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民間工藝>雕鐫>

篆文種類和篆刻流派介紹

雕鐫 閲讀(1W)

篆文種類和篆刻流派介紹

在漫長的篆刻發展過程中,各種風格各異的流派以及為數眾多的篆刻家層出不窮。

篆刻流派  [文彭、何震]  文彭,字壽承。書畫家文徵明的長子,善書畫尤精於隸書,篆刻娟麗清雅。何震,字主臣,是文彭的學生,精於文字學,治印一變文彭之風呈現古樸蒼勁的風貌。宋元以來的印材大多為牙章由文人篆印,工匠雕刻。傳説至文、何開始以“燈光凍石”(青田石一類)治印,風靡印壇。印材的改革對篆刻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彭、何震努力揚篆刻藝術被尊為篆刻之祖,作品在明代被奉為典範。何震的風格名重一時、後人推之為皖派(也稱“黃山派”、“微派”)的開創者,與文彭合稱“文何”。  [皖派、徽派]開創者為明代何震,繼何震之後,首先有蘇宜、程樸、朱簡等專學秦漢,風格蒼古樸茂。到明未,汪關父子一變何震之法,專攻漢鑄印,以工整流利為其特點。至清初,安微縣人程邃、巴尉祖、胡唐、汪肇龍努力改變當交的習氣,在篆法佈局上取得了高度的成就,人稱“歙中四子”。這一發時期的諸家由於他們幾乎都是安徽籍人,故歷史上一般總稱為“皖派”(或徽派),並宗立派的鄧石如(另行介紹)因為是安徽懷寧人,也有稱其為“皖派”的。這種注重籍貫忽略藝術風格的劃分方法,常常缺乏嚴密的科學性。故往往同屬皖派,風格卻截然不同,這就是我們應當注意的。“皖派”在清代影響廣泛,浙江山陰的董洵、王聲、江陰的沈風,甚至浙派創始人丁敬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汪關字尹子,原名東陽。明未人,安徽黃山人,寄居婁東(江蘇太倉)。篆刻雖屬皖派。卻與文何風格不同,白文刻意仿漢,能在工穩中再現漢印自然的情趣,成功地運用印文的並筆,破邊手段,發展了篆刻技法。善以衝刀治印,刀法穩實,佈局謹嚴。所以他的作品成為印家學習漢印有榜樣,後世不少印家是通過汪關的作品來領悟漢印的神韻的,例如喬居常熟的莆田人林臬就受到他很深的影響。  [浙派]  浙派是與皖派同時盛行的著名篆刻流派。興起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由丁敬創始,繼起的有蔣仁、黃易、奚岡等人。黃易是丁敬的學生,蔣仁和奚岡也都師法丁敬,四人的篆刻風格比較接近,但又各具特色,蔣仁以樸拙取勝,黃易和奚岡則以秀逸著稱。因為他們都是杭州人,所以後世合稱為“西冷四家”。又有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鬆繼之而起,由於他們都是浙江杭州人,因此後人就把他們連同效法他們藝術風格的印家,總稱為“浙派”。丁敬等八人各具成就,合稱“西冷八家”。浙派與皖派一樣,都崇尚秦漢璽印,刀法上成功地應用澀堅挺的切刀,來表現秦漢風貌,以其古樸雄健的風格有別於皖派諸家的柔美流暢,所以有“歙(皖派)陰柔而浙(派)陽剛”的評論。浙派藝術支配清代印壇這一個多世紀,影響極深遠。  [其它各派]  在皖浙兩派發展壯大的明末清初,還存在着與這兩派有淵源關係的其它一些流派。如較知名的有“莆田派”與“雲間派”等。“莆田派”以明福建莆田人宋珏(比玉)為首,故又稱“閩派”。這一派的後期名家林臬的作品古雅精麗,酷似汪關,亦有一定影響。“雲間派”的主持者為王曾麓父子。這些流派的作品,大多缺乏新意,充其量是前輩名家的流風餘韻,最後終於從印壇上逐步隱退、消逝。  [鄧石如]  鄧石如,原名琰,他是清代最傑出的篆刻家之一。早年曾刻苦研究秦漢金石碑刻,篆、隸、真、草被認為清代第一。他把深厚的篆書功力用之於篆刻,突破了以秦漢璽印為唯一的取法對象的狹隘天地,擴大了篆刻的表現範圍。作品蒼勁莊嚴、流利清新,開創了一代印風。極大地影響了稍後的吳熙載、趙之謙、黃杜甫和吳昌碩,從而為萬紫千紅的晚清印壇奠定了基礎。鄧石如雖然也列為“皖派”,但由於影響深遠,一般專稱為“鄧派”。  [吳熙載]  吳熙載,字讓之,書畫篆刻都精,篆隸功力很深。為清代書法理論家包世臣的學生。他的篆刻最初取法漢印,三十歲左右看到鄧石如的作品,敬佩不已,於是書法、篆刻均師法鄧石如,從而把“鄧派”藝術推向了高峯。由於鄧石如作品傳世甚少,所以名為師法鄧派者實際大多以吳氏為宗。他的作品對黃杜甫、吳昌碩有很大的影響,吳昌碩曾説過,“學完白(鄧石如)不若取徑於讓翁(吳熙載)”。甚推崇可想。  吳熙載的篆書飄逸勁健,表現在篆刻上用刀迅疾使刀如筆,筆意圓轉流動,氣勢醋暢淋漓。每字結構的轉折連接處和線條的延續處,都充分表現了書法的用筆。邊款多作單刀草書,象他的書法墨跡一樣娟美,都可説是別開生面。師承鄧派的名家還有吳諮、徐三庚等人,雖各有成就,但均不能與吳熙載相比。鄧、吳的成就,不僅因他們的作品出眾,更重要的是他們不一味摹仿前人作品,對篆刻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具有革新意義的貢獻。  [趙之謙]  趙之謙,字bian叔,別號很多。他是鄧石如之後,獨具創新精神的大藝術家。書畫篆刻都具有很高的成就。篆刻融合皖浙兩派,在秦漢璽印的基礎上,吸取了秦權量、詔版、古錢幣、鏡銘及碑版等篆字入印,從而擴大了篆刻藝術取資的領域,別創新格。  趙之謙篆刻在章法上提倡有筆有墨,所以虛實對比感十分強烈,朱文生動活潑,白文穩健雄渾,偶以單刀刻印,成為篆刻藝術寫意派的先驅。他用北魏書體來刻款識,或單刀入石作陰文款識,或效法“始平公”作陽文款識,在方寸之間,重現北魏書的雄偉奇麗,可以説是前無古人。趙之謙的成就超越了他的前輩大家丁敬和鄧石如,也超越了他同時代的吳熙載,篆刻藝術通過趙之謙又邁入一個新的天地。  [黃士陵]  黃士陵,字牧甫。安徽黟縣人。父母過世後曾在南昌以照相為業,後長期客居廣州,因此藝術上可稱他的一派為“粵派”。篆刻初從浙派入手,逐漸進入對鄧石如、吳熙載、趙之謙的研究。後來到北京友人看到大量的金石資料,使他大開眼界,於是在學習秦漢的基礎上進一步取法錢幣,秦權、漢鏡、碑碣、瓦,特別着意於商周銅器、兩漢金文,終於在皖浙兩派之外,自成一家。  黃士陵的篆刻運刀爽利,不加修飾。白文取法漢鑄印中光整一路的作品,在學習趙之謙的基礎上以薄刃衝刀來體現漢印的方勁挺拔;朱文試點亦是鋒稜畢現。章法講究疏密穿插,線條鋒鋭挺勁,光潔妍美似,看不呆板。在貌似無意中包含着無盡的變化。邊款以衝刀刻魏書,亦獨具面目。  [吳昌碩]   吳昌碩,原名俊卿,別號很多,西泠印社首任社長  他是清代最後一位大藝術家,與吳(熙載)趙(之謙)黃(士陵)並稱晚清四大家。詩書畫印造詣極高。他的篆刻先從浙派的陳鴻壽入手,繼學徐三庚、趙之謙,最後通過學習吳熙載和錢鬆的刀法,加上對秦漢璽印和封泥瓦陶文字的研究,終於在轉益多師中得到統一,形成老辣挺勁,雄渾蒼古獨特面目。  吳昌碩的書法早年涉獵甚廣,中年以後專攻石鼓文,結合吉金文字的結體用筆,朴茂雄健,自生新意,發展了篆法,從而為他的篆刻突出陳規、自立門户,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他使用的鈍刀切石的刻法,更使他篆刻顯示出古樸、蒼勁、渾厚的天趣。他的篆刻可以喻之為繪畫上的寫意派,在晚清的諸家之後,異軍突起,成為近代最有影響的篆刻大師。  [趙時楓]  號叔孺,近代著名書畫篆刻家。工四體書,精於書畫碑刻的鑑別,擅畫駿馬。篆刻早年取法浙派,後精研趙之謙、鄧石如直追秦漢,對周秦小璽及宋元圓朱文猶有獨到功力。在篆刻藝術中,實際上存在有仿漢鑿印兩種流派,趙時楓正是近代繼承漢鑄印端重嚴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齊白石]  齊白石,齊璜(1863--1957),字瀕生。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莊的名字。別號有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館、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館主者、杏子塢老民、木人、木居士等。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詩、書、畫、印無不卓絕的大藝術家,在藝術上的經歷很有傳奇色彩。對這四絕,他自認為篆刻第一,詩詞第二,書法第三,繪畫第四。  他的篆刻初學浙派中的丁敬、黃易。後學趙之謙、吳昌碩。從漢《祀三公山碑》得到啟發,改圓筆的篆書為方筆;從《天發神讖碑》得到啟發而形成了大刀闊斧的單刀刻法;又從秦權量、詔版、漢將軍印、魏晉少數民族多字官印等受到啟發,形成縱橫平直,不加修飾的印風。他在藝術見解上最推崇“獨造”,並且身體力行,曾説:“刻印,其篆法別有天趣勝人者,唯秦漢人。秦漢人有過人處在不蠢,膽敢獨造,故能超出千古。餘刻印不拘古人繩墨,而時俗以為無所本,餘嘗哀時人之蠢,不思秦漢人,人子也,吾亦人子也,不思吾有獨到處,如今昔人見之,亦必欽仰”。由此可見,他對自已的獨創充滿着自信。

篆文種類

篆刻主要採用篆書,“篆”字《説文解字》訓為“引書”,段玉裁注:“引書者,引筆而著於竹帛也”,可見“篆”字、含有“寫字”之意。篆書有大、小篆之分。廣義的大篆是指秦代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戰國時期通行於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古文,小篆則指秦始皇“書同文字”後,在秦代通行的篆書。篆刻採用的字體除古代奎印上的古璽文、摹印篆、繆篆、小篆外,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古文和其它一些金石文字都可採用入印。  甲骨文甲骨文是商周兩代使用的文字之一,清代未,在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殷墟發現,文字寫、刻在龜甲獸骨上,故名甲骨文。因多為刀刻的緣故,也稱“契(刻的意思)文”,又因甲骨用於占卜,也稱“卜辭”文字。甲骨文筆畫鋭利、瘦硬遒勁,甲骨文資料可參閲《甲骨文編》和《甲骨文字集釋》等書。  金文金文舊稱“鐘鼎文”,是商周青銅器上刻鑄的款識文字。金文結體錯綜變化,筆畫圓勻厚重。明清以來不少篆刻家喜用金文入印,收到古樸生動的效果。金文資料可參閲《三代吉金文存》和《金文編》等書。  籀文籀文在春秋時期就已在秦國流行了,此後“戰國時,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見王國維《史籀篇疏證序》),籀文據傳是周宣文時太史籀所整理,所以稱為籀文。籀文和金文相比形狀與結構有些相同,籀文只是更趨於簡化和線條化,形體齊整穩定。籀文可從《石鼓文》等金石器物上得見,《古籀彙編》等書收有籀文資料。  古文古文是戰國時期秦國之外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使用的文字,也稱為“六國古文”。古文形體比籀文更為簡化,結構奇詭。古文中還有一種裝飾性很強的美術字,如字中帶有鳥蟲形狀、點飾、拖有長尾等特點,在六國的銅器、兵器、陶器、貨幣、簡冊、帛書和玉石盟書上都可見到這種文字。可參閲三國曹魏刻石《正始三體石經》、《中山王呂器文字編》、《侯馬盟書》等書。  古璽文字古璽文與六國古文十分相近,是古文之一種。古璽文字形體富於變化,有些字頗難辨識。《古璽文編》專門收錄這種文字。  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由李斯等人整理的文字,這種文字“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見《説文解字序》)。小篆字形呈縱勢,筆畫粗細劃一,勻圓齊整,排列齊整。用筆圓潤而略粗的叫做“玉箸篆”,用筆較細而圓勁挺直的叫做“鐵線篆”。參閲秦代的《泰山刻石》和漢代許慎編纂的《説文解字》一書。  摹印篆摹印篆是秦代用於璽印上的文字,是在小篆的基礎上稍加變化,如把小篆垂足很長的筆畫截短,圓轉的筆畫變為方折,把小篆的縱勢、變成方形。主要是為了適應璽印的形狀。在秦代和西漢初期的璽印上採用的就是摹印篆,應與秦代的權量詔版文字也很相近。這種摹印篆在《金石大字典》、《漢印文字徵》等書中均有收錄。  繆篆繆篆是漢代璽印使用的文字,一種為筆畫平正方直,字形莊嚴雄渾,結構或增或損,變化多端,顯然受到漢代隸書的影響,這種篆字多不合“六書”之旨,所以稱為繆篆,“繆”字含有謬誤之意。漢印中還有一種在篆書上加鳥、魚、蟲的形象,或筆畫屈曲迴繞,這種文字生動靈巧,富有圖畫性,也有人認為這種書體才是繆篆,因為它更有綢繆之意。《繆篆分韻》《漢印分韻》和《漢印文字徵》等書收有這種文字。除上述幾種篆體之外,可供篆刻入印的金石文字還有很多,如陶文、貨幣文、鏡銘文、瓦當文、篆書碑額等。篆刻藝術由於內容、形式不斷地豐富和發展,隸書、楷書、行草書也有入印的。篆法上最重要的是不能出現錯字,每個字都應有出處,最忌以楷書的結構來推想篆書結構,用拼湊偏旁部首的方法,生造出一些字。此外要注意的是在同一方印中,不要採用幾種不相同的字體,這樣會顯得雜亂無章,篆刻家陳師曾説:“學刻印須先學篆書,書能佳,刻印自易”。所以學習篆刻者,都要先寫好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