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歲月輝煌>老照片>

抗日老照片:一分區三團的抗戰老照片及相關資料

老照片 閲讀(2.87W)

先看一份現在居住在山西太原的原一分區子女寫的父親簡歷:

我家祖籍安徽省歙縣,我的父親陳國希生於1920年,於1937年6月參加抗日平西遊擊隊(當年9月改編為晉察冀軍區5支隊),同年12月入黨。從1937年6月至1941年,父親先後參加了奇襲北平石景山、發電廠戰鬥、河北井陘煤礦破襲戰鬥、淶源燕宿崖殲滅戰、黃土嶺戰役、東團堡圍殲戰等。1942年至1945年,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總校高幹科學習,參加了延安整風和大生產運動。1945年至1949年,參加了張家口保衞戰、清風店戰役、大同保衞戰、石家莊戰役,任晉察冀軍區野戰一旅團政委、晉察冀軍區三縱隊七旅副政委。在著名的黃土嶺戰役中,父親和戰友們在晉察冀軍區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的指揮下,擊斃了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這是八路軍在華北戰場第一次擊斃日軍中將。在淶源東團堡圍殲戰中,他們消滅了固守在東團堡敵日軍大據點裏的日軍士官教導大隊,父親頭部中彈受傷。在這次戰鬥中,父親所在三團二營八連是攻堅戰的主力連隊,父親擔任連指導員、營指導員,當時才19歲。這兩次大勝仗後,父親受到上級表彰。

抗日老照片:一分區三團的抗戰老照片及相關資料

1951年,陳國希與妻子張鳳、大女兒陳鄉萍、二女兒陳雁平合影

作者的父親、母親和她姐姐、她本人就是這張老照片上的一家人。作者陳雁平,照片上尚在襁褓之中。作者將自己父親的歷史線索交待的大致上清楚,但個別細節有不完善之處,值得商榷。

首先,作者的父親參加的是北平趙侗成立的抗日國民軍。但這支部隊是在“七七事變”後才成立的,作者提到的1937年6月,不知道是參加的哪一支部隊?但決不會是趙侗的部隊。很簡單,因為當時尚未成立。

1937年11月底,楊成武部隊進入齋堂,與國民抗日軍建立聯繫。楊成武轉交給趙侗的朱德、彭德懷、任弼時的那封信,是楊成武奉八路軍總部之命,自己起草的。看到此信,國民軍頓時轟動,要求聯合。由此,1937年12月初,經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批准,趙侗的抗日國民軍改編為晉察冀軍區五支隊。注意:這一時間並不在“當年9月”。

趙侗部隊改編為晉察冀軍區五支隊的時候,司令趙侗、政治部長高鵬、祕書長汪之力,總參議陳大凡,一總隊長紀亭榭、二總隊長宋鳴皋。祕密黨支部,書記王遠因(以後改為王遠音)、副書記汪之力,委員陳大凡、王建中、史進前,黨員尚英、張如三、焦土、尉遲修職、王達幾十人。在齋堂,當時的二團副團長邱蔚(王天存剛被任命為二團團長,原團長黃壽發改為副團長)出面接待焦土(焦若愚)、戴昊、宋元三人。以後的幾天,在蔚縣趙侗部隊的主要領導與楊成武、鄧華見面,蔚縣縣長張蘇在旁陪同。

改編成晉察冀軍區五支隊的幹部配備:司令員趙侗、副司令員高鵬、參謀長常戟武、政治部主任汪之力;第一總隊總隊長紀亭謝、政治主任陳大凡,第二總隊總隊長宋明皋、政治主任杜伯華,第三總隊總隊長劉風梧、政治主任林一民。

接着,作者亮出了幾張所謂“三團”的老照片,分別註明為“1941年,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三團戰士在訓練”、“1941年,晉察冀軍區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與三團營以上幹部合影。站立者右一為陳國希,右四為楊成武”、還有“1941年,在淶源東團堡圍殲戰勝利後,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三團戰士們高興地看着繳獲日軍的部分武器。”

抗日老照片:一分區三團的抗戰老照片及相關資料 第2張

照片原文字説明:1941年,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三團戰士在訓練

抗日老照片:一分區三團的抗戰老照片及相關資料 第3張

原文字:1941年,晉察冀軍區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與三團營以上幹部合影。站立者右一為陳國希,右四為楊成武

在前面,作者介紹過:“在淶源東團堡圍殲戰中,他們消滅了固守在東團堡敵日軍大據點裏的日軍士官教導大隊,父親頭部中彈受傷。在這次戰鬥中,父親所在三團二營八連是攻堅戰的主力連隊,父親擔任連指導員、營指導員,當時才19歲。這兩次大勝仗後,父親受到上級表彰。”

好了,實話實説,這三張照片,怎麼看都不像抗戰年間的老照片,因為那時晉察冀八路軍還沒有這樣好的衣着裝備。連當時晉察冀彭真、聶榮臻那些領導人都沒有。下面的幹部戰士就更不用説了。尤其那張有“楊成武”的照片,你仔細看看,右邊的第四個,那是“楊成武”嗎?這三張照片,倒像是解放戰爭中那隻以狗皮帽子著稱的東北解放軍部隊,或者是解放初期駐塞外綏遠一帶的華北解放軍部隊(抗戰勝利後在張家口,只有極少數八路軍配備了狗皮帽子),背景是平原,絕不是山區。那時因氣候寒冷,華北解放軍破天荒剛配發了狗皮帽子,裝備像傅作義、董其武的綏遠部隊一個樣了。

下面這幾張老照片,是真正的抗戰時期一分區部隊的冬季老照片,看看那時,1941年還有以後幾年晉察冀八路軍的幹部戰士穿的什麼就明白了。

抗日老照片:一分區三團的抗戰老照片及相關資料 第4張

1940年,楊成武(右起)、羅元發、徐德操、王道邦在易縣狼牙山下的周莊一分區司令部

抗日老照片:一分區三團的抗戰老照片及相關資料 第5張

1940年,趙凡(右起)、楊成武、趙志珍、曹凌、高鵬、史進前、黃連秋在狼牙山棋盤坨指揮所前

再看1940年冬天,百團大戰大捷後的晉察冀軍區領導人的衣着。照片上左起:朱良才、王平、劉瀾濤、劉道生、唐延傑、趙爾陸、舒同、楊成武、呂正操、聶榮臻、聶鶴亭。只有呂正操頭上戴的是狗皮帽子,還是他從東北軍起義時帶過來的。

抗日老照片:一分區三團的抗戰老照片及相關資料 第6張

還有,東團堡一仗打於1940年的9月22日,不是在1941年冬天,那時一分區部隊還穿的單衣。那一年的10月下旬,山裏冷得很,要過冬了,注意:一分區供給部無棉衣可發給部隊,於是,只發了部分棉衣,其餘部分,每個人發了四斤羊毛和一身粗布單軍裝。其中,兩斤羊毛縫入單軍裝,用作棉衣(沒有棉褲);另外兩斤羊毛縫入單薄的棉被。

抗日老照片:一分區三團的抗戰老照片及相關資料 第7張

1940年9月,八路軍楊成武部隊攻克淶源東團堡後。(沙飛攝)

抗日老照片:一分區三團的抗戰老照片及相關資料 第8張

1940年9月23日,東團堡同時展開的淶源三甲村戰鬥,三分區二團一連連長李永生。

抗日老照片:一分區三團的抗戰老照片及相關資料 第9張

1941年10月,一分區在河北易縣北婁山村舉行“狼牙山五壯士”命名授獎大會,一分區政治部主任羅元給宋學義佩戴獎章。看看羅元發的棉衣單帽。一分區八路軍,也是整個晉察冀八路軍冬天的裝束。

抗日老照片:一分區三團的抗戰老照片及相關資料 第10張

授予的是這枚獎章,用日本炮彈殼手工製作,設計者勞神,製作者王英。圖案為人狼搏鬥,象徵人民軍隊不畏強暴、堅決頑強的革命意志。背後刻有“堅決頑強1941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字樣。

抗日老照片:一分區三團的抗戰老照片及相關資料 第11張

11月初,一分區政治部授予葛振林、宋學義“狼牙山五壯士”稱號後給晉察冀日報記者的留影。有棉衣棉帽,已經很不錯了。為什麼他倆的衣着好了一些?因為一分區舉行慶功大會之後,葛振林、宋學義雙雙被保送到抗大二分校學習,準備培養當幹部,學習地點在河北阜平,當時的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所在地。

抗日老照片:一分區三團的抗戰老照片及相關資料 第12張

再看這張,幾年以後的1946年冬天,一分區衞生部國際和平醫院的衞生幹部,穿得如此簡陋寒酸,這才是當時八路軍的真實寫照。

想了想,後面再補充一句。

楊成武率領的三縱七旅,是1946年初在懷來成立的。晉察冀野戰軍第三縱隊第七旅團一級的首長名單:旅長易耀彩、旅政委漆遠渥、副旅長張鴻烈、副政委李呈瑞、旅參謀長魏羣、政治部主任張邁君、後勤部長韓廉權。

第七旅轄19、20、21三個團:19團團長潘永堤、政委陳繼德,20團團長張行忠、政委張文宣,21團團長王守仁、政委齊絳軍。七旅的幹部中,易耀彩、潘永堤、張行忠幾個軍事主官,都是從一分區過去的。張行忠在一分區保滿支隊任支隊長時,和支隊政委鄭旭煜是搭檔。

巧得很,當年的旅政委漆遠渥後來在空軍工作,現在還活着,住在幸福村空軍幹休所,不糊塗。他記不得有一個叫“陳國希”的旅副政委。團一級幹部中也沒有這個人。

還有一個巧合的,周自為,就在張行忠任團長的20團當副團長。1947年三縱成立隨營學校,七旅副政委李呈瑞任隨營學校政委,張行忠任隨營學校副校長,陳繼德任隨營學校副政委、周自為任隨營學校教育長。現在與我們來往的原北京軍區宣傳部副部長吳炳洲,當初就是七旅的政治幹事。

天下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