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陶藝手工>雕刻>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雕刻 閲讀(2.74W)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The Great Sphinx 獅身人面像
獅身人面像位於埃及的吉薩高原,是世界上最巨大最古老的雕塑,也是最大的整塊石雕塑,雖然比旁邊的金字塔看起來小了很多。但是關於雕塑雕刻的誰的臉以及由誰在什麼時候雕刻的依然有爭議。但是埃及考古學家一直認為獅身人面像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由哈夫拉法老建造的。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2張

David by Michelangelo 大衞(作者: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衞》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着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脱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衞》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着不盡的光輝。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3張

Venus de Milo 維納斯像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俗稱《米洛斯的維納斯》、《斷臂的維納斯》、《維納斯像》等,大理石雕像,高204釐米。在希臘化時期,表現女性人體美的雕塑日漸增多,對愛與美之神阿芙洛蒂忒,也就是維納斯的歌頌更是層出不窮,其中最為著名雕像的就是這尊《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並已經成為讚頌女性人體美的代名詞。

1820年2月,在愛琴海的米羅斯島上,一個農夫在一座古墓旁整地時挖掘到一尊女性雕像。她分成上、下兩截,並與刻着名字的台座、拿着蘋果的手腕以及其它斷片等等一道,散落在附近的田地下。已懂得這是值錢的東西的農夫,立刻將它們埋原,並報告了在島上的法國領事。領事稍付定金,即通知當時設在君士坦丁堡的法國大使。幾乎與此同時,在愛琴海搞測量的一位法國海軍士官,名叫鳩爾·丟孟·都爾維爾對此表示了更大的關注。這是一位希臘藝術的愛好者,當他看過這些雕像的塊片以後,認為它們是一個整體,並第一個斷定這就是維納斯的雕像。於是立刻告訴農夫,法國決定把她買下,要他不必再到處聲張了。隨即趕到君士坦丁堡,向大使命陳詳情,促使大使下了決心並派專人前去交易。不料島上的長老出於本島的利益而中途插手,開會議決命農夫將雕像賣給在土耳其任職的一位希臘大官,當法國人趕到島上時已經是雕像裝船的關頭了。見此情景,他們幾乎要動武,命令法國船艦隨時準備行動。頓時,愛琴海上戰雲密佈。恰巧,一場暴風而解了圍。它推遲了土耳其船隻的起航,為法國使者爭得了斡旋的時機,他們軟硬兼施,把雕像終於轉到了法國船上。後來又給島上贈送金錢,從而取得了島上放棄雕像的誓約書。雕像順利運抵巴黎,由於種種政治、人事方面的原因,一直推至 1821年3月2日,國王路易十八才正式接受獻禮。從這一天開始,她便成為法國國家財產。當時的登記名稱是“在希臘羣島中的米羅所發現的維納斯像”,並被陳列於羅浮宮特闢的專門展室中。

法國獲得這尊雕像時,全國一片沸騰,人們視之為國寶,並被尊稱為盧浮宮的鎮館之寶。她一直為世界上所有熱愛藝術和美的人們所景仰,他們都以能親眼目睹這尊古希臘最偉大的藝術奇蹟為人生一大幸事。

維納斯的文化背景

維納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愛與美神,也是象徵豐饒多產的女神。古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忒。傳説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誕生,在三位時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來到奧林匹斯山,眾神被其美麗容貌所吸引,紛紛向她求愛。宙斯在遭其拒絕後,遂把她嫁給了醜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卻愛上了戰神阿瑞斯,並生下小愛神厄洛斯。後曾幫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臘最美的女人海倫。引起希臘人遠征特洛伊的十年戰爭。《米洛斯的維納斯》是舉世聞名的古希臘後期的雕塑傑作。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4張

The Thinker by Auguste Rodin 思想者(作者:羅丹)

原為《地獄之門》組塑的一部分,後翻鑄成銅像。《地獄之門》取材於但丁的《神曲》,思想者是羅丹用以象徵但丁的形象。一個強有力的巨人彎腰屈膝的坐着,右手托腮,嘴咬着自己的手,他默默凝視着下面被洪水吞噬的苦難深重的人們。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5張

The Discobolus 《擲鐵餅者》(作者:米隆)

高約152 釐米,羅馬國立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特爾梅博物館均有收藏,原作為青銅,米隆作於約公元前450 年。原作已佚,現為複製品。雕像選取運動員投擲鐵餅過程中的瞬間動作,這正是鐵餅出手前一系列瞬間萬變動作中的暫時恆定狀態,運動員右手握鐵餅擺到最高點,全身重心落在右腳上,左腳趾反貼地面,膝部彎曲成鈍角,整個形體有產生一種緊張的爆發力和彈力的感覺。形體造型是緊張的,然而在整體結構處理上,以及頭部的表情上,卻給人以沉着平穩的印象,這正是古典主義風格所追求的。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6張

The Pieta by Michelangelo哀悼基督

雕刻在一塊完整的卡拉拉產的大理石上,聖母的衣帶上有米開朗基羅親筆簽名。聖母和死去的耶穌的這種組合,前所未見:兩個人物比例協調,姿勢端莊,表現了震撼人心的古典美和怡靜美。

作品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的結構,十分隱覓,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聖母的四肢的形狀,又巧妙地掩蓋了聖母身體的實際比例,解決了構圖美與實際人體比例的矛盾問題。基督的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一而富有變化。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米開朗基羅還將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刻在了雕像中聖母胸前的衣帶上。作品一經展出,立即轟動了整個羅馬城,從此便與作者米開朗基羅的名字一起成為了藝術史冊中光輝的一頁。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7張

The Kiss by Auguste Rodin 《吻》

大理石雕像,高190釐米,法國雕塑家羅丹,創作於1884-1886年,現藏於巴黎羅丹美術館。
《吻》取材於但丁的《神曲》裏所描寫的弗朗切斯卡與保羅這一對情侶的愛情悲劇,羅丹取用這一題材以更加坦蕩的形式,塑造了兩個不顧一切世俗誹謗的情侶,在幽會中熱烈接吻的瞬間。
這件雕塑把雙人座像的下半部納入大理石整體之中,避免了腳的繁瑣而加強了坐像的整體感。以極為古典的寫實手法雕刻而成。他們起伏,細膩,優雅的肌體和姿態,引起了極為生動的光影效果。彷彿其內在的青春熱情與生命,正憑藉這些光影在閃爍。當我們望着這生動眩目的傑作時,每一個人都不得不為之激動,即生命之本源的感動。愛情,本就是世間萬古不朽的永恆主題。羅丹選取了**男女的接吻,這純潔肉體的最初接觸,因而是最動人心絃的。這對受慾望之火燃燒的戀人被放在“地獄之門”中,表達了作者那永無答案的痛苦而矛盾的思索:人的罪惡由不可克服的慾望而來,而慾望是由於人類對光明與歡樂的追求而來,因此人類的慾望就是罪惡的深淵,人類的歡樂就是導向罪惡的途徑,而人類的痛苦就是註定不可抗拒的,永無完結的。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8張

Manneken Pis『尿尿小孩』

代表了比利時的Manneken Pis (『尿尿小孩』)坐落在『大廣場』不遠處,這聞名的『尿尿小孩』銅像的真身遠較想像中小,但威力無窮,小小一個銅像便可吸引無數旅客到此一遊,相信亦為比利時賺取了不少外匯。原來『尿尿小孩』的由來有多個不同傳説,其中一個是:相傳十四世紀時,Brussels正被外來敵對勢力入侵,在久攻不入之下,便於城牆下暗埋炸藥,剛巧給一名叫Juliaanske的小孩夜半起來尿尿的時候發現,但可惜他找不到水源撲滅,於是便靈機一觸,因利成便地用尿把那正燃燒的引線灑滅,避過了一場災難。後人便在原地建造石像以作紀念,其實早期的『尿尿小孩』的確是個石像,經過多次被盜之後,便於1619年由當時的比利時名雕刻家從新打造目前這尊青銅的『尿尿小孩』。每當各國官員到比利時訪問時,總喜歡送贈『尿尿小孩』一套新衣服,據説,收藏已達七百多件,現保存在大廣場的國王之家『尿尿小孩』的專屬衣櫃內公開展出,而每當不同節慶,『尿尿小孩』都會穿上不衣飾與大眾一起慶祝。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9張

Capitoline Wolf 朱庇特的母狼
這座銅像高30英寸,博物館中有一個單獨以它命名的房間,而銅像擺放在這個房間的正中心
朱庇特的母狼幾世紀以來它是羅馬城的象徵物.並是一件青銅澆鑄和雕刻的傑作.與任何希臘雕塑動物都不同.特別是母狼緊張而又警覺的寫實姿態—集中體現了最優秀.最生動實在的.非理想化的.切切實實的伊特魯里亞美術特徵.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10張

Hermes and the Infant Dionysus by Praxiteles赫耳墨斯和小酒神
大理石雕塑,高213 釐米,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作於約公元前330 年左右,現收藏於奧林匹亞考古博物館。
赫耳墨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商業和信息之神,是主神宙斯的兒子,小酒神是幼年的狄俄尼索斯。據説這尊雕塑表現的是赫耳墨斯帶着還是嬰兒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到山野精靈那裏去作客,在途中歇息的情景。赫耳墨斯的手臂已斷,據説他正拿着一串葡萄逗弄小酒神。作者通過這一題材顯露了秀美富麗的人體形象。

赫耳墨斯姿態安詳,身體曲線柔和,倚在一個樹樁上,右腳支撐着全身的重量,左腳放鬆,左手抱着嬰兒。這種輕鬆、隨意的動作,把生活的氣氛灌注到了神話的形象中。雕像輪廓清新、柔和、含蓄,細節的處理也十分出色,骨骼、肌肉和毛髮都顯得光滑而雅緻,尤其小酒神下面衣服的處理,逼真得幾乎無懈可擊。雕像中人物的表情似乎正沉迷於迷濛的想象之中,温柔而寧靜。  整個作品華美、富麗,充滿了抒情的意境,人物造型別具特色,顯示了藝術家極其高深的藝術造詣,雕塑在氣質上則反映了希臘社會鼎盛時期貴族階級的藝術風尚。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11張

Bust of Nefertiti 納芙蒂蒂

納芙蒂蒂是埃及史上最重要的王后之一,傳説她不但擁有令人驚豔的絕世美貌,也是古埃及歷史中最有權力與地位的女性。1912年,一位考古學家發現了納芙蒂蒂的七彩半身像,她也隨即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封面女郎,並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埃及女王納芙蒂蒂,阿肯那頓法老王之妻,埃及史上最有權勢的女性。
古埃及語“納芙蒂蒂”的含義是:迎面而來的美人。(或譯作:美人已然來臨)而它同時也是埃及人民對古代魔法之後的美譽。在埃及眾多重要的王后中,納芙蒂蒂出類拔萃。據説埃及從不曾有過如此美麗動人的女子(“Egypt never produced such a beauty”),然而,這個女子之所以成為古埃及歷史上最重要的王后,卻不僅僅是美貌而已。在許多的廟宇和壁畫中都有她的身影出現,這足以説明她的重要性,但她卻彷彿一個幻影消失於古埃及的歷史記載中,這的確令人匪夷所思。納芙蒂蒂半身塑像是德國的埃及考古學家路德維希·博哈特1912年在埃及的阿馬納發現的。
這件塑像是何時、何人制作的已無法考證,只知道其塑造的是古埃及十八王朝(約公元前1570年至約公元前1308年)法老埃赫納吞的妻子納芙蒂蒂,納芙蒂蒂在古埃及語中是“美麗來臨”的意思。這座埃及王后的塑像高47釐米,重約20公斤,沒有使用任何有機材料,因此破損程度很小。人物右眼瞳孔鑲嵌的是黑色天然水晶,眼白是白堊巖石,眼眶用蜂蠟密封。整座塑像由灰、黃、綠、黑、白和膚色六種色彩構成,博哈特在日記中描述道:“色彩應用非常超前,簡直無法形容,所有的用詞都顯得多餘。”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12張

The Statue of Liberty by Frédéric Auguste Bartholdi自由女神像(作者:巴托爾迪)

雖然説世界上很多人不喜歡美國,但不得不説這個美國的象徵是世界著名雕像之一。這尊銅像的選型,是按照希臘神話中女神的美麗形象建造的。女神頭上戴着額箍,右手高舉火炬,左手拿着《獨立宣言》面容端莊而慈祥。雖然説世界上很多人不喜歡美國,但不得不説這個美國的象徵是世界著名雕像之一。這尊銅像的選型,是按照希臘神話中女神的美麗形象建造的。女神頭上戴着額箍,右手高舉火炬,左手拿着《獨立宣言》面容端莊而慈祥。女神像高46.5米,連同它的基座有93米高。女神像是用2.4釐米厚的銅板一部分一部分鑄成的。基座底部是一個博物館,參觀的人可以進到銅像裏面直到女神頭部頂端,那兒可以容納30多人,能通過玻璃窗俯視紐約的全景。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13張

Christ the Redeemer by Paul Landowski 基督像
基督像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700米高的基督山頂,高39.6米,包括9.5米高的底座,寬30米。高度僅次於玻利維亞的肯考迪亞基督塑像,排名第二。基督像是基督教的象徵,同時也是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圖標。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14張

Tian Tan Buddha 天壇大佛

天壇大佛是一座位於香港大嶼山寶蓮寺前木魚峯上的佛像,坐落於海拔520米的昂坪。佛像坐在二百六十八級的石階上,由202塊銅片組成(佛身160塊、蓮花三十六塊、雲頭六塊),高26.4米,連蓮花座及基座總高約33.999米(正負0.5米),重249.999TON(正負0.5TON),坐於三層祭壇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户外青銅座佛。

大佛之基層,分三層次第而上,第一層面積10,000平方尺,第二層8,000平方尺,第三層6,000平方尺,其設計參考北京天壇的地基形貌,故名“天壇大佛”。

天壇大佛是依據佛經如來三十二相而設計,面相參照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而衣紋和頭飾則參照敦煌石窟第三百六十窟的釋迦牟尼佛像,因此大佛兼備隋唐佛教全盛時期造像的特色。

坐向:坐南向北,稍稍偏東,朝向全香港。

坐姿:稱為“結跏趺”,又稱“全跏”、“正跏”。相傳是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修悟正道時的坐姿。  面相:面如滿月、額廣平正、雙耳垂肩,慈顏微笑,頂部肉髻螺,青蓮花眼、眉如初月,兩眉之間,有一白如雪,軟若棉的毫毛,向右旋轉。重5噸的佛面,在澆注時加入約2千克黃金,更添光彩。

手印:右手示“施無畏印”,左手下垂腳上,反掌向外,指端微微向下,稱“予願印”,雙掌中心現法輪,代表佛法長存,流轉十方。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15張

Moses by Michelangelo摩西米開朗基羅
雲石雕像,高255釐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5-1516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雕像中的摩西是一位體格強健的老者,頭上長有象徵“神”的一對犄角,身穿薄薄的無袖上衣,紅腫的衣褶搭在兩膝間。他雙臂肌肉發達,手上青筋暴露,彷彿積蓄着無窮的力量。他一手撫弄着長及腰間的鬍鬚,一手扶着刻有《十誡》的法版,頭強烈地向左側扭動着,威嚴而冷峻的雙眼圓睜着,怒目而視,神情緊張,臉上充滿了警覺的敏感。雖然是在坐着,但整個身體的姿勢呈現出強烈的動感,左腳向後伸出,好像馬上要站起來。雖然怒氣沖天,但作為一個以色列人的精神領袖,他又必須盡力剋制自己的情緒,所以表現出一種異常複雜的心理狀態。他是一個悲劇性英雄人物的典型形象,彷彿大自然最本質力量的化身,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中包含着藝術家對祖國命運的高度關注,和對人的尊嚴的無上崇敬,是作者人文主義思想的結晶之作,也被西方藝術評論家認為是米開朗基羅最成功的雕像之一。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16張

Abraham Lincoln Statue by Daniel Chester 亞伯拉罕·林肯 丹尼爾.契斯特
這座巨大白色大理石坐像從頂部至底部高19英尺(5.8米),生動地表現了林肯的力量,慈愛和睿智。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17張

Savannah Bird Girl Statue by Sylvia Shaw 薩凡納鳥女孩雕像

銅像高大約127釐米,大約是八歲左右的小女孩子,她的雙手個捧一隻喂鳥的圓盤。Sylvia Shaw Judson是個美國雕塑家和教師。她1936年在美國伊利諾州萊克縣創造了這尊鳥孩兒。美國暢銷書作家約翰 伯蘭特John Berendt 出版他的第一部非虛構小説《午夜善惡花園》時,把美國攝像家Jack Leigh拍攝的一個照片《鳥孩兒》做成了他的新書封面。這尊鳥孩兒很快成名了,引起遊客特意去薩凡納旅遊尋找具有充分戲劇性的面貌和魔鬼的故事。

薩凡納是佐治亞州東南部的一個古老城市。自1733年建以後的200多年曆史中,歷經了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兩場瘟疫、多次熱帶風暴和火災,導致其人口傷亡無數。城市中除了古老的歷史性建築以外,墓地和陵園隨處可見,被稱為是“建立在死者身上的城市”。走在街頭時常可以聽到當地人談到“目擊鬼魂”的事件,薩凡納也因此成為聞名遐邇的鬼魅故事發源地和超自然現象的代名詞。薩凡納老城區興起了許多由傳説中的鬼屋改建的餐館、風水命相館和旅店,膽大的朋友不妨親身體驗一番。當然,除了讓人打冷顫的“鬼魂”,薩凡納的小城風景也令人着迷,每年在這裏拍攝的電影不計其數。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18張

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公元前190年左右,為了迎接凱旋的國王和將士們,在薩摩色雷斯島的一座神廟前豎起了這尊雕像。女神迎着海風,張開華美的翅膀,好像就要擁抱上岸的英雄們。雕像的頭部已經被損壞,但是她美麗的身體,仍然能透過薄薄的衣衫及衣褶顯現出來,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整座雕像將近三米高,有一種壓倒一切的氣概,充分地體現了它的主題,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形象。這尊雕像於1863年發現於愛琴海北部的薩莫色雷斯島,最早只是碎塊,後經多年修復並加以改造才得以重新站立起來,但仍然缺頭少臂。

雖然勝利女神是希臘雕塑中的常見題材,但這一尊卻與眾不同。雕像的構思十分新穎,底座被設計成戰船的船頭,勝利女神猶如從天而降,在船頭引導着艦隊乘風破浪衝向前方,既表現了海戰的背景,又傳達了勝利的主題。雖然女神的頭和手臂都已丟失,但仍被認為是古希臘雕塑家們高度藝術水平的傑作,不論從哪個角度,觀賞者都能看到和感受到勝利女神展翅欲飛的雄姿。她上身略向前傾,那健壯豐腴、姿態優美的身軀,高高飛揚的雄健而碩大的羽翼,都充分體現出了勝利者的雄姿和歡乎凱旋的激情。海風似乎正從她的正面吹過來,薄薄的衣衫隱隱顯露出女神那豐滿而富有彈性的身軀,衣裙的質感和衣褶紋路的雕刻令人歎為觀止。
作品的構圖也十分成功,向後飄揚的衣角和展開的雙翅構成了極其流暢的線條,腿和雙翼的波浪線則構成一個鈍角三角形,加強了前進的態勢。藝術家在作品中表現出了極高的藝術技巧和表現力,他彷彿賦予了冰冷的石頭以生命般勃勃的活力,令後人在面對這部高度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傑作時不禁發出由衷的慨歎。
這尊雕像是如此地引人注目,以至於收藏者巴黎盧浮宮將它與雕塑《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和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並稱為盧浮宮的“三寶”。從作品的整體氣勢上看,《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的視覺效果極有衝擊力,充滿着強烈的表現力。任何人只要一看見這件作品,都會感受到女神動態傳達出的那股昂揚氣勢,那種無可阻擋的感人力量,無疑這是勝利和無敵的形象化的外在體現。在整個希臘雕塑中,很少見到如此洋溢着動感和生氣的形象,作品因而顯得彌足珍貴。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19張

The Terracotta Army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20張

The Bronze Horseman by ?tienne Maurice Falconet 青銅騎士
“十二黨人廣場”是為紀念1825年12月在這裏發動反對沙皇獨裁統治的鬥爭而命名的。廣場上聳立着彼得大帝騎馬的塑像,這就是著名的“青銅騎士”,這一塑像曾受到偉大的俄國詩人普希金的高度頌揚。塑像安置在一塊巨石上,駿馬前腿騰空,彼得大帝安坐在馬上,兩眼炯炯有神,目視前方。從任何方向欣賞這座塑像,都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它的藝術魅力。

銅像的底座是40噸重的一整塊花崗石,是在聖彼得堡芬蘭灣處找到的,用了5個月的時間運到這裏,在花崗石上面刻着“葉卡捷林娜二世紀念彼得大帝一世於1782年8月”。現在大家看到的彼得大帝所騎的馬代表俄羅斯,它雙腳騰空,好象要衝破一切阻力勇往直前,在馬掌下有一個踏死的大蛇,它代表了一切阻止彼得大帝改革維新的守舊派,正如雕塑展示的一樣,彼得大帝衝破了重重阻力,在這片沼澤地建起了這座美麗的城市聖彼得堡,並建都於此,把落後、封建、貧窮的俄羅斯,帶向了海洋與繁榮。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21張

The Monument to the Discoveries 發現者紀念碑
發現者紀念碑(葡萄牙文: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或Monumento aos Descobrimentos)是葡萄牙紀念15至16世紀航海時代的一個紀念碑,也是里斯本其中一個著名地標。
發現者紀念碑是一個高52米被雕刻成一個以船為主骨的船首形狀的混凝土板建築物;紀念碑東、西兩邊分別都雕有兩個葡萄牙方型盾徽;紀念碑北面(即背向塔霍河的一面)是刻有一把大劍。紀念碑一樓是一個位里斯本歷史的多媒體展覽;二樓是觀光廳。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22張

Rahotep and Nofret 王子夫婦像
有着4500多年曆史的石像吸引了眾多的遊客,無論是慕名而來還是遇巧路過,常會駐足許久、驚歎不已。這件作品由一對男女塑像組成。塑像中的男子名叫拉蔌荷特普,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斯內夫魯時期的王子,身邊女子諾佛列特,是她妻子。雕塑高度真人大小,由石灰石製成。塑像所展露的人物形態彷彿是在一個正式典禮上正在發生的瞬間場景。王子和妻子正襟危坐,雙腿並齊,王子右手攥拳,浮於胸前,左手置於膝上;妻子雙手護胸,夫妻猶如禱告、發誓狀。塑像人物表情刻畫含蓄,但是,仍可以從中觀察出內心充滿確定、憂傷的思慮。然而,動人之處不僅限於表情和體型,在色彩上的吸引力更加直接。王子系白色短腰裙,皮膚棕紅,象徵剛健的體魄;妻子偏淡黃味的膚色,展現了皮膚的白嫩,半披的白色長裙透現出豐腴圓渾的乳房,全身如微風柔水,晶瑩剔透。這尊塑像從鮮明的顏色對比中暗喻了剛柔變化,表露出亙古的情韻。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23張

Apollo Belvedere 阿波羅
《阿波羅》(Apollo Belvedere),又譯作“貝爾維德雷的阿波羅”。在1509年被鑑定為“貝爾維雷德庭院裏最珍貴的作品”後的幾個世紀裏,這件阿波羅成為“審美的標準”。直到雅典帕台農神廟的淺雕塑被發現後,人們才知道:這是公元2世紀羅馬複製的公元前4世紀的一件雅典作品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24張

The Dying Gaul垂死的高盧人
大理石複製品, 高約93釐米,現收藏於羅馬卡庇託利美術館,原作為青銅,約創作於公元前二世紀。公元前284年左右,阿塔羅斯一世在小亞細亞北部建立強大的帕加馬王國,後成為後期希臘經濟、文化中心之一,並在公元前二世紀達到鼎盛。在興旺發達的社會條件下,其雕塑藝術也得到很大發展。約公元前241年,阿塔羅斯一世打敗了中歐遊牧民族高盧人的進攻。為此,大批的希臘雕刻家被請來製作青銅雕像以紀念戰功,但現在都蕩然無存了,只發掘到一些羅馬時期的複製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這尊《垂死的高盧人》。
25座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圖片欣賞及簡介 第25張

Apollo and Daphne by Bernini《阿波羅與達芙妮》貝尼尼
當阿波羅走近河神女兒達芙妮時,小愛神立即向他們分別發出兩支愛情之箭,射向阿波羅的是鍾情達芙妮之箭,而達芙妮中的卻是拒絕求愛之箭,這引起神界的求愛追逐。當阿波羅即將追逐到女神時,女神大聲向河神發出呼救:“親愛的爸爸快把我十分喜愛的美貌改變吧!”即刻河神將愛女變成一棵月桂樹。無奈的太陽神愛之不得,只得取下月桂枝編織成桂冠,賜給一切有成就的人,這就是“桂冠”的由來。
雕刻家着意塑造阿波羅剛要觸摸到女神身體時,女神立即變成月桂樹的瞬間情節,這組雕像表現了兩個處於激烈運動中的人體,人物都處在乘風追奔的運動之中,給人以向上昇華、輕盈、充滿生命力的優美感覺。激情、激烈運動正是巴洛克藝術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