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歲月輝煌>老照片>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老照片 閲讀(5.97K)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八寶山為北京西山山前平原上的孤立殘丘,附近山間出產耐火土、白土、灰石等八種建築材料,因此被稱為“八寶山”。八寶山南麓原有元朝至正年間海雲和尚所建的靈福寺。明朝永樂初年,相傳司禮監太監“剛鐵”墓修築於此,旁邊建延壽寺,後改名褒忠護國寺。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2張

以後成為明朝及清朝太監年老離宮後的世代養老地,有寺廟、農田、菜園。1949年後,褒忠護國寺及其周圍土地為政府所徵用。1950年定名為北京市革命公墓。1970年改名為北京市八寶山革命公墓。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3張

不進八寶山:毛澤東安睡水晶棺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4張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當晚,政治局緊急開會,確定保護毛主席遺體15天,讓各界人士弔唁、瞻仰。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5張

僅僅過了不到一天,中央又決定進行永久的遺體保護,修建毛主席紀念堂。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6張

1977年8月20日上午,經過適應性處理,毛澤東遺體被移入毛主席紀念堂的水晶棺內。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7張

不進八寶山:周恩來撒掉骨灰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8張

周恩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死後不留骨灰的人。他認為,從全屍下葬保留墳頭到深葬不留墳頭,只是殯葬改革的第一步;死後火化保留骨灰,算是第二步;只有火化後不保留骨灰,才是徹底的改革。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9張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鄧穎超很快向中央打報告,並得到批准。報紙隨後公佈了總理不留骨灰的遺囑。周恩來的骨灰被撒在了四個地點:長城——他曾提議將長城作為我國的國徽和國歌歌詞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密雲水庫——他多次以普通勞動者的身份和勞動人員一起勞動的地方。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10張

天津海河——他參加革命的發祥地;最後是黃河入海口——他從這裡融入大海,走向台灣島,走向世界……圖為衞士張樹迎(左)、高振普完成撒骨灰任務後與鄧穎超合影。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11張

不進八寶山:劉少奇骨灰撒在大海里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12張

1969年11月12日,劉少奇在河南開封被四人幫迫害致死。1979年2月,中共中央決定,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和中央組織部聯合對劉少奇一案進行復查。1980年2月,根據複查的結果,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關於為劉少奇同志平反的決議。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13張

同年5月13日,劉少奇治喪委員會派王首道、劉瀾濤等同志陪同王光美和她的子女們前往河南省鄭州市迎取劉少奇的骨灰。根據劉少奇生前的遺言,將把他的骨灰撒在祖國的大海裡。圖為王光美親手將劉少奇骨灰撒入大海。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14張

不進八寶山:鄧小平終歸大海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15張

獻角膜,解剖遺體,不留骨灰,撒入大海——這是鄧小平的遺願。1997年3月2日上午11時25分,銀色的專機飛至1800米高空。卓琳顫巍巍地捧起鄧小平的骨灰,一遍遍呼喚着丈夫的名字,許久才將骨灰和花瓣緩緩撒向大海。圖為鄧小平逝世後天安門前降半旗。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16張

鄧小平説,中國人講究紅白喜事;結婚是紅喜事;人死,過了多少歲,就是白喜事。宴請客吃飯,辦酒席。骨灰埋在果樹下不行,結的果子誰都不敢吃,扔到野外,大家都不贊成。圖為鄧小平的子女捧着鄧小平的畫像、骨灰和花圈緩步走出懷仁堂。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17張

過去,談到八寶山革命公墓,總給人一種神祕聯想,因為它是中國領導人的“御用”公墓。然而今天,神祕色彩即將褪掉,它將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墓。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18張

總體佈局來看,八寶山革命公墓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墓區,二為骨灰堂。墓地或骨灰的安放格局遵循生前政治級別而定。位於整個公墓北向頂端的一墓區內主要安葬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副部級以上幹部、民主黨派領導人士。因此,一墓區是公墓中政治規格最高的地方。

那些未葬在八寶山的國家領導人老照片盤點 第19張

八寶山現共有三個墓區,進入正門後的大道兩側分別為二墓區和三墓區——它們佔據了公墓最顯著的位置,是在一墓區形成後擴展而成的,安葬了530多位逝世於五六十年代的革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