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歲月輝煌>老習俗>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老習俗 閲讀(2.53W)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每當黃曆八月十五,都是觸動詩人墨客興致勃發、借月抒情的時刻。有風花雪月的清雅悠閒,登高遠眺的磅氣勢;亦有睹月思人的情懷,和鬱郁不得志的愁緒。

蘇東坡在《水調歌頭》中寫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蘇軾因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各地為官。曾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以求兄弟團聚。但與胞弟蘇轍分別七年,願望都未能實現。這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望着一輪明月,心潮起伏。酒至酣濃之時,揮筆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為後人傳誦,以喻高遠的情懷,及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八月十五亦有登高遠望,以求健康長壽,高瞻遠矚之意。唐劉禹錫詩《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雲:「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各式月餅(圖│本站資料圖片)
傳統蓮蓉蛋黃月餅(MIKE CLARKE/AFP/Getty Images)

中秋的起源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黃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即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份,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也稱為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僅次於中國新年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主要的節日之一。

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要吃月餅,以示「團圓」,並吃西瓜等象徵美滿、甜蜜、平安。月餅,又叫胡餅、宮餅、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傳在中國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祭)月的風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
關於中秋節食月餅的來源,説法眾多。

一説唐高祖時,李靖出征突厥,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着當空的皓月説:「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羣臣食之。若此説確實,這可能就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

另一説起源於朱元璋起兵之時。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亦有説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温)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的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裏一起手刃「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後來很長的歷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可惜,近年所產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亦蕩然無存。


棗蓉月餅(圖│本站資料圖片)
新式雪糕月餅 (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月餅的式樣

民國年間,以南京的月餅市場為例,主要分為廣式、蘇式和本地產。廣式的餡料以火腿、棗泥、椰蓉等為主,多達官貴人享受。蘇式月餅多受江南小康人家喜愛,主要用小麥粉、飴糖、食用植物油或豬油、水等制皮,小麥粉、食用植物油或豬油制酥,經制酥皮、包餡、成型、焙烤等工藝加工而成。
然而,當時大眾最愛幫襯的還是南京本地產的月餅。雖然其餡料不過是葷五仁、素椒鹽兩種,店舖亦無甚新鮮感,但靠質量、誠信和口味仍是當地民眾的最愛。

到了現代,則有京式、廣式、蘇式、台式、滇式、港式、潮式、徽式等類月餅,樣樣俱全。以香港市場為例,除老人家懷舊,仍愛火腿五仁、蛋黃蓮蓉外,因這裏的節氣同南京及北方不同,那邊正值秋高氣爽,這邊仍是炎夏烈日當頭。於是,商家們靈機一動,近年開發了很多冰皮月餅。以糯米或是朱古力製成凍麵皮,餡料則五花八門,有傳統的棗泥、紅豆等,又新加了許多創意,如咖啡、芝麻、朱古力加果仁,等等,像雪糕又像是冰點,擺放在雪櫃裏面,不僅賣相吸引人,那絲絲涼意也令年輕人垂涎。


在台灣有放天燈(孔明燈)活動。(圖│本站資料圖片)

賞玩之趣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南方,有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讚歎。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樹(豎)中秋。小孩子們在家長的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燈,用短竿挑起,再豎起懸掛於高高的樹枝上。流光溢彩,為中秋添上人與物的歡樂景象。孩子們嬉戲着看誰豎得高,豎得多。

在台灣,亦有放天燈(孔明燈)活動。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推動燈飛昇於空中。上面或書寫上對親人的祝福等字句,為求幸福、順意、美滿。亦有兒童手提各式花燈在月下嬉戲遊玩。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以紙竹扎各式花燈外,亦有樸素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將柚子等掏空,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樸素簡單。也有孩童把柚子燈漂入池河水中做遊戲

香港中秋,則多現代的玩樂,紙紮燈、傳統的兔仔燈、楊桃燈等雖仍可見,已不是孩童的必玩之選。在繁忙的現代生活,電腦電話等現代化的玩耍中,一家人仍能在佳節抽身團聚,已屬難得。但願無論何時何地,人們的心中仍有一隅相思:「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刊於香港《優尚生活》第六期

(責任編輯:澹修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