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歲月輝煌>老習俗>

中秋翫月 花賞怡人

老習俗 閲讀(2.21W)

中秋翫月 花賞怡人

天地創造了花的美,插花者孕育了花的第二生命,中華人文花道發展協會創辦人王國忠説,他卻是喜愛「拈花惹草」的那位癮君子。「花」在王老師的生命中是喜悦和充實,雖然「花」佔據了他生命的大半時間,「花」回饋給他的是無限的暢懷與思維空間,王國忠每每在夜裏參讀古書,時有會意輒雀躍良久而欣然忘眠。

白露


白露


花器:陶碗
花材:火鶴花、星點木、烏、籐

二零一零年中秋9月22日,秋分的前夕、白露的最後一天,陰氣漸重、露凝而白。白露有三候:鴻雁(大雁)來,元鳥(燕子)歸,羣鳥養羞。白露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9月23日起為秋分,據《春秋繁露》記載: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仲秋之月,陽在正西、陰在正東、陽在正西,謂之秋分,陰陽相半,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今年入夏燠暑難耐,已屆白露秋分時節,白天仍然燥熱、入夜已見涼意,古人説正西正東、陰陽相半,此時陰陽寒暑趨近均衡狀態。

秋分當天官家有祭月的儀式,稱之為「夕月」,不一定選中秋節當天來祭月。今年中秋與秋分剛好相差一天,古人看節氣、今人重節日,中國自漢代以來歷法已十分完備、準確,從皇帝、百官到庶民均順應自然二十四節氣作息,唐宋以降國人才逐漸對節日加以重視起來。

古代皇帝在秋分清晨,率領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接南極星,稱為候南極,古人有拜日月、尊五星之禮儀,中國位於北半球的關係,到秋分才能在天空見到南極星。

翫月

花器:竹籃
花材:五節芒、綠絲菊、狀元紅、小菊

明.袁宏道《瓶史》一書中提到,稱器為花之金屋、花神之精舍,花如人、花器正如屋舍,屋有草堂瓦捨、豪宅宮殿,王國忠認為任何器物皆可用來插花,只要適時、地、人就是好搭配。古人花器論品談形質,今人看來有些真是可遇不可求之珍稀,不如反求諸己,以現有的花器,依個人的條件來呈現即可。塑膠不如陶瓷,民窯不若名家,更不用説是宋瓷或古銅器,不過,只要珍惜它、適當運用就是一隻好花器。

中國插花從何時開始,實難考證。據查竹編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的初期,從現有西安半坡遺址和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已發現不少竹編織物的痕跡。從殷商到戰國時代,竹編織的紋飾開始豐富起來,在湖北江陵的楚墓中發現有彩色的竹蓆和竹篋,據説這是名匠魯班弟子泰山所為,他將魯班的手藝學成後,大量運用在竹製品與竹編器上,使當時的竹編技藝一躍千里,所以後人將泰山尊為竹編祖師爺。

竹籃盛秋草,秋季花藝常用竹編的籃或木製的提盒做為花器。由於竹木材質輕盈不能耐重,選擇花材原則上以線條型的木本及秋草為主,粗大、厚重的枝幹花果,須經大幅修整才能適用。作品「翫月」正是採用輕盈的秋草與狀元紅的線條來表達,中秋滿月之際,菊花盛開如月倒影,映在花器之中,真有令人想翫月一翻的感受。

萬物感秋時來到,秋分之月常見芒草、線菊,帶紅的狀元紅(火刺木)令人更增添一份秋思,直聳的芒草與橫出的狀元紅,作者利用籃上提樑的彎曲巧妙的將它們聯結起來,籃內主花綠絲菊,配上小白菊、狀元紅點綴其間,完成了這件清雅而韻致高潔的文人花賞。

秋夜月更明


秋夜月更明


花器:木提盒
花材:五節芒、桂花、黃菊

台灣北部陽明山系的大屯山,山頂一片芒草與箭竹林混生,仲秋時節將峯頂染成温馨的米白色世界。台灣的芒草初夏就冒出新穗來,整整開兩個季節,直到寒冬才凋萎,中秋夜當天天氣良好的話,真有人闔家登上千尺路,在屯峯頂端過個不尋常的中秋夜。

在家裏取出古色古香的木提盒,插上黃菊、配上桂花,此時最要緊的就是山上採下的芒草與芒草葉子,芒草的映帶下「菊」將突顯出來,而芒草葉舒朗、下垂的線條,會把下方生硬、規矩的結構打破,作品的氣氛就變活潑、生動而有節奏。

金秋花材 豐收圓滿

一葉知秋花繁果盛,在台灣一葉難以知秋,入秋天氣理應變涼,但今年燠暑宂長真叫人感覺不出秋的來到。然而花材比人敏感,滿枝紅花的「虎杖」此時應市,象徵初秋的雞冠花——月亮裏的婆娑樹,以及代表父親節的石斛蘭、油加利樹花、山柿子果皆應時而現。

由於處暑白露之交差不多也與中秋同時,台灣因應中華插花的需求,蘆竹、芒草、狗尾草等入秋常用花材皆應時而出,花市偶亦見毛杜鵑、梨花等花材,棉花此時也登場,可惜為數不多。到了秋分則有狀元紅、黑籐仔、山黃柿、冬葵子及玉山假沙梨的上市。

秋天插花的主題以果實為代表,因為秋收是一年四季豐收的季節,中秋節正是瓜果成熟的時候,家家户户祭拜喜歡擺圓形的瓜果來象徵團圓,水梨、蘋果、石榴、葡萄、栗子、百香果等,結實纍纍的果實便是一年辛勤有成的展現。

台灣秋季最具代表的花材,如上述:芒草、大小菊花、龍膽、金花石蒜等之外,還有較具特色的花材如:南蛇籐、虎杖、球姜、山柿子、花楸、莢迷等,這些都是中秋前後成熟的果實類花材,既符合秋的色彩,也有豐收圓滿的象徵意義。

--轉載自《新紀元週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