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設計創意>有灰機>

那些年,我們這樣過國慶節

有灰機 閲讀(1.92W)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誕生。從此,10月1日,就成為這個國家的生日,到如今65年了。65年,滄桑鉅變。最初,中國普通人是以“人民羣眾”的面貌出現在歷屆國慶典禮上的,直到1999年“黃金週”誕生,中國人開始以個體的名義度假。那些年的國慶日,我們是如何過的?

那些年,我們這樣過國慶節

從1949年至1959年,每一年的“十一”都在天安門廣場舉辦了閲兵式。此外,大量普通民眾也參與到遊行隊伍中。據統計,約有40萬軍民參加到了1950年的國慶一週年慶典。圖為1950年參加國慶遊行的兒童。

那些年,我們這樣過國慶節 第2張

1958年,全國形成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熱潮。9月初,《人民日報》公佈了《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此後至國慶節,全國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基本實現了人民公社化。圖為1958年,北京玉淵潭人民公社社員在舉行國慶節聚餐。

那些年,我們這樣過國慶節 第3張

每逢國慶節,除了北京天安門前舉行閲兵和羣眾遊行活動之外,全國其他大城市也會舉辦相應的羣眾遊行活動。圖為1959年,蘭州“大拖車”國慶十週年紀念活動。

那些年,我們這樣過國慶節 第4張

國慶十週年,全國各行各業都組織獻禮工程。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北京車站等十大建築成為建築行業的獻禮工程,在國慶十週年前夕完工。圖為人民大會堂施工工地。

那些年,我們這樣過國慶節 第5張

1959年9月,天津國棉四廠的俱樂部裏,細紗乙班文娛小組正為迎接國慶十週年排練文娛節目。這個小組當年自編自演了100多個節目,其中已有8個質量較高的節目被他們選為國慶獻禮節目。

那些年,我們這樣過國慶節 第6張

自從1960年以後直至1984年,天安門廣場上沒有閲兵式。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羣眾遊行活動。圖為1963年9月27日,北京鋼鐵學院學生在做紙花,準備參加1963年國慶節遊行。

那些年,我們這樣過國慶節 第7張

除了閲兵、遊行外,文藝活動也是重頭戲。圖為1963年,北京第二棉紡織廠工人下班後學唱中國音樂家協會向全國推薦的八首革命歌曲。這八首歌曲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高舉革命大旗》、《聽話要聽黨的話》等。這一年,農村“四清運動”開始。

那些年,我們這樣過國慶節 第8張

1971年10月2日,天津第二毛紡廠老工人李長茂和粗紗車間的工人,在國慶節期間堅守在生產崗位上。

那些年,我們這樣過國慶節 第9張

文革前期流行“忠字舞”,以《大海航行靠舵手》、《敬愛的毛主席》、《在北京的金山上》和語錄歌等歌曲為伴唱、伴奏,表示對毛澤東忠心。圖為1971年國慶期間,工廠的業餘文藝宣傳隊表演節目。

那些年,我們這樣過國慶節 第10張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去世,但是他在普通人的心中依然具有泰山般的位置。圖為1976年國慶期間,北京蘆溝橋人民公社嶽各莊大隊的人們,在一起回憶毛主席1958年視察公社時的情景。

那些年,我們這樣過國慶節 第11張

改革開放以後,國慶作為一個全民歡慶的節日,其內涵也逐漸豐富起來。圖為1985年國慶前夕,上海市“第三批名牌產品評選展銷會”現場。該展銷會將自行車、縫紉機、電視機、化粧品等八大類的名牌產品在曹楊商場集中投放,日銷售額接近全國着名的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

那些年,我們這樣過國慶節 第12張

八十年代末,位於宣內大街的一家個體髮廊的經理正在店門前掛起五星紅旗。1990年頒佈施行的《國旗法》規定,國慶節,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城鎮居民院(樓)以及廣場、公園等公共活動場所,有條件的可以升掛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