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民間工藝>皮影>

泉州提線木偶簡介

皮影 閲讀(7.34K)

泉州提線木偶簡介

木偶是沒有生命的,全靠操縱者的雙手,使得木偶有了靈魂,傳神地表達出真人的思想情感。一個木偶表演藝師,不但要有熟練的技巧,還得有豐富的生活經歷,才可能體會到所表演人物的情感世界,把假的變成真的,把本無生命的木偶演活。

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閩南俗稱“嘉禮”,又名線戲。由偶頭、籠腹、四肢、提線和勾牌組成,高約兩尺。偶頭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內設機關,五官表情豐富;竹製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槍弄棒,筆走龍蛇,把盞揮扇,妙趣橫生;腳分赤、靴、旦3種, 勾牌與關節間有長約3尺的提線。近年來,木偶舞台演出區域擴展, 泉州木偶劇團提線表演佔據整個舞台空間,提線可達6尺,難度大,但表現力大增。

泉州提線木偶簡介

泉州線戲班的戲箱裏擁有偶人36個,"生旦淨末醜,神仙老虎狗",無所不能;而且演出有"傀儡簿"(文字腳本)。"四美班"保留劇目500多出, 包括"説岳"、"水滸"、"西遊"、"目連"及稀有的張飛私奔、韓湘子、封神榜等。

線戲是典型的"演員中心制",表演乃其核心,因而造就了一批優秀的表演藝術家。清末,泉州龍班的林承池等能演拔劍、撐傘,虎班何綻可瞬間完成擱腿、出手、握劍、轉目四個動作;近代及今,張秀寅的白素貞(白蛇傳),謝禎祥的伍員(臨潼關鬥寶),黃奕缺的小沙彌(水漫金山),均以線功高超、設計奇妙、形神兼備、個性豐富而飲譽劇壇。

歷經千年不間斷傳承與積累,泉州傀儡戲至今保存 700 餘出傳統劇目,比如有一出"木蓮救母"這齣戲可以連演7天7夜,就是白天也演,晚上也演,可以連演7天。所以,泉州提線木偶的傳統是很深厚的,這也是它的特色。在全國各類木偶戲中,泉州提線木偶戲是唯一仍有自己劇種音樂的戲種,包括由 300 餘支曲牌唱腔構成的獨特劇種音樂"傀儡調"(包括"壓腳鼓"、"任鑼"等古樂器及相應的演奏技法),並且形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線功夫 "傳統基本線規"和精美絕倫的偶頭雕刻、偶像造型藝術與製作工藝。

泉州提線木偶簡介 第2張

在泉州傀儡戲傳統劇團中,保存着大量古代泉州地區民間婚喪喜慶及民間信仰、習俗的內容。保存着"古河洛語"與閩南方言俚語的語詞、語彙、古讀音。並且也保存着許多宋元南戲的劇圖、音樂、演劇方法、演出形態等珍貴資料。因而,對"閩南文化學"、"閩南方言學"與"宋元南戲學"等,具有多學科的研究價值,已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

民俗活動中的偶戲(傀儡戲)比人戲(優戲)更多地使用在驅邪儀式中,表明偶戲與宗教的關係更加密切。從文獻記述和地下文物考古資料看。操偶像表演的情況普遍早於脱離偶像表演的人戲,説明早期戲劇以娛神逐邪為主,供人觀賞的人戲只是宗教世俗化或文藝脱離宗教的結果,因而偶戲應該是早期戲劇的一個文化遺存。

在傀儡戲中,"不以真人演員而以替代物與觀眾見面,這一特點使木偶劇帶有很突出的象徵性。此類藝術活動方式在人類歷史上起源很早,且多與人類童年期偶像崇拜的宗教性、神祕性活動有關"。

與一般戲劇演員相比,傀儡藝人更像是古代的巫覡之人。因其常與宗教儀式一起展演,被觀眾認為具有驅邪保吉本領,所以老百姓更習慣於將傀儡戲推為"百戲之首"。因為偶劇滿足人們驅邪避禍心理需求,則其藝人與普通優人有本質不同。戲中傀儡的靈力是藝人的雙手賦予它的,這藝人首先必然是神靈的堅定信奉者。只要他信靠神靈,這神靈必然使他手下的傀儡充滿生氣活力,必然使鬼祟見到他的儀式性表演而退避三舍。傀儡戲對宗教儀式的依賴性要比優戲大得多,因而它的演出多少要受到宗教儀式的侷限。傀儡藝人身上披着更厚的一層宗教外衣。民間的傀儡藝人往往身兼除煞人員(巫師)或者其他神職。在老百姓心目中,他們的地位看起來比人戲演員要高。"福建傀儡戲自唐、五代發展至明、清,始終盛行於民間,併成為戲老大。幾乎所有福建民間劇種,都尊傀儡戲為長,稱自己的師傅本是傀儡戲的師傅。閩南民間稱提線傀儡戲為'嘉禮戲'。高甲戲更有'嘉禮醜'、'嘉禮打'等程式。

正是因為傀儡藝人的地位高於人戲演員,所以,泉州提線木偶藝人"始終以'先生'自居,而不稱'戲仔'。如果人戲與偶戲同時演出,人戲則要讓偶戲先擊鼓開合,而且人戲演員還得主動向偶戲藝人問候請安"。同樣,"在閩西地區木偶戲藝人不屬於'九流'中人,而是準宗教性質的神職人員,被尊稱'師傅',倍受東家禮遇"。

從自稱"先生"和被尊"師傅",可以想見閩地木偶藝人因身兼宗教事務或在宗教活動中為他人扮演傀儡戲而獲得觀眾的敬意。

有時候,傀儡藝人的直接身份就是儀式中從事法事的道士、和尚。"由於泉州提線木偶戲長期為宗教活動服務,所以許多道士成為木偶戲的行家,經常參加木偶戲演出,也有不少木偶藝人對道教科儀也非常熟悉,甚至參與道教的齋醮活動。道情調與木偶曲調也相互吸收,故民間有'師公(道士)嘉禮(木偶戲)調'的俚語"。 "道教與戲劇關係密切,泉州元妙觀建有傀儡棚,正音戲台、梨園小棚以供演戲。泉州提線木偶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舞台由十支竹竿架成八卦形,有三十六尊木偶,泉州許多道士成為木偶表演家"。

泉州提線木偶的傳説

唐末王審知入閩稱王時,傀儡戲隨之傳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泉州民間廣為流傳。明代的泉州傀儡戲已脱離片斷、雜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夠演規模宏大的歷史戲了。 最初的演出十分簡陋,“十支竹竿三領被,搭成一個八卦棚”。行當分生、旦、北、雜四大類,形象只有固定的36個,可演四十二部大戲,如傳統連台本目蓮救母可演七天七夜。清·道光、咸豐年間,木偶製作技術大大提高,藝人們根據目蓮、西遊、封神等戲的特點,創造了不少花臉、鬼臉頭像。同時改進了活動頭像,把木偶又推進一大步。 清末民初,泉州一帶有50多個木偶戲班遍佈城鄉.

泉州東嶽廟、關帝廟、元妙觀、城隍廟等“四大廟”,均有固定戲班為祈天酬神專門演出。號稱“嘉禮才子”的林承池曾與文人楊秀眉創作了説岳、水滸等連本戲,從而把木偶戲脱出僅服務於婚喪喜慶的圈子。林承池、連天章等人,還創造和改進了不少表演藝術技巧,如拔劍、插劍、弄蛇、傘舞、織布、弄鈸等,大大豐富了提線木偶戲的表演藝術。 近年來,改革創新。增設天橋式立體舞台和“地台”,打破傳統“一字形”表演侷限。根據劇情需要,又發展為提線木偶、掌中木偶、杖頭木偶與真人混合演出,有深度,有層次,兼收並畜,相得益彰。 如今,泉州提線木偶保留着極為豐富的傳統藝術與精湛的表演技巧。

泉州提線木偶的主要特點:

一是劇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彩,有歷代積累的傳統戲和根據古曲名著改編的神話劇,如火焰山、太極圖、鍾馗醉酒等;也有反映當代生活的現代戲及童話劇,如東海哨兵、放羊歌、慶豐收、饞貓等。劇本文學性強,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台詞詼諧風趣,唱詞優美生動。

二是木偶的形象完整,製作精美,粉彩細膩,神韻含蓄,栩栩如生,成為聞名世界的中國民間工藝珍品。 三是繁複奇妙的線工。每尊木偶身上設置8~16條提線,較複雜的表演多至36條線。按人體基本動作,線分若干組,全憑演員雙手操縱,表演難度大。解衣、拔劍、接傘以及叫人眼花繚亂的各種特技動作,全靠精緻準確的抽線功夫方能得心應手。有時為使表演更為逼真,同時由兩個演員合作操縱一個木偶,一主一輔,配合默契,宛如一人。

合理的線位佈局、嚴謹的線規程序和精妙的操縱技藝,形成了泉州提線木偶戲表演細膩逼真、動作維妙維肖的藝術特色。 四是音樂揉合南音和閩南地方音樂的幽雅旋律,情韻深沉清麗。樂器以小嗩吶為主,配以鉦、鑼、拍、南鼓等打擊樂器。聲腔高亢,跌宕多變。説白念唱以泉州方言為主,有時夾雜“官話”(土腔普通話),俗稱“傀儡調”;間或幫腔如傳統“嘮哩嗹”,全曲有腔無字。曲牌多沿用宋、元曲牌名,如甘州歌、縷縷金等。

泉州提線木偶製作工藝

泉州提線木偶簡介 第3張
泉州提線木偶簡介 第4張

泉州提線木偶形象結構完整,製作精美,尤其是木偶頭的雕刻、粉彩工藝,獨具匠心,巧奪天工,泉州木偶頭輪廓清晰,線條洗練,繼承了唐宋雕刻、繪畫風格,當代木偶頭製作,在師承的傳統技藝基礎上,更側重於誇張與變形,尤為強調性格化和表現力,乃馳名中外的民間工藝珍品。

泉州提線木偶簡介 第5張

泉州提線木偶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幾乎可以模擬所有真人的動作,祕訣就在於,控制木偶的線有30多根,這也使得泉州提線木偶戲成為所有傳統木偶戲中技術難度最高的。它需要用手指牽動懸絲,來帶動木偶的動作。一般一個提線木偶有16-36條懸絲,手指稍有顫動便會影響木偶的造型。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用十根手指來控制36根線是多麼困難的事,泉州提線木偶由於難於操作,現在只有木偶劇團裏才有人會演,泉州提線木偶頭像很精製,頭像內藏有可以操縱的細線,五官在藝人的操縱下可以變出喜怒哀樂各種表情,非常生動。

國寶級大師黃奕缺

在福建泉州有位大名鼎鼎、享譽國際的提線木偶大師,他就是黃奕缺。他的木偶表演出訪過三十多個國家,許多國家元首稱讚他的演出,親自接見他,贈他禮物。德國國際木偶大師亞伯特·羅瑟在自己藝術團建團50週年的慶典活動上,惟一邀請同台演出的藝術家就是黃奕缺。

泉州提線木偶簡介 第6張

"我從小就喜歡看木偶,跟這個木偶有很深的感情。我一生是演木偶,一生就想在木偶如何發揮。我吃了不少苦,花了不少力氣在木偶上。但是我很值得,我到台灣地區或到國外演出也好,人家都是豎起大拇指説了不起。"黃奕缺説

泉州木偶戲是傳承千年的古稀劇種,黃奕缺技藝最精湛的地方,就是他發揚了傳統絕活兒,全靠幾根線的牽動,他手下的木偶可以像真人一樣寫字、拿物、斟酒等等。在所有的木偶表演中,提線的難度是最大的。幾十根線不能纏在一起,還要讓線下的木偶表演各種動作。

1928年,黃奕缺出生在泉州西北山區的一個貧苦農民家裏。為了謀生,他從13歲起,便進入傀儡戲"科班",開始了為期五年的拜師學藝的生涯。黃奕缺説,為做到對提線掌控自如,他光練靈巧的手就先學了5年4個月的時間。

黃奕缺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是在1952年進入泉州市木偶劇團之後。在劇團裏他既當演員,又編劇本、畫布景,繼而刻起木偶頭,是劇團裏的一個多面手,提線木偶的全才。他對古老的傳統木偶構造進行大膽改革和創新,塑造了眾多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極大地提高木偶的表現力。

"馴猴"表演完全體現了黃奕缺高超的表演技巧,曾被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稱讚到"演絕了!"。而這個節目創作的初衷,就是黃奕缺突破木偶戲語言限制的一次改革。

泉州提線木偶簡介 第7張

就是這隻小猴子,在朝鮮演出的時候,還曾把金日成弄糊塗過。"金日成看我的表演,問他們那個總理,他説真猴帶上來了,他告訴不是,這叫叫木偶,木偶,怎麼叫木偶,他眼鏡脱下來,拿個望遠鏡一看噢,這叫木偶,告訴他們好好培養一個木偶劇團,好好叫他們我交流一下。"

黃奕缺還到動物園觀察猴子和舞台上的猴戲,抓住猴子最典型的動作來設計製作猴子的造型和增設許多新的線路,以豐富表演。如火焰山中孫悟空的出場,他扣住線板,十個指頭幾乎同時操作勾、挑、提、抽三十多條線,左手的大拇指還得兼顧眼根線。線下的孫悟空在翻跟斗中騰空而出,落地後轉身躍起,單腿站立,火眼金睛掃視四方。這個形神兼備的亮相全靠黃奕缺手指間的絲線連續動作在瞬間完成。他進而在線偶的手腕上安裝一個個活眼,幾經試驗修改,金箍棒終於能轉動如飛。他又開動腦筋,在猴子身上埋下一條又一條暗線,終使這根金箍棒,時而可夾在肋下,時而可擱在肩上。有位文藝界人士又出了個難題:孫悟空拔根毛可變成一根金箍棒,你能做到嗎?沒過多久,他表演的孫悟空,竟然魔術般伸手往身後摸出一根金光閃閃的金箍棒!觀眾一時目瞪口呆,繼而爆發出陣陣掌聲。迄今為止,火焰山在海內外已連續演出3000多場。

雖然擁有拍手叫絕的手藝,但泉州提線木偶也遇到了發展後繼無人的問題原泉州木偶劇團團長吳裕庭先生時,他曾説過這樣的話:"萬一有一天黃奕缺走了,我想他演的那隻猴子也就會一同隨他去了。"黃奕缺先生今年已經年近80了,他用自己的一輩子傳承和發展了木偶藝術,每年雖有國外雪片般的邀請函,可老人已是力不從心了。他的絕活至今無人繼承,他雕刻的木偶頭也只能是成為某人的收藏品,他過去設計和改造的每一尊木偶在到達它的表演年限後,早已不知去向。

如今,黃老退下舞台後仍潛心研究雕刻藝術與傳藝育人。他要把這些傳統藝術瑰寶留給後代,讓這一門傳統藝術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