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設計創意>包裝設計>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包裝設計 閲讀(1.78W)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線裝是書籍裝訂的一種技術。它是我國傳統書籍藝術演進的最後形式,出現於明代中葉,通稱“線裝書”。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2張

實際上在裝訂時,紙葉摺好後須先用紙捻訂書身,上下裁切整齊後再打眼裝封面。線裝書一般只打四孔,稱為“四眼裝”。較大的書,在上下兩角各多打一眼,就成為六眼裝了。講究的線裝,除封面用綾絹外,還用綾絹包起上下兩角,以資保護。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3張
線裝書裝訂完成後,多在封面上另貼書箋,顯得雅緻不凡,格調很高。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4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步驟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5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步驟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6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步驟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7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步驟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8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步驟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9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步驟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0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步驟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1張
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2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3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4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5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6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7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8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9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20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21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22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23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24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25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26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27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28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29張


古代線裝書裝訂方式


一、線裝書的形式線裝書有簡裝和精裝兩種形式。簡裝書採用紙封面、訂法簡單,不包角,不勒口,不裱面,不用函套或用簡單的函套。

精裝書採用布面或用綾子、綢等織物被在紙上作封面,訂法也較複雜,訂口的上下切角用織物包上(稱為包角),有勒口、復口(封面的三個勒口邊或前口邊被襯頁粘住),以增加封面的挺括和牢度。最後用函套或書夾把書冊包紮或包裝起來。線裝書的訂聯形式有很多種,即:

a四目騎線式;

b太和式;

c堅角四目式;

d龜甲式;

e唐本式;

f麻葉式;

g四目式。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30張

唐本式和四目式訂聯方法基本相同,堅角四目式是在四目式的基礎上對書角加固的一種改革形式,以上三種都是常用的訂聯形式。

二、線裝書加工工藝

線裝書加工工藝分為線裝書加工和書函加工兩部分。

線裝書加工工藝流程如下:

理料——摺頁——配頁——檢查理齊——壓平——齊欄打眼穿紙釘——粘封面——配本冊、切書——包角——復口——打眼穿線訂書——粘籤條——印書根字。

理料。即將印刷頁一張一張地揭開、挑選、分類,再逐張按欄腳和圖框將其撞理整齊,這種操作叫“捐書”。頁張理齊後,用單面切紙機把書頁裁切成所需的大小。

摺頁。線裝書摺頁是以中縫前日為標準,將單面印的書頁的白麪向裏,圖文朝外對摺,折縫就是前口,一般書頁折縫處印有“魚尾”標記,作為中縫摺疊標記,稱為“黑日子折”,把版框作為中縫摺頁的標準線的,稱為“白口子折”。摺頁後書帖欄線整齊,魚尾欄寬度一致,折縫壓實無卷帖。

配頁。線裝書的配頁操作與平裝書的配頁基本相同,線裝書頁薄,紙質軟,除用一般平訂的揀配方法外,還常用撒配。撒配時,按頁碼順序將同一頁碼的書帖排列成梯形後,將其疊放在一起,然後從一頭抽出書帖,就是一本配好的書冊。配好後的書冊版面排列整齊,無錯帖、無卷帖,撞理整齊。

齊欄。將理齊後的書頁散開成扇形狀,並逐張將書頁前口折縫上的魚尾欄整齊的操作稱為齊欄。齊欄前應先將書帖前四折邊刮平服整齊,防止齊欄時書頁拱翹。齊欄後的書冊,欄線垂直、不亂欄、順序正確。

打眼穿紙針。配頁齊欄後的書冊,經理齊檢查無誤後,進行打眼穿紙釘,以保證書頁不移動,並欄線整齊。紙針眼打兩個,上下位置在書冊長各1/3處,距書脊6~9mm。打眼垂直、無扎裂、扎豁書冊,針眼直徑以能入針穿線為準。

紙打用料與所訂書冊紙質相同,並用豎紋。紙針要挺括、牢固、直徑與針眼相符合。

切書。將粘好封面、封底、配好頁的整套書冊沿口子闖齊、放到三面切書機的切書枱上,對準上下規矩線切書。切好的書冊應刀口光滑、平整美觀,壓書的力量應適當,以免裁切後本冊表面出現壓痕。

包角。為保護書角,使其不散。不折、堅固耐用,在穿線前將書背上下兩角用繽或絹包住稱為包角。包角的位置在書冊最上和最下第一針眼處,並與線痕、切口呈垂直狀。包角用料為細軟織品,用適當粘劑,折角整齊,包角平整牢固、自然乾燥。

復口。將封面三邊(或前口一邊)的勒口與襯頁粘接,將勒口蓋住,以增加封面的挺括和牢固性,保持外觀的整齊。

穿線訂書。線針眼一般為四個,上下位置根據訂縫形式定,與書脊距離為13~18mm。用線為60或42支紗6股蠟光白線或相同規格的絲、麻線穿過眼孔,將書頁訂牢。穿線用雙線,依不同的穿線方法,入線要正確,拉線緊度適當。書冊穿線後平整牢固,雙股線並列排齊,無扭線、交叉、重疊、分離線,線結不外露貼籤條。

在封面上貼書名籤,籤條的位置對書籍的造型也有一定的影響,一般是粘在封面的左上角,離天頭和前口各約8~12mm。

印書根。線裝書通常是平放在書架上,為了便於查找,還要在地腳的右邊印上書名和卷次。

線裝書訂線方法圖示一、四眼訂線法1.1穿線方式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31張

圖1、穿線方式(一)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32張

圖2、訂線方式(二)

1.2穿線方向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33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34張

圖4、穿線方向(3-2)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35張

圖5、穿線方向(3-3)

二、六針眼訂法和八針眼訂法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36張

圖6、六針眼訂法和八針眼訂法

圖書綴訂的方式與步驟作者:楊時榮(台灣)

摘要:在圖書修復裝訂的過程中,配合選用正確的綴訂方式,是足以影響圖書往後延長保存年限的重要因素。本文內容便是以圖書各種綴訂方式作為論述範疇,並以文字、圖片相輔説明,使複雜的圖書綴訂走線更能簡明呈現而讓人瞭然易懂,對圖書典藏者及愛書人在處理圖書裝訂及維謢工作上而言,是有正面效益的。

關鍵詞:圖書維護;圖書裝訂;圖書保存;圖書修復;圖書綴訂;科普特裝訂

一、前言

圖書文獻以繩線綴訂防止散落,其法起源甚早,在中國可追溯至遠古時代文字尚未發明前,人類以實物來表達思想之時期,雲南地區便有景頗族人,會將情人所熟悉之各種樹葉,以花線捆紮包成一束防止散落,送給對方以表達愛慕之意,並作為定情信物。繼實物表達時期後,人類又發現可利用代表實物之圖畫來傳達思想,日久之後,圖畫乃逐漸蜕變簡化,而成固定形式之圖案符號,是人類最原始之象形文字。

有了文字就必須要有書寫材料,在殷商時,人們是以龜甲獸骨作為書寫材料。「甲骨文」又名「契文」,是殷代一種檔案文書,在龜尾右下方,常可發現刻有「冊六」、「綸六」、「絲六」等字樣,此字樣乃龜版編號,其作用在排列有序,龜甲中央有孔,以韋編貫穿其間,可防龜甲散亂,此與後代冊葉以線綴訂亦有同功之妙。至春秋戰國時代,竹木簡盛行,當時人著書立言,多以此為書寫材料,每當一篇寫畢,便用絲、麻、皮質料之繩,將「簡」綴編成一長幅,圖書基本形制因而產生。

到隋唐時,因紙張發明,進而影響中國圖書裝幀形式之演變,此時卷軸、葉子興起,取代竹木簡,惟仍難脱繩線綴編之窠臼,陳祚龍《敦煌學要鑰》中,便以近代由敦煌石室中,所發掘之唐代諸多實物,考證當時圖書裝幀形式雲:「如為卷子則於其上加一絲綿細帶(成五彩細帶),以便捆合;如為冊子則多以線訂合(以線由葉子中間綴訂各葉成冊)」。宋張邦基墨莊漫錄也記載:「作書冊粘葉為上,久脱爛茍不逸去,尋其次第足可抄錄。屢得逸書,以此獲全。若縫繢,歲久斷絕,即難次序。初得董氏《繁露》數冊,錯亂顛倒。伏讀歲餘,尋繹綴次,方稍完復,乃縫繢之弊也。」。按「縫繢」之意,所指是以針線連續綴訂書背。在敦煌遺書中,所呈現之縫線方式,一般有三種,一為書葉較厚,對摺後折縫沾粘集在一起作書背,後因沾粘處脱落,再用麻線縫住,此種縫法隨意性很大,沒有規律,有僅縫一點,也有縫上下兩端,還有整個書背用線綴訂,在中國大陸、英國、法國國家圖書館所蒐藏之敦煌遺書中都有發現,此可説是線裝書籍的雛形;二為書葉較薄,對摺後折縫集在一起作書口,加上封面紙,與書口相對一側,打三眼訂線,其特徵除三眼外與明清之線裝書沒有多大區別,可説已完全具備線裝書的特徵;三為書葉較厚,幾張集在一起,對摺成一帖,數帖集中在一起,以折縫處作書背,用麻線反覆穿聯綴訂,若依《墨莊漫錄》所記載「歲久斷絕,即難次序」而言,以上裝幀形式應就是「縫繢裝」。縫繢裝在中國古代唐朝時期,雖然只是短暫的流行,但是隨中外文化相互交流,中國書籍縫繢方式,很可能便是藉由此傳到日本、中亞和歐洲,而彼此影響書籍的裝訂方式,例如:日本的「和式綴訂」,及西方書籍的「鎖線綴訂」,都還能找到早期中國縫繢裝和埃及科普特裝訂的部份影子。

宋代時,由於卷軸裝的舒展不便,而縫繢裝訂又與當時書籍印刷方式無法配合,縫繢裝訂乃逐漸失傳,粘葉方式之蝴蝶裝因而盛行。直到明代,以線綴訂方式復又盛行,但與訂背方式的縫繢裝並不相同,自明萬曆之後,迄至清末三四百年間「線裝本」,完全取代中國圖書裝幀形式。

科普特裝訂﹙CopticBinding﹚是歐洲早期的一種圖書裝訂方式,其在公元第二或第三世紀時,系由住在埃及早期的基督徒科普特人,利用編織地毯的技術及縫針,所創造出的一種綴訂技術,早期應用於紙草紙文獻的裝訂;接着羊皮紙的廣泛利用,取代了紙草紙後,科普特裝訂仍然接續被使用,直到今天紙張主導了印刷的年代,這個裝訂方式仍在世界各地被人們所使用(注1)。至於改良後的西洋訂背式鎖線裝訂﹙雖類似但不同於科普特裝訂型式,可能受縫繢裝影響之綴訂型式﹚,於明代時,便已進入中國,當時利馬竇、金尼閣等從歐洲帶來用皮面裝訂的西洋印本,紙白如蠶,兩面印刷,有的還燙金帶銅鈎,蓋有教皇紋章,士大夫如顧起元、李日華等見之後,詫為驚奇,但是對中國書的裝訂,並沒有產生絲毫影響(注2)。至清末鴉片戰爭前後,西洋石印、鉛印輸入中國,書籍報刊風起雲湧,在社會上引起劇烈變化,西洋式的鎖線裝訂才漸被採用(注3)。以下便就中西式書籍,在綴訂走線之種類與方式上,進行研究説明。

二、唐代縫繢裝的基本走線方式

縫繢裝是在每帖書葉折縫處連綴,為階梯式縫法。若以四帖四眼為例,首先由第一帖折縫內部第一眼穿出,再穿入第二帖第一眼中,再由第二帖第二眼中穿出,再穿入第三帖第二眼中,再由第三帖第三眼中穿出,再穿入第四帖第三眼中,有如上階梯;然後再由第四帖第四眼穿出,再穿入第三帖第四眼中,再由第三帖第三眼穿出,再穿入第二帖第三眼中,再由第二帖第二眼穿出,再穿入第一帖第二眼中,有如下階梯,如此反覆上下階梯式縫法,直到兩條線頭相遇打結。詳見圖示。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37張

圖一:縫繢裝綴訂方式﹙一﹚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38張

圖二:縫繢裝結線方式﹙一﹚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39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40張

圖三:縫繢裝實物﹙一﹚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41張

圖三:縫繢裝實物﹙一﹚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42張

圖四:縫繢裝實物﹙二﹚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43張

圖五:縫繢裝實物﹙三﹚

三、中式線裝的基本走線方式

中國線裝形式,是經長時間發展改進而流行,可謂是古本圖書裝訂中最進步、實用及美觀,依其綴訂方式,又可分為以下數種:

1、宋本式綴訂法

又稱「四針眼法」、「四目綴訂法」,是一種較簡單且普遍的裝訂形式。

其四眼位置之確定,是先以書本尺寸來考慮「天地角」之距離,待天地兩角針眼位置確定後,再將中段部分,以兩針眼分三等份。一般天地角之長寬比為1:2,惟有時也須視書本幅面寬廣稍加調整。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44張

圖六:宋本式綴訂法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45張

圖七:綴線穿入法(一)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46張

圖八:綴線穿入法(二)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47張

圖九:宋本式綴訂走線方式(一)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48張

圖十:宋本式綴訂走線方式(二)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49張

圖十一:宋本式綴訂走線方式(三)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50張

圖十二:宋本式綴訂完成後圖樣

2、唐本式綴訂法此種裝訂方式,大都是用在幅面狹長之圖書,其綴訂方法基本上是與「宋本式」相同,差別只是在第二、三眼距離較為接近,其封面題簽也需配合狹長形幅面,相應為細長形。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51張

圖十三:唐本式綴訂法

3、豎角四目式因在天、地角內,各多打一眼加強綴訂,故稱「堅角四目式」,也有依照針眼數,稱「六針眼法」或「八針眼法」。韃清糠稀時期,對珍貴圖書文獻之裝幀,均採用此種堅角法,故也稱「糠稀式」。此種綴訂方式,大都用於幅面寬廣之圖書,不但可強化堅牢書角,且也有美化裝飾之用,幅面寬廣圖書,若使用「宋本式」綴訂,則會顯得單薄。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52張

圖十四:堅角四目式綴訂法(綴訂走線方式見宋本式綴訂方式)

4、麻葉式因綴訂完成之圖書,其綴線分佈形狀如葉脈狀而得名,也稱「九針眼法」、「十一針眼法」,每個麻葉由三個針眼組成,此綴訂方法,是建立在「糠稀式」綴訂基礎上,再進行裝幀美化,同時題簽也可貼近封面中央位置,更加強其裝幀之美觀,此法較適用幅面寬廣之圖書。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53張

圖十五:麻葉式綴訂法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54張

圖十六:麻葉式綴訂走線方式

5、龜甲式此方法是由「宋本式」演變而來,因綴訂走線形式,似龜甲紋樣而得名,因有十二個針眼,又稱「十二針眼法」。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55張

圖十七:龜甲式綴訂法(十二針眼法)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56張

圖十八:龜甲式綴訂走線方式

6、線裝本的合訂式套書、叢書為免散失,而以合訂方式綴訂,惟在使用與典藏上較為不便,此法是以宋本式綴訂法為基礎,進而發展出以兩條綴線同時綴訂的一種奇特縫法。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57張

圖十九:線裝本的合訂式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58張

圖二十:線裝合訂本的走線方式(一)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59張

圖二十一:線裝合訂本的走線方式(二)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60張

圖二十二:線裝合訂本的走線方式(三)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61張

圖二十三:線裝合訂本的走線方式(四)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62張

圖二十四:線裝合訂本的走線方式(五)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63張

圖二十五:線裝合訂本的走線方式(六)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64張

圖二十六:線裝合訂本的走線方式(七)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65張

圖二十七:線裝合訂本的走線方式(八):餘此類推以下各冊綴訂方式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66張

圖二十八:線裝合訂本的走線方式(九)

四、日式線裝的基本走線方式此種綴訂方式,因在日本使用較廣,故以「和式」稱之。1、普通大和式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67張
圖二十九:普通大和式系在書腦綴訂處打四眼,兩眼一組,分兩組,每組穿綴線或綴帶後打平結,題名籤可貼封面中央,為大和綴(やまととじ)的一種。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68張
圖三十:穿綴帶夾板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69張
圖三十一:圓錐釘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70張
圖三十二:平目釘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71張

圖三十三:普通大合式的走線方式

2、四目大和式是由「普通大和式」美化而來,又稱「四目騎線訂」,也是大和綴(やまととじ)的一種,共有八眼,每四眼為一組,共計上下兩組,每組穿綴線或綴帶後打平結。也有稱與「普通大和式」之綴訂方式與打眼數相同,兩者主要差別,是在綴訂完成後,綴線或綴帶打側環結並將環處剪開,成四條結尾,此為錯誤説法。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72張

圖三十四:錯誤的四目大和式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73張

圖三十五:正確的四目大和式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74張

圖三十六:平結法(是一種繩結形態對稱的基本結法)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75張

圖三十七:側環結(平結的一種,將一端繩子繞成一個環,又叫側環結,也可當作蝴蝶結。)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76張

圖三十八:四目大和式的走線方式(一)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77張

圖三十九:四目大和式的走線方式(二)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78張

圖四十:四目大和式的走線方式(三)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79張

圖四十一:四目大和式完成穿線之封底

3、和式綴訂

也稱「綴葉裝(てつちょうそう)」,其綴訂方式有唐代縫繢裝的影子,在每帖書葉折縫處打四眼,每兩眼為一組,以一條綴線兩頭各穿一根縫針綴訂,一折帖有四眼,總計有兩條綴線四根縫針同時進行綴訂的一種縫法。四根針帶線首先由第一帖折縫內部四個眼同時穿出,再各自穿入第二帖各眼中,各組針線交叉再由第二帖穿出,再穿入第三帖各眼中,各組針線再交叉由第三帖眼中穿出,再穿入第四帖眼中,如此循環至最後一帖,然後再將兩條綴線結於最後帖之折縫處,見圖示。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80張

(兩條綴線四根縫針同時進行綴訂的一種縫法,兩條綴線結於最後帖之折縫處)圖四十二:和式綴訂折帖的縫法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81張

圖四十三:和式綴訂的結線方法

五、西式打穿綴訂的基本走線方式

大都為期刊合訂改裝時採用,為暫時性裝訂,貴重圖書是不宜採用此方法,惟因其裝訂方式簡單,故台灣日據時期修裝西式圖書大都採用此法,一直延用至今(注4),而造成圖書嚴重二次傷害。如今面臨圖書文獻數字流通趨勢的需要,該類裝訂方式的圖書,在數字化過程中,也常受制於裝訂方式的不當,而在翻拍或掃描作業的過程中,常需拆裝後才能完成數字化作業,因此在拆裝的過程中,使得圖書再一次的受到傷害,所以此種打穿綴訂方式,是不應被鼓勵用在期刊合訂或圖書修裝上。

1、打穿式基本綴訂方式

一般有簡易三眼及五眼綴訂兩種,該方法是由書背脊內0.3公分左右處打孔,以麻或棉線為綴線,最前五頁及最終五頁,不打眼孔但須以糊黏貼,打眼孔之最前帖需用生棉紙補強,以備承受綁綴線之壓力,穿線後之線頭須留10公分左右在切斷。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82張

圖四十四:打穿式三眼綴訂方式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83張

圖四十五:打穿式五眼綴訂方式(一)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84張

圖四十六:打穿式五眼綴訂方式(二)

2、打穿式綴訂圖示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85張
圖四十七:依前圖方式綴訂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86張
圖四十八:將綴訂完成後之背脊毛邊裁去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87張
圖四十九:然後再以尺量出背脊長寬尺寸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88張
圖五十:再依前圖所量尺寸,等長及略寬4cm之尺寸,裁量背脊紙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89張
圖五十一:將書背脊塗刷白膠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90張
圖五十二:再將塗上白膠之背脊紙黏貼上背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91張
圖五十三:背脊紙黏貼上背情形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92張
圖五十四:背脊紙黏貼上背後,墊紙抹平情形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93張
圖五十五:背脊紙黏貼抹平後壓幹定型情形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94張
圖五十六:定型完成情形

六、西式訂背綴訂的基本走線方式

是在書身背部以訂釘或細線綴訂。一般較常用之綴訂方式,分為有綴繩(帶)和無綴繩(帶)之綴訂方式,西洋古書大都是有綴繩裝訂,至於現代西洋書,有機器裝訂、半手工或全手工裝訂,此部份圖書除機器裝訂採取無綴繩裝訂外,其餘大部分是有綴繩方式綴訂,然而最遠古的科普特裝訂﹙Copticbinding﹚則是屬於手工的無綴繩裝訂。手工綴訂書身,每帖(書組)位置與訂眼數量,須先按圖書尺寸以鉛筆定出,若以有綴繩之綴訂而言,普通圖書是以五條綴繩為宜,故鉛筆定出位置亦有五點,作為綴線綴訂之處。綴線質量以未經漂白之材質為優,其粗細應依圖書需求選用,圖書壽命持久否?除和綴訂用料有關外,其綴訂方式亦須注意,例如綴線綴訂若鬆,書身裝訂則無法堅固,綴訂太緊則影響書頁展開,圓背時綴線也易斷線。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95張
圖五十七:有綴繩的綴訂方式

1、有綴繩綴訂走線方式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96張
圖五十八:二帖式有綴繩走線法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97張
圖五十九:一帖式有綴繩穿線法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98張

圖六十:綴布綴訂法(以綴布為綴訂之方式適用於超薄圖書)

2、無綴繩綴訂走線方式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99張
圖六十一:無綴繩綴訂折帖訂孔間距分配方式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00張
圖六十二:無綴繩綴訂階梯式走線方式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01張
圖六十三:無綴繩綴訂平行式走線方式

3、無綴繩科普特綴訂走線方式(注5)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02張
圖六十四:首先由書組內第一孔穿出綴線,然後再纏繞封面木板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03張
圖六十五:將纏繞封面木板後之綴線,再穿回第一孔內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04張
圖六十六:再由第二孔穿出,再纏繞封面木板後,再穿回第二孔內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05張
圖六十七:如前面步驟後,綴線由最後一孔穿出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06張
圖六十八:然後再將綴線穿入第二帖書組訂孔內,在由下一訂孔穿出後,纏繞第一帖書組之綴線後,再穿回第二帖書組之原訂孔內.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07張
圖六十九:各帖書組綴訂方式同前圖步驟,至最後一帖書組綴訂時,需與第二封面木板一起綴訂,首先綴線須先由封面木板外部穿入,由封面內面穿出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08張
圖七十:將封面內面穿出之綴線,纏繞在倒數第二帖之書組綴線後,再穿回最後一帖書組訂孔內,再由下一訂孔穿出後,由封面外部穿入,再由封面內面穿出,再將穿出之綴線,纏繞在倒數第二帖之書組綴線後,再穿回最後一帖書組訂孔內,於此類推將書籍走線綴訂完成後,在書組內部將綴線打結,全書便算完成.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09張
圖七十一:科普特裝訂

七、西式鋸目綴訂的基本走線方式適用於低廉裝訂,其手工處理方式,是以小鋸子斜鋸書背,鋸出數道小溝(鋸目),再加膠入溝,以細麻繩套進拉緊,並於書背處刷上白膠。現今鋸目式綴訂,也都以機器處理,其方式先於書身背脊鋸出無數小溝,然後再以膠灌入綴訂,此法裝訂之圖書,一般稱之為「膠裝書」,因書頁易脱落,永久保存之文獻是不宜採用此方法。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10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11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12張
自己裝訂手工書,線裝書裝訂方法圖解及古代線裝書裝訂方法圖示 第113張
圖七十二:鋸目式綴訂

八、結論縫繢裝在中國唐朝時期,雖然只是短暫流行,但是隨中外文化相互交流,中國書籍的縫繢方式,很可能便是藉由此文化交流方式傳到日本、中亞和歐洲,而影響了外國書籍的裝訂方式,例如:日本的「和式綴訂」,及西方書籍的「鎖線綴訂」,都還能找到早期中國縫繢裝的部份影子,但有人卻持不同看法,認為西方的鎖線綴訂是源自於埃及科普特裝訂,然中國縫繢裝與埃及科普特裝訂兩種方式,何者較先產生?何者為現代西方書籍鎖線綴訂的前生身此皆尚待考證。

圖書綴訂目的在防止書頁散失、便於典藏保存、閲讀及買賣。慎選適當的綴訂方式,則可有利文化保存及減少無謂的資源浪費。例如:不具保存價值的書籍,可採用較便宜的膠裝、平訂方式;閲讀使用率較高的書籍,則可採用訂背穿線方式,並加強背脊紗布密度,此可降低書籍因翻閲頻繁而造成的損壞率;若需長久典藏的書籍,則建議採取訂背穿線的綴訂方式外,所使用的綴訂材料也必須是符合中性或弱鹼性的,以擺脱書籍酸化劣損的噩夢,而達到長久保存之目的。莫菲定律:「會出錯的遲早會出錯」,若是在圖書裝訂的過程中,選用錯誤的綴訂方式及材料,則它一生便註定了無法長久保存的命運,遲早會因病變而縮短保存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