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歲月輝煌>老物件>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老物件 閲讀(1.25W)

在中國古代,定親是男女雙方確定婚姻關係、僅次於正式結婚的社會性的重要禮儀。定親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卻常有用信物來定情的做法;迫於禮教和社會壓力,交換定情信物一般都是男女雙方私下進行,他人無從知曉。

古代定情信物包括:手鐲、纏臂金、戒指、耳環、香囊等,或者是家中祖傳的某種小物件、本人精心選購的某種紀念品等。不管信物為何、價值是否貴重,信物總會有一定來歷或與自己有特殊的關係,其精神上的含義肯定是不能用物品是否值錢來衡量的。贈上了信物,猶如呈上了自己的心願,表明自己將終身不移其志。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1、手鐲 -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脱。

手鐲由來已久,起源於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時期。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遺址,和位於山東曲阜西夏候新石器時代遺址中,考古學家均發現了陶環、石鐲等古代先民用於裝飾手腕的鐲環。從出土的手鐲實物來看,有動物的骨頭、牙齒,以及石頭、陶器等。手鐲的形狀有圓管狀、圓環狀,也有兩個半圓形環拼合二成的。

隋唐至宋朝,婦女用鐲子裝飾手臂已很普遍,稱之為必須臂釧。初唐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周肪的《簪花仕女圖》,都清晰地描繪了手戴臂釧的女子形象。這不僅僅限於宮廷貴族,平民百姓也十分熱衷。據史書記載,崔光遠帶兵討伐段子章,將士到處搶掠,見到婦女,砍下手臂,取走臂釧。可見當時戴臂釧的女子並非少數。

唐宋以後,手鐲的材料和製作工藝有了高度發展,有金銀手鐲、鑲玉手鐲、鑲寶手鐲等等。造型有圓環型、串珠型、絞絲型、辮子型、竹子型等。到了明清乃至民國,以金鑲嵌寶石的手鐲盛行不衰。在飾品的款式造型上、工藝製作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手鐲雖然被認為是作為手臂的裝飾物,是人們最早萌生的一種朦朧的愛美意識,但也有許多科學家認為,手鐲最初的出現並非完全是出自於愛美,而是與圖騰崇拜、巫術禮儀有關。同時,也有史學家認為,由於男性在經濟生活中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使得戒指、手鐲等飾物有了一種隱喻拴住婦女,不讓其逃跑的蠻夷習俗。這種隱喻性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一直存在着。


2、纏臂金 -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2張

早期臂釧實物多出現於北方地區,通常將金銀條錘扁,盤繞成螺旋圈狀。所盤圈數多少不等,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八圈,並有花、素之分:鏤刻有花紋的,稱“花釧”,素而無紋的,稱“素釧”。無論從什麼角度觀察,所見都為數道圓環,宛如佩戴着幾個手鐲。“釧”字的造形從“金”,從“川”,其中的“川”字即象形而來。


3、戒指 - 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3張

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為戒指是定親或定情信物,所以這個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卻是最重的,到今天也是如此。伸出手讓對面的人為自己戴上,而後,或者幸福的戴一輩子,或者早晚有一天對着它哭到心碎。

《太平廣記》裏説書生李章武與華州王氏子婦相愛,臨別時王氏子婦贈李章武白玉指環,並贈詩曰:“捻指環相思,見環重相憶。願君永持玩,循環無終極”。後來李章武再去華州,王氏子婦已憂思而死,二人遂神會於王氏宅中。

《云溪友議》寫韋皋與玉簫相戀,依依惜別時韋皋送給玉簫一枚玉指環,發誓五至七年後來娶玉簫。但後來韋皋違約不至,玉簫絕食而死。再後來韋皋成為西川節度使,知此事後悔恨不已,遂“廣修佛像”以贖罪,最後玉簫託生為歌姬,又回到了韋皋的身旁,再續一世的情緣。


4、耳環 -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4張

我國女性從很早以前就開始用各種耳飾打扮自己了。最早的記錄見於《山海經》“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齒,穿耳以鎼”,《三國志》中諸葛恪説:“穿耳貫珠,蓋古尚也。”可知穿耳從三代時起至今不衰的時尚。耳飾又分為耳丁、耳璫、耳環、耳墜等樣式。清初李笠翁在他的《閒情偶記 生容》裏將耳飾裏小巧簡潔的耳環稱為“丁香”,將繁複華麗的耳墜稱為“絡索”。他説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見耳環在古人審美觀念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唐代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中的“明珠”指代的就是耳環。是否也因為這首詩讓人覺得以耳環為信物透着悲情?元末張惠蓮悼念亡夫的《竹枝詞》想必也是睹物思人所作:“憶把明珠買妾時,妾起梳頭朗畫眉。郎今何處妾獨在,怕見花間雙蝶飛”。

靖康之難以後,宋徽宗派官員曹勛逃回南宋,讓已經成為皇帝的兒子趙構起兵相救,曹勛帶回了趙構許多至親的隨身物品作為憑信,其中有趙構髮妻的一隻耳環,當年康王與康王妃情深愛濃,耳環或許能喚起苟安的趙構解救苦難中親人的奮發,然而家國鉅變,情隨事遷,半壁河山尚無力收回,更何況一個“失節”的妻子,可憐的王妃留着另一隻耳環,殘生唯有望斷歸路淚空流了。


5、香囊 -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5張

香囊的歷史由來已久。古時又稱香包、香纓、香袋、香球、佩偉、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據《禮記.內則》:“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就是説青年人去見父母長輩時要佩戴“衿纓”即編織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為香囊是隨身之物,戀人之間也常常把它當做禮物相互贈送,以表衷情。

安史亂起,唐玄宗帶着楊貴妃一行人倉皇西狩,馬嵬坡六軍不發,唐玄宗犧牲了楊貴妃的生命,讓她獨自去承擔釀成國家戰亂的責任。楊貴妃被絞殺後,屍體被匆忙就地埋葬。待到收復西京以後,唐玄宗派人悄悄將她的遺體移葬,辦事宦官發現貴妃的遺體只剩下瑩瑩白骨一架,唯有臨死時佩戴在胸前的香囊還完好似昔,他把香囊取下覆命。垂垂老矣的太上皇玄宗見到香囊睹物思人,當年驪山歌舞的歡樂宛在,伊人的濃愛只留下眼前這隻香囊!他把香囊裝入衣袖,不禁老淚縱橫。八十年過去後,詩人張祜感歎此物此事,寫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詩:“蹙金妃子小花囊,銷耗胸前結舊香。誰為君王重解得,一生遺恨繫心腸。

沒有人再能為玄宗解開這隻小小的香囊了,説不清楚是愛還是恨的情感,除了玉環誰人能解得開呢?

《晉書 賈午傳》中記載了賈充的小女兒賈午與她父親賈充的幕僚韓壽相戀的故事,幽會時賈午以西域的香料相贈,不料上朝時韓壽身上的香味被賈充察覺,他猜到了事情的原由以後,沒有責怪女兒,而是讓女兒嫁給了韓壽,並因此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這西域之香應該由賈午裝在自己親手做的香囊裏相贈,才不算辱沒了貴重禮物和女兒家的一番情意。

《紅樓夢》裏林妹妹也曾給寶哥哥做過香囊,一針一線都凝結着她的情思。有一回寫黛玉誤會寶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賭氣把正在做的另一個剪了,香囊卻是寶玉貼身戴着,怎麼會送人?當芳華不再、紅雨落盡的時候,見香囊猶見伊人,卻只怕寶玉已是不忍再看了。


6、玉佩 -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6張

古人愛玉,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古語。《古詩箋》中釋説:“以玉綴纓,向恩情之結。” “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繫於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使“結縭”成為古時成婚的代稱。《詩經》中:“親結其縭,九十其儀”,描述女兒出嫁時 ,母親一面殷殷地叮囑女兒些私語,一面戀戀不捨地與其束結羅纓。


7、同心結 - 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7張

《詩源》裏説文胄與鄰婦姜氏相愛,並送姜氏一枚百鍊水晶針為信物,姜氏啟履箱,取連理線,貫雙針,織同心結回贈文胄。素縷表示純潔,而針諧音同貞。

將那絲絲縷縷的錦帶編成連環迴文式的同心結來贈與對方,綿綿思戀與萬千情愫也都藴含其中。梁武帝蕭衍詩有“腰間雙綺帶,夢為同心結”。宋代林逋有“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的詞。

言為心聲,所謂“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結”這個漢字就象是一張“不捨心懷、情用牢結”的網,卻網不盡天下痴兒女故事的萬一,目睹神傷。


8、簪 - 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8張

簪,古人用來插定髮髻或連冠於發的一種長針,後來專指婦女插髻的首飾。《史記·滑稽列傳》裏説:“前有墮珥,後有遺簪”。杜甫《春望》中也有“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之句。

中國少數民族有傳統的用簪來固發、美髮之俗,其髮簪種類繁多,歷史悠久,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藴含着豐富的文化內涵。

唐宋時期及以後各代,是髮簪流行的盛世。唐代敦煌壁畫中的眾多婦女就是插滿花簪的形象。唐代畫跡中也有眾多滿頭插簪的婦女形象。《宋書.行志》記載:“宋代元嘉六年民間婦女結髮者,...頭上有花插簪梳等飾”。宋代陸游《入蜀記》記載當時西南一帶的女子頭飾為“插銀釵至六隻,後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明清時期,髮簪式樣十分豐富,主要變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種各樣的形狀,還愛用花鳥魚蟲、飛禽走獸作簪首形狀。常見的花種有梅花、蓮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

它常是男士送給心儀女子的首選禮物,女子也經常將之作為定情信物送給情郎,很多悽美的愛情故事就因一支髮簪而發生。現在流行的髮簪幾乎完全複製了古代髮簪的外形和用料,金、銀等貴价原料依然是女子的最愛。


9、釵 - 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9張

釵為珠翠和金銀合製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發鈿,連綴着固定髮髻的雙股或多股長針,使用時安插在雙鬢。

釵不僅是一種飾物,它還是一種寄情的表物。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有一種贈別的習俗:女子將頭上的釵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再合在一起。辛棄疾詞《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即在表述這種離情。納蘭性德詞中“寶釵攏各兩分心,定緣何事濕蘭襟”也飽含與自己所愛分離的痛楚。


10、裙 - 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10張

古代的絹稱為紈素,而裙是從“裳”演變而來。古時布帛門幅狹窄,一條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有“裙”的名稱。古代“裙、羣”二字同源,漢劉熙《釋名·釋衣服》:裙,羣也,連接羣幅也。漢辛延年《羽林郎》詩:“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關於裙子的情愫最讓人感慨的莫過於武則天這首《如意曲》,這詩是她為誰寫下的呢?一樣騫累於千丈紅塵和茫茫人海,人世間的女子哪怕豪氣干雲如武則天看到月光下的桂樹,仍舊沒逃過夜夜綿長的思念……


11、紅豆 -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相傳,古時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於高山上大樹下祈望。因思念邊塞愛人,哭於樹下。淚水流乾後,流出來是粒粒鮮紅血滴,血滴化為紅豆,紅豆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結滿了一樹紅豆,人們稱之為相思豆。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大樹果實,伴着姑娘心中思念,慢慢變成了地球上最美滴紅色心型種子——相思豆。


12、梳子 - 接發同心,以梳為禮。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11張

接發同心,以梳為禮。我國古時候,送梳子有私訂終身,欲與你白頭偕老意思。送梳子代表一輩子都要糾纏到老,有結髮、私訂終身意思。古代女子出嫁前有家人為其梳頭習俗,所謂“一梳梳到底,二梳白髮齊眉,三梳子孫滿堂”,既包含了家人美好祝願,也有愛意傳遞。因此,不少地方有了七夕送梳子習俗。

送梳子有幾種説法:
1.梳子代表相思,代表着很想念很掛念!
2.梳子每天都梳理頭髮也代表着密切性,代表着白頭攜老!
3.梳子還代表愛情,古代一般有做定情意思!
4.梳子也代表健康,快樂!把煩惱一掃而過,把心結打開,而且梳頭會給人精神,帶給人自信!
還有一種説法是梳子不能送朋友,代表絕交,若送情人代表白頭偕老!

13、羅帕 - 手執羅帕,巧笑嫣然。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12張

古代羅帕多用於傳情,帶着説不清道不盡纏綿之意多有這般場景,一女子面對心上人,含羞斂眉,面飛紅霞,雙手無措,便送帕於手。幾分無助,幾分嬌怯,幾分心喜,讓人憐愛之意頓生。 古書有云“有女子,手執羅帕,巧笑嫣然”,想那女子,佇立於萬花從中,藉着帕角飄忽,暗送秋波。既掩去了露齒尷尬,又可平添幾分嬌媚,更可在轉身之時,輕笑向那失了神男子拋下一句“呆子”,萬般風情俱在其中,勾起他人心底之情愫,便是又引出一段千古佳話或是絕唱,何樂而不為呢。

14、花椒 - 直截了當,多子多孫。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13張

花椒是香料作物,因為多籽粒,含婚後“多子”寓意,因此春秋時男女有用花椒來作為定情物習俗。《詩經·陳風·東門》中,就講到一個男子在舞會上收到姑娘送滴一束花椒作為定情物故事。定情時就説好將來要生很多孩子,古人在愛情上其實很直白。

15、瓜果 -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14張

《詩經·衞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講一個男子得到心愛女子所贈送滴木瓜、木桃、木李後決定回贈以各種佩玉,表達永結同心意願。古時候,“男任狩獵,女任採集”,所以“蔬果之屬為女子所有”,女子要向心上人表達愛意,通常會贈送瓜果。

16、對半之物 - 狗血劇情。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15張

古裝電視裏常有將玉佩等物件掰成兩半,各執一塊以定情橋段。這也是古代常見定情方式。還有將胭脂盒拆開,將蓋子送情郎、將鏡子拆成兩半、或將釵一分為二等。古時候交通不方便,上京趕考或者遠遊,一去就是許多年,等回來時已是物是人非,所以這類定情物往往是尋子認親證物。

17、同心鎖 - 永結同心。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16張

記得有一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善良女孩和忠厚後生相愛了;可是做商人父親不想讓女兒過窮苦日子,偏偏把她許給官家公子;婚期來臨時,後生勇敢搶出了新娘逃到了山裏;前有堵截、後有追兵之際,他們挽着手從山上飛身跳了下去,後人尋找他們時只發現了兩把鎖在一起滴石鎖。

這是一個美麗寓言,一個虔誠祈願,還是一個永恆不變承諾。同心鎖是將一對相愛戀人名字刻在鎖上,鎖在眾佛環繞鎖鏈上,將兩個人滴心緊緊“鎖”在一起,使他們愛情將永恆不變,只要相互真誠,佛祖都會見證保佑他們永恆感情。愛可以無語!默默無語中已經傾注了自已愛滴同心鎖,鎖上了,希望一輩子也不打開,只要愛存在,就能享受到陽光雨露般生活。

18、如意 - 萬事如意,帝王之選。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17張

古代宮廷裏不少地方都會擺放如意,以供帝后玩賞。除此之外,如意還作為一種信物,在皇帝選後妃時,皇帝執如意,授予看中女子。如意在宮中還是一種高貴禮品。每逢皇帝即位、帝后生日等喜慶之日,王公大臣都要向帝后敬獻如意。

19、頭髮 - 青絲一縷隨身寄,妾身如絲永相隨。。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18張

女子的發,承載了太多的情思。流雲、堆鴉、雨鬢風鬟……這美麗的文字太多。最早的《詩經》中“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凌亂的髮絲,那是對遠行的良人的思念;漢樂府《羽林郎》中“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一鬟五百萬,兩鬟千萬餘 ” 形容胡姬極致之美;庾信《春曉詩》中更甚,“縈鬟起照鏡,誰忍插花鈿”,寫發鬟之美使這個女子連花鈿都不插了;蘇軾《洞仙歌》中“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是何等的風情;司馬光一句“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粧成”,亦曾令我羨極那樣淡定嫻雅的美麗。而至於《白髮魔女傳》中,為情所困一夜白頭的練霓裳,雲樣的白髮,是那女子的情傷,亦曾令多少人為之動容呵。

“青”與“情”,“絲”與“思”,青絲,這個詞想想,就該與纏繞有關吧。楊貴妃第二次被唐明皇逐出宮後,對傳話的太監説“妾罪合萬死,衣服之外,皆聖恩所賜。唯髮膚是父母所生。今當即死,無以謝上。”説完鉸下一縷頭髮讓太監轉交唐明皇。唐明皇見後心慟不已,結局自然是和好如初。日後生死相隔,雷雨交加中,她的三郎坐在破龍椅上,拿出她多年前相贈的青絲貼在胸口上嚎啕泣絕,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終相見了。

青絲一縷隨身寄,妾身如絲永相隨。長亭送別,鶯鶯送給張生一縷青絲,讓他貼身收藏。雖然在後人的演繹中,他們終成了眷屬,但是起初,不是這樣吧?青絲妖嬈,依然纏不住故人的心。男子負心,女子傷痛。他以輕慢的口吻説起那個“尤物”,他的拋棄,倒像是是迷途知返一樣。及至多年後他路過,許是記起那女子的笑靨,於是以表兄的身份求見,她回覆了一首詩:“棄擲今何在?當時且自親;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人們用各種信物來見證他們的愛情,每一信物都被賦予了對愛情忠貞不渝的信念。文中提到的信物有一些已經遠離了我們今天的生活,有一些直到現在還在相愛的人之間傳遞。
附上中國古代十大定情信物:1、正妻範兒——簪;2、君子之情——玉佩;3、情香怡人——香囊;4、直截了當——花椒;5、温良賢惠——瓜果;6、受之父母——頭髮;7、狗血劇情——對半之物;8、糾結纏綿——同心結;9、神仙專用——手鐲;10、帝王之選——玉如意。

繁欽(魏晉時期):定情詩

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大全及定情信物寓意 第19張

我出東門遊,邂逅承清塵。
思君即幽房,侍寢執衣巾。
時無桑中契,迫此路側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顏。
何以致拳拳?
綰臂雙金環。
何以道殷勤?
約指一雙銀。
何以致區區?
耳中雙明珠。
何以致叩叩?
香囊系肘後。
何以致契闊?
繞腕雙跳脱。
何以結恩情?
美玉綴羅纓。
何以結中心?
素縷連雙針。
何以結相於?
金薄畫搔頭。
何以慰別離?
耳後玳瑁釵。
何以答歡忻?

紈素三條裙。
何以結愁悲?
白絹雙中衣。
與我期何所?
乃期東山隅。
日旰兮不來,穀風吹我襦。
遠望無所見,涕泣起踟躕。
與我期何所?
乃期山南陽。
日中兮不來,飄風吹我裳。
逍遙莫誰睹,望君愁我腸。
與我期何所?
乃期西山側。
日夕兮不來,躑躅長歎息。
遠望涼風至,俯仰正衣服。
與我期何所?
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來,悽風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愛身以何為,惜我華色時。
中情既款款,然後克密期。
褰衣躡茂草,謂君不我欺。
廁此醜陋質,徙倚無所之。
自傷失所欲,淚下如連絲。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