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奇创意网>岁月辉煌>老习俗>

张羽良:夏之盛典——端午节

老习俗 阅读(2.91W)

张羽良:夏之盛典——端午节

端午定名

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尤其到了端午节时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早自周代的时候,五月五日就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以艾草配挂在身上,或者以香蒲叶烧热水洗澡,来达到避邪和防止疫病缠身的作用。

唐朝以前的「端午」并不是专指五月五日,那时人们把每一个月的初五,都称为端午。洪迈《容斋随笔》有言:「唐玄宗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张九龄上大衍历序云:『月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唐以后这种用法就少了,可见端午专指五月五日,是唐以后的事。

古代「午」与「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五、重午或重五。一说唐明皇八月五日生,宋璟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是以午为五也,唐代四大名相之一的宋璟为了避「五」的字讳,便将端五改为端午;另一说则指自先秦至两汉,五月节的日子年年不同,但都定在第一个午日,「端」是「初」的意思,「端午」之名由此而生。

端午节别称

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堪称节日别名之最。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端午又称为「浴兰令节」,这个典雅的名称来自「蓄兰沐浴」的端节礼俗。《大戴礼记》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夏小正》云:「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由此可知,古代采兰沐浴以袪除邪毒是端午节的一大盛事。

宋代称端午节为「天中节」,因为端午已近夏至日,民间认为过了端午才是夏天的开始。此时,天气炎热,蚊虫孳生,百毒齐出,很容易发生传染病,古人就用「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来去除各种毒害。

明朝在北京一地,以端午为「女儿节」。《宛署杂记》记载:「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然而此一习俗似乎仅见于北京。

民国成立以后订端午为「夏节」,另外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又订「诗人节」。道教则称此日为「地腊节」,此外还有五月节、午日节、龙日等称呼。

张羽良:夏之盛典——端午节 第2张

屈原(本站)

端午节起源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是流行久远的传统观念,认为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二是端午正逢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有学者据此推测是源于对恶日的禁忌;三是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吴越民族对龙的崇拜;四是说端午节源于夏至。

为了配合节气的运行,端午节融进了夏令饮食、服饰、禁忌等风俗。周处《风土记》云:「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与夏至同」。端午吃粽子的饮食习俗在汉代并无特别的纪念意义,只是当作一种时令食品而已。俗有「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之谚,意指吃过粽子才能收起冬衣。

自汉朝末年起,端午节才逐渐由夏至节令、风俗禁忌演变为祭奠有关的历史人物,其中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是纪念大文学家、爱国诗人屈原,此外还有纪念东汉孝女曹娥、吴国忠臣伍子胥等说法。从南北朝统一之后,中国的南北节俗趋向统一,端午节祭奠屈原正式由楚地而远播全国。

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又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 - 竞渡和吃粽子, 都和龙有关。闻一多推测,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节日。自古相 传,吴越是断发文身之国,其断发文身的目的是「象徵龙子」,以避免伤害。《汉 书。地理志下》应劭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 不见伤害也。」闻一多的结论是,端午的发端应该是一个龙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