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生活小發明>攝影技巧>

怎樣選用單反鏡頭4

攝影技巧 閲讀(1.95W)

怎樣選用單反鏡頭4

3-5、使用較細的膠片雖然不同廠商生產的同樣速度的膠捲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通常慢速膠片比高速膠片要鋭利(細膩,顆粒小)。對於彩色反轉片,Kodachrome25是當時最細膩的,但50和100度的也很鋭利,區別不大。更需要注意的是膠片的色調(味道)。選擇一種你喜歡的,因為不同品牌的有很大不同。我們最多使用的Fuji50和反差稍小一點的Fuji100,後者更適於人像。超過100度的膠片顆粒增加,反差和色彩飽和度減小。對於彩色負片,ISO25和50的膠片與ISO100的在鋭度上有很大不同,ISO200的差別就更明顯。ISO400和更高速的膠片上將能看到真正的顆粒。對於8x10英寸或更大的照片,需要慢速膠片(低於100)。當然負片的擴印過程也影響最終的鋭度。除非你自己擴印,不然最好去尋找一家好的擴印店,重要的是要記住,有時價格和質量並不象你想象的那樣有着緊密的關係。在當時的黑白膠捲中,Ilford推出不久的Delta100被認為是最好的,甚至可以和它同門的PanFPlus(ISO50)以及KodakTechnicalPan相媲美。實際上,Delta400和XP-2(ISO400)已經很好,以至於鏡頭的分辨率成為了限制因素。3-6、自動對焦的優點(或缺點)在自動對焦和手動對焦之間作出選擇,已經不再依靠理性,而更象一種宗教信仰。從各自本身來講,沒有理由説明為什麼一種比另一種更鋭利,雖然據説一些最新的自動對焦鏡頭是有史以來最鋭利的。另一方面,還有兩桶冷水應該潑給那些明確發誓認同自動對焦達到了發展頂點的人。首先,自動對焦機構與鏡頭的鋭度無關。無論你能製造多麼鋭利的自動對焦鏡頭,你都能製造一個手動鏡頭,至少與它的鋭度相當。其次,很多(但還不是全部)自動對焦鏡頭並不是為尋求極高鋭度的攝影者設計的。相反的,它們是為了業餘愛好者的方便設計的,他們通常只拍彩色負片,照片只擴到中等尺寸。在這樣的情況下,極高的鋭度不是必要的,因此沒有包括在鏡頭內。這也就是為什麼一支老鏡頭,比如70年代的VivitarSeriesOne35-85mmf/2.8,確實能夠超過一些現代的類似焦段的變焦鏡頭,尤其是那些非恆定光圈的。第三點就是自動對焦相機從按下快門到快門開啟之間的時滯。自動對焦可能比手動對焦快,但實際上,它通常比不過一個預先對好焦的手動相機,後者當主體進入焦點時可以立刻按下快門拍照。我們的觀點是,如果你喜歡自動對焦,可以。如果你不喜歡也沒問題。我們絕大多數時間使用手動相機和鏡頭,並且我們知道用自動對焦相機也很難得到更鋭利的照片,因此我們不需要更換所有的老器材。如果我們是現在才開始選擇器材,我們可能會很為難,但我們並沒有面對這樣的選擇,因此我們決定堅持使用手動對焦。3-7、原廠與副廠鏡頭原廠鏡頭幾乎是你可以買到的最優秀的鏡頭。當然,與Leiz,Zeiss,Nikon,Canon等生產的最優秀的鏡頭相比,已經沒有更好的了。但這並不意味着這些名廠生產的每支鏡頭都是你能買到的最好的:比如可能Canon在某個焦段領先,而另一個焦段是Nikon,再另一個焦段是Zeiss勝出,依此類推。總體來説,這些差別非常小,雖然某些廠商偶爾也會生產"狗"頭。比如,原廠的43-86mmNikkor鏡頭,就是Nikon有史以來生產的最差的鏡頭。然而,原廠鏡頭的最大缺點就是價格,它並不只是由鏡頭品質決定的。價錢中的一部分是付給了品牌,另一部分是因為有限的製造數量。在器材交易圈中,一個眾所周知的趣事就是,即使一些名廠的某些特殊鏡頭,也一直是由一個工匠製造的,因此如果他休假的話,訂單就要等到他回來才能處理。另一方面,副廠通常為不同的機身製造鏡頭:光學結構相同,卡口不同,有些是手動和自動對焦兼顧。這樣的經濟優勢是明顯的。少數幾個獨立生產廠與原廠受到同樣的尊敬:德國的Shneider和Novoflex以及法國的Angenieux就是明顯的例子。其他廠家只是因為在價格上有競爭力而出名。然而,在上述兩者之間,還有幾家在生產的所有鏡頭中,有一些確實是物超所值--與原廠鏡頭一樣優秀和耐用,價格卻便宜不少。對於購買者來説,問題在於情況總是多變的。比如,Vivitar生產的SeriesOne鏡頭曾經是當時的最高水平,但卻相當昂貴,結果導致商業上的失敗。如今,這些鏡頭的絕大部分或全部成了崇拜的對象,停產型號的需求巨大,如28/1.9,35-80/2.8varifocal,90/2.5macro,90-180/4.5flatfield,135/2.3,200/3,以及結實的折返鏡頭。與此相對,當SeriesOne絕對領先時,很少有人把Sigma當回事;但現在,Sigma已經不容忽視了,它的14mmf/3.5就是我們的最愛之一。一些獨立廠推薦他們自己的某些鏡頭要比其鏡頭好,如Vivitar的SerisOne系列與“普通”Vivitar鏡頭有顯著不同,Tomron的SP系列也是如此。其他廠家雖沒有這樣區分自己的鏡頭,但價格是一個不錯的參考:如果一個廠家大部分鏡頭價格是對應原廠鏡頭的三分之一,而少數以及鏡頭的價格比如説是三分之二,那麼通常可以認為這些高價鏡頭是比較優秀的。在此書撰寫當中,Sigma又推出一款全新的SLR帶有全新的卡口,並且將已有的34款鏡頭都配備此卡口。Sigma雖然還沒到為自己的品牌寫書立篆的時候,但它每一年都更引人注目。3-8、新鏡頭或二手有一個神話,説專業攝影師從不使用二手鏡頭。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我所知道的幾乎每個專業攝影師,都曾經在工作中使用過二手鏡頭,有些至今還在使用。當然,買一個帶有廠家保修的新鏡頭是最安心的做法。但是,和比如説汽車不同的是,雖然有些鏡頭可能經過幾年或幾十年,但可能基本沒有用過,再出手時幾乎就是全新的。當然,最大的潛在問題是鏡頭的精度,即使沒有接到機身上。我們對於購買和使用二手鏡頭毫無疑慮,雖然在作為專業用途前要仔細測試。如果你的財力有限,或遇到一個價錢很好的二手鏡頭,你不應該有任何疑慮。最先需要檢查的當然是鏡片。如果鏡片乾淨,鏡頭的表現可能會和當初全新時一樣好,雖然卡口可能已經嚴重磨損。任何鏡片上的瑕疵,如劃痕、“清潔的痕跡”、黴斑、霧或其他任何東西(除了小氣泡,那不嚴重),是拒絕購買的根本條件,或是大幅度侃價的原因。當然,對於鏡片有瑕疵的鏡頭,測試要更嚴格。其次需要檢查的是調焦機構。調焦不順暢是很糟糕的,因為清洗和潤滑很昂貴。調焦環鬆動可能不是一個大問題,只需要擰緊(花費不高),但也有可能表示使用過度或損傷。如有可能,尋求有經驗的修理師的意見。第三,檢查光圈的運作。光圈環是否順暢,葉片開關是否迅速,沒有粘連?為使測試更嚴格,把鏡頭裝入密封塑料袋,放在冰箱的冷凍層15分鐘,潤滑油可能在低温會變稠。還要檢查濾鏡接圈沒有凹痕(這可能是鏡頭摔或撞過後留下的),以及檢查所有可見的螺絲頭和卡環,看上面是否有動過的痕跡,如果有表示很可能是以前拆開過,並且可能不是一個專業人員所為。3-9、鏡頭測試測試對於新鏡頭和二手鏡頭是同樣適用的,但我們必須聲明:我們不再象以前一樣使用測試圖檢驗鏡頭的線對數、色彩還原、慧狀光斑、散光以及其他在鏡頭測試報告中看到的項目。如果你想這麼做,最好去買Paterson光學測試圖。不然的話,以下的實拍測試,將讓你瞭解你需要知道的幾乎一切。首先,在相機上一卷你常用的膠片,或用ISO50的彩色反轉片更好。如果想得到有意義的結果,使用三腳架;手持拍攝應等到膠捲的末尾幾張。從3米外拍攝磚牆。如果你能找到一個足夠大的磚牆,從更遠的距離拍攝!如果可以,全開光圈拍攝:即使在大晴天,陰影下的牆的曝光組合應該可以達到1/1000和f/2。更大光圈的鏡頭,過曝一檔應該不會影響分辨率。在使用f/5.6和f/8,以及最小光圈。然後,找一棵樹,一天空做背景,樹枝呈現為剪影。在室內可以尋找電線杆上的電線。同樣,用最大光圈,中等光圈和最小光圈拍攝。注意,不要選在有風的天氣拍攝,因為主體移動會影響結果。接下來,使用不同光圈朝向太陽拍攝。確信太陽在畫面中出現,不要使用遮光罩。然後讓鏡頭躲在陰影裏拍攝同樣的畫面。最後拍攝報紙,距離1米左右(如果鏡頭最近對焦距離達不到,使用其最近對焦距離)。選擇佈滿文字的一面,將報紙貼在牆上。注意將相機的位置仔細調正,使用三腳架。手持拍攝用完剩下的膠捲,最好包括一些室內的最大光圈照片。主體並不重要,我們的很多照片都是在相機店內拍的,重要的是光線條件與你實際拍攝時相似。因為我們需要拍很多低照度下的報道照片,因此我們需要測試低照度下鏡頭的表現。衝出底片,但不要裝框。在燈箱上觀察底片,使用高倍率放大鏡(Loupe):至少10X,最好是20X或25X。超過30X就有些過度了。磚牆照片將顯示鏡頭是否有嚴重的枕形或桶形畸變,並且讓你瞭解中央和邊緣的分辨率。樹枝照片將主要表現反差。樹枝的剪影越清洗,表現越好。如果邊緣柔軟不清,表示鏡頭反差較低。太陽直射的照片,主要檢驗反差和眩光。極少數鏡頭在對着太陽拍攝照時會不產生鬼影,但畫面其他部分的反差如何?反差過低可能是由於灰塵、劃痕、油霧或鍍膜損傷、廉價鏡頭上的劣質鍍膜或老式鏡頭的過多鏡片造成的。報紙將表現中央和邊角的分辨率。最後幾張照片將體現鏡頭在實際使用中的表現。只有經過了這一系列非正規測試後,我們才考慮是否使用測試圖。如果非正規測試已經提供了足夠的信息,我們將不再繼續進行。只有在清除猜測(如舊款Canonf/1.2旁軸鏡頭在f/2以下很差,但在f/4以上非常好),或為雜誌寫文章提供詳盡的信息時,才使用測試圖。〖重新打光和鍍膜〗對於35毫米鏡頭,不值得這麼做。第八章鏡頭配置大多數專業攝影師,不管他們擁有多少鏡頭,最經常使用的只有一兩支。對於作者,Roger使用的是35mmf/1.4和21mmf/4.5(曾經是一支f/2.8的,不過被偷了)用於Leica;Frances使用35mmf/2.8Shift(移軸)和90mmf/2.5Macro(微距)。如果必要的話,我們依靠這些鏡頭就可以過活。我們兩人不同的選擇,意味着我們不可能建議你需要什麼。如果你經常拍攝體育運動,你需要的又長又大的鏡頭對於我們將沒什麼用處。如果你習慣在户外良好的光線下拍照,你當然也不需要35mmf/1.4這樣的鏡頭。不過,我們可以提供一些普遍適用的有價值的建議。8-1、不要對奇異的鏡頭恐懼大部分攝影者,幾乎是無一例外的,選擇處於“中間部分”的鏡頭:中等焦距,中等光圈,以及除了超大光圈鏡頭、超廣角、超長焦或微距等以外的非專用鏡頭。如果沒有別的問題,這些鏡頭的價格是一個主要的限制。如果那些“中等”鏡頭是你所需要的,那沒問題。但是,如果你真的非常非常需要某個特殊鏡頭,慢慢積攢資金,再去購買。去買其他人都買的鏡頭不會有問題,但我們所最喜愛的四支鏡頭都是特殊的。問問你自己,那些特殊鏡頭是否能更好的達到你的要求。8-2、買你能買得起的最好的買你能買得起的最好的,並不意味着你應該去買最好或最貴的。比如説,比較Sigma的14mmf/3.5,我們更喜歡13mmf/5.6Nikkor。但Nikkor的要比Sigma的貴9000美元,因此我們只買了我們買得起的。這一做法的底限是,在一個便宜的二手鏡頭和沒有鏡頭之間選擇時,選擇二手鏡頭,如果你買得起。雖然它可能無法提供優秀的像質,但是,只要你不是想銷售你的照片(或印製大幅照片參賽),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可能當你的經濟情況轉好的時候,你可以買更好的鏡頭。當然,通常從長遠來講,在一開始就買一個好鏡頭是經濟的,因為你省去了賣出鏡頭及其帶來的損失。但是,對於“買你能買得起的最好的”真正問題,在於它將使你自己陷入困境。如果你使用較差的器材,你可以抱怨説:我們所知道的攝影師中,有多少會説只要他們有更好的器材,就能拍出更好的照片?但是,如果你有了定級器材,你知道它們可以拍出好片子,如果有任何失敗,都是你本身的原因。這其實成了一種激勵:你必須對得起你的器材,而不是因為自己的不足而抱怨它(通常是不公平的)。8-3、不要買超過你需要的鏡頭在寫書的時候,我們正考慮買一支Sigma180mmf/5.6Macro鏡頭。當時還有一款Sigma180mmf/2.8Macro鏡頭,但價格是二倍,並且大和重了許多。對於微距攝影,經常要收縮光圈以獲得景深,因此大光圈的用處不大。但這並不意味着180mmf/2.8毫無用處。如果我們需要一支通常使用的180mm鏡頭,我們會毫不遲疑的選擇它--但我們沒有。我們已經有了一支早期的Vivitar200mmf/3SeriesOne,只比f/2.8小1/6檔,因此我們不需要大光圈。由於我們經常一起工作,因此有兩支同一焦段的鏡頭比較方便,因此體積小又便宜的f/5.6版本更適合我們。還有,我們曾經同時擁有800mm和1200mm鏡頭。對於我們拍攝過的題材,它們太長,光圈也太小,並且800mm和更適用的600mm的焦距太靠近。它們成為超出我們需要的多餘的鏡頭,因此被賣掉了。不可否認的,作為專業攝影師,我們無法預知接下來我們將會拍攝什麼,因此我們總是擔心可能會用到而去買多餘的鏡頭。但很多人去買他們不需要的大光圈鏡頭,或那些高解析度鏡頭的解像力在他們通常拍攝的中等尺寸照片中完全被浪費了。8-4、不要買低於你需要的鏡頭與上一部分相反,如果一支鏡頭達不到你的要求,它是沒用的。比如,當我們寫這本書的時候,剛剛買了一支300mmf/2.8鏡頭,也是Sigma的。這種鏡頭很昂貴,但我們從以前的經驗知道,我們需要這樣的大光圈以便可以手持拍攝(只是偶爾!),可以使動作凝固。我們以前使用的280mmf/4.8只是光圈太小了。〖小心那些你不需要的“好買賣”〗經濟學家常提到“價格需求曲線”:當價格足夠低的時候,就會有需求。因此,一支100英鎊的135mm鏡頭,我們可能不會買;但在25英鎊,我們發現很難拒絕。這裏的危險在於,由於價格低廉,購買了你不需要或不想要的東西。那麼,你沒法再去買你真正需要的鏡頭,可能因為你已經有了一個類似的鏡頭,或因為你的錢已經不夠了,花在了前面的“好買賣”上。8-5、你需要多大的配置?從Leica旁軸時代開始的紀實攝影歷史,很好的體現了鏡頭配置越來越大的趨勢。傳統的,Leica用户會購買3支鏡頭:35mm,50mm和90mm。作為“紀實攝影的三件寶”,50年代的許多攝影師都僅依靠此這三支鏡頭謀生。然後,Nikon大F出現了,在越南(比如説)你可以看到一個記者帶着兩架萊卡(還是那三支鏡頭)和一架Nikon。Nikon上可能裝着200mmf/4,因為焦距超過135mm的鏡頭在Leica旁軸上不適用。就這樣,很多攝影師就依靠這四支鏡頭又度過了60年代。如今,可選擇的鏡頭數量驚人,與以前相比有更多的配置方式,很多紀實攝影者有至少半打鏡頭:可能包括20mm,35mm,85mm或90mm,80-200mm變焦,大口徑180mm或200mm,以及可能一支300mmf/2.8。除此以外,在完成某些任務時,他們還會使用特殊鏡頭,比如在飛機座艙內使用17mm或更廣的鏡頭,或用400mm大口徑鏡頭拍體育運動。〖大型配置的優缺點〗毫無疑問,如果你的錢夠用,買的鏡頭越多越好。我們擁有的鏡頭覆蓋從14mm到600m,對於某一項任務,我們可以選出合適的配置。在影室內拍攝科技圖片,90-180mmVivitar特別有用;拍攝室內照片,14mmSigma就很合適。PC-Nikkor用來拍建築最拿手;而低照度下的報道照片,可以用35mmf/1.4。依此類推。然而,問題在於你無法帶着全部鏡頭。我們發現,即使我們兩人一起工作,也很難攜帶超過8到10支鏡頭。如果你真的帶了那麼多鏡頭,你會一直忙於換鏡頭;這與價格沒什麼關係,而且可能導致安全問題(鏡頭很容易被偷)。〖小型配置的優缺點〗如果殘忍一些,很多攝影師可以依靠三支鏡頭過活(甚至專業的過活):一支35-85mmf/2.8“標準變焦”頭;一支“遠攝變焦”頭,80-200mm或70-210mm,也是f/2.8的;以及一支超廣角定焦--24mm,20mm或17mm。變焦頭應該是已推出的最好的,不過現今的變焦鏡頭都很不錯。另一方面,對於某些類型的攝影,這種配置的光圈可能不夠大,可能沒有鏡頭能夠近距離對焦以完成微距工作,也沒有供建築攝影用的移軸鏡頭。〖專家配置〗因此,我們所擁有的,包括了幾種不同目的的配置:報道,室內,風光和一般室外攝影,近攝和微距,依此類推--這是分析你所需要配置的最好方法。列出所有你有興趣拍攝的攝影類型。如果這太難了(讓我們面對這一問題,如果有機會,很多人都想嘗試各種類型),寫下你不喜歡拍的類型。比如,我們幾乎從來不拍體育運動,也很少拍人像,因為我們並不使用35毫米系統拍人像。這將有助於讓你發現對你來説重要的主題。分類可以包括風光、市區、人物偷拍、旅遊、近攝、運動、婚禮(婚紗)、人像、廣告、圖書與科技插圖/圖解,等等。你可以自己分得更細。選擇最令你感興趣的兩或三個分類,然後對每一個分類寫出你的“夢幻配置”。例如,對於報道攝影,你可能會選擇20mmf/2.8,35mmf/1.4和85mmf/1.4。對於近攝,你可能只選擇一支,比如説105mm微距頭。現在,你可以看到這些夢幻配置之間的重疊,再和你已有的器材進行比較。你距離“夢幻”還有多遠?也許你已經有了一支90mmf/2,而不是85mmf/1.4。你可能覺得這樣還可以接受。但如果你真的真的非常想拍微距,並且你卻還沒有一支微距鏡頭,可能你就要開始尋找合適目標,再積攢你的儲蓄了。8-6、鏡頭保養和攝影包包括內容:鏡頭蓋,“光學鏡頭蓋”(UV鏡),清潔,鏡頭袋,攝影包(箱)由於這部分內容大家較熟悉,也不太重要,因此從略。只對大家常有爭論的UV鏡部分進行翻譯。〖“光學鏡頭蓋”〗對於使用天光鏡或UV鏡作為鏡頭前端的保護,一直有不同的觀點:Leitz一方的紳士們一整年都在Photokina對着Roger"s35mmf/1.4Summilux上的濾鏡皺眉,“你以為我們製造鏡頭蓋是幹什麼的?”另一方面,濾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保護作用。嚴格來講,任何濾鏡都會導致成像質量的下降;但另一方面,高質量濾鏡導致的像質下降是值得商榷的。我們的做法是,那些經常帶出去的隨時準備拍照的鏡頭配上濾鏡,而不用鏡頭蓋,其他的鏡頭都不裝濾鏡,只在使用時才摘下鏡頭蓋。在極端情況下(比如直接朝光源拍攝),如果時間允許,我們會將常用鏡頭前的濾鏡也擰下來。無論你買什麼鏡頭,也無論你想買哪些鏡頭而買不起,記住這一點:歸根結底,攝影還是關於拍照片。它不是關於最好的器材,也不是關於最新的機身和鏡頭,或最獨特的器材。它是關於使用你手中的器材。好的器材確實可以拍出好片子,但前提是你是一個優秀的攝影者。一個拙劣的攝影者可以花掉很多金錢,但仍舊拍出拙劣的片子。一個優秀的攝影者可能發現他或她自己受到低等器材的限制,但除此以外仍有某種決定因素使照片變得出眾。有時你會懷疑自己在相機鏡頭和膠捲上所花的錢是否有正當理由,有些時候你會想不出要拍什麼。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了,試試下面的簡單“療法”。翻閲這本書--或其他任何攝影書籍--觀看裏面的照片。找出哪些你認為“我可以拍得更好”的照片。閲讀照片的註釋看其是否是反面教材;如果不是,好好想一想。你所拍過的哪些照片是更好的?你頭腦裏想象拍出的更好的照片是什麼樣的?你將怎樣去拍?你將用什麼鏡頭?要怎麼測光?當你這樣想過後,一些攝影的魔力又回到你的身體中,於是你將期待下次的外出拍攝。你知道嗎?如果有這樣的想法,你很可能會“做得更好”。如果你真的做到了,我們的目的也達到了。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