾部:《濰坊風箏》1985年3月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是在1984年濰坊國際風箏會後,由齊松濤、孫立榮、柴茂智、曲立秀四位作者協作寫成的。《風箏》1983年9月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作者汪耆年、吳光輝、毓繼明。《中國風箏》1983年10月在中國台北宏圳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出版,作者謝金監。 《風箏製作》1987年1月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作者韓 春圃、柴茂智、曲立秀。《中國風箏》1987年2月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作者蔣青海。《中國哈氏風箏》1986年5月中國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出版。作者哈魁明、哈亦琦。《風箏技藝與創新》1988年3月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了版。《濰坊風箏》1988年3月文物出版社出版。孫立榮編、劉福聚攝影、封面題字張汀。《風箏的傳説》1992年4月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作者柴茂智《中國風箏》1994年9月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作者王鴻勛、徐淑燕《風箏的製作與放飛》1999年2月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作者柴茂智、劉忠。《風箏製作指導》1999年10月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作者冷世祥。

(四)風箏的郵票,首日封,明信片等集郵文化藝術作品

我國的風箏郵票最早出現在1963年。6月1日發行的“T54《兒童》郵票”。在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自1984年以來,我們濰坊已連續成的的舉辦了二十五屆國際風箏會。全國性的風箏大賽舉辦了十二屆;中國風箏協會在國內組織舉辦了七屆國際性的風箏會;在這些大型的風箏活動中,郵電部門都配合發行風箏的特種郵票、首日封、明信片等風箏集郵文化藝術品。

在此僅列舉1987年以前的部分代表作品:

1980年5月10日郵電部發行風箏特種郵票。第一種雛燕、第二種瘦燕、第三種半瘦燕,各為1500萬張,面額為八分。第四種比翼燕100萬張,面額為七角。1985年4月1日山東省濰坊市郵電局發行第一套風箏明信片四種,內容是龍、蝴蝶、鳳凰:仙鶴童子,共8萬套。1986年4月1日,山東省濰坊市郵電局發行第二套風箏明信片十種。1987年4月1日郵電部發行第二種特種郵票。第一種龍頭蜈蚣,第二種鷹,面額為八分,第三種八卦,第四種鳳凰,面額為三角。1987年4月1日山東省濰坊市郵電局發行第三套風箏明信片十種。1988年4月1日山東省濰坊市郵電局發行第四套風箏明信片10種。1987年4月1日山東省濰坊市郵電局發行首日封。

(五)濰坊舉辦的國際風箏會和各地舉辦的風箏會是風箏文化的新發展

濰坊作為中國傳統風箏的發祥地,濰坊的國際風箏會對全國風箏文化藝術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全國各地風箏的愛好者、研究者、羣眾性風箏活動組織及各種形式的風箏活動越來越多;在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風箏在中國已發展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多姿多彩的昌盛局面。濰坊已連續成的的舉辦了二十五屆國際風箏會;全國性的風箏大賽舉辦了幾十次;中國風箏協會組織的國際性風箏會舉辦了若干屆。各地都圍繞着自己的風箏會開展了相關的、豐富多彩地風箏文化藝術活動。全國各地舉辦的各種風箏活動推動風箏文化藝術的發展。各地的風箏不斷創新發展,新品種、新風格和傳統的流派,不斷髮展和挖掘,喜愛風箏的人們也越來越多。北京、天津、濰坊、南通等城市,已把風箏發展成了工藝美術商品、出口創匯產品,並形成了風箏產業經濟。很多省、市地區開展了規模不同的風箏比賽活動。同時“風箏文化搭台,經貿活動唱戲”,也促進了各地招商引資和地方經濟的發展。風箏文化藝術活動的發展,對我國社會主義的兩個文明建設,特別是在對外宣傳聯誼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在相互促進的作用下,風箏文化藝術也得到了相應的、更加蓬勃的發展。

三.風箏文化藝術的特點及開發潛力

(一)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中國傳統風箏可扎製表現的體裁內容非常豐富,可謂“竹絲紙絹演乾坤萬物,扎糊繪放抒人間情懷”。乾坤萬物皆可扎制放飛。

(二)形象逼真,喜聞樂見風箏的扎制種類和方法很多,由於它是我國民間多種工藝技術的集合,它做到了題材內容與結構造型繪畫處理的統一,因而不論什麼樣的風箏,都具有形象逼真大眾喜聞樂見,便於接受的特點。

(三)風箏文化藝術具有與其它藝術相結合融會的特點風箏是民間工藝品,對風箏的扎製材料、造型、色彩等沒一個固定的格式要求,任由作者發揮創新,只要能放飛上天的就叫做風箏。所以它便於與其它藝術工藝的結合。四.風箏文化藝術具有不朽的生命力的特點 從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隻風箏誕生近二千五百年以來,風箏不斷革新發展,其內容形式也在不斷地豐富完善。喜愛、製作風箏;參與放飛風箏活動的人越來越多。目前世界上以有十幾個國家舉辦過近百次國際性的風箏交流動。每到春天,人們就想到放風箏,風箏活動已與人民的生活規律習俗融為一體了,因此它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五.風箏文化藝術具有深層次開發潛力的特點

風箏文化藝術活動隨着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為社會各階層所接納,並且不斷地被社會所革新運用,因此風箏文化藝術在地方政治、經濟、文化、體育、旅遊、工藝品開發等方面具有深層次的開發潛力。我國加入WTO以後,具有東方特色的中國民間藝術將在世界舞台上做出更高的精彩展示。中國傳統風箏文化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組成部分。通過宣傳展示中國傳統的民間風箏藝術,加強與國內外友人的瞭解與聯繫,加強東西方文化藝術的交流與合作,對促進我國經濟技術、科技文化的發展將一定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引文來源 中國傳統風箏的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