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民間工藝>臉譜>

揭開“羌姆巴”面具神奇的面紗、藏族羌姆面具欣賞

臉譜 閲讀(1.85W)

揭開“羌姆巴”面具神奇的面紗、藏族羌姆面具欣賞

古老的藏族面具藝術作為宗教文化和民間文化的載體,它的起源可追溯至一千四百年以前。“羌姆”面具藝術作為一種凝固着藏民族喜恕哀樂形象的表情藝術品,一開始就成為藏族悠久、凝重的文明發展史真實的寫照物。

藏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不僅體現於卷軼浩繁的經典文獻,豔麗古樸的繪畫雕刻,金壁輝煌的寺院、建築,展露於甘露般清淳、甘甜的民間歌舞海洋,也展現於神奇和幻夢般疑重與豪放的藏傳佛教“羌姆”神舞面具藝術。

面具,藏語音譯為“巴”,是指用紙、布、木、金屬、泥、石等為原料製作而成的可戴在頭上進行宗教儀式、舞蹈、戲劇、歌舞等表演或供懸掛祭祀供奉、膜拜觀賞用的人物、動物、鳥禽面部的造型藝術形式。

“羌姆”面具是多彩多姿的藏族面具藝術中獨具風采的重要組成部份,“羌姆”意為跳神之意,藏傳佛教寺廟每逢重要的佛教節日都要舉行盛大的宗教儀式──“羌姆”跳神活動。 “羌姆”絕非一般娛樂形式,而是一種神聖、嚴肅、莊重的宗教儀規祭祀活動,擔任表演的僧人都要着以寬大的神衣,手執法器,載上象徵神、佛、護法、鬼怪的威嚴而光怪陸離的宗教面具,在莊嚴雄渾的法號、鎖納和鼓鈸的伴奏下,按照佛教密宗教義教規表演各種動作、以祭祀先祖、神靈,為芸芸眾生消災驅邪、祈禱福壽吉祥。

揭開“羌姆巴”面具神奇的面紗、藏族羌姆面具欣賞 第2張

羌姆神舞

歷史解讀“羌姆巴”

藏族面具藝術,是藏族文明歷史進程中的產物,正是悠久而古老的藏族文明孕育出了在世界藝海中獨樹異幟的藏族面具藝術。和任何國家、民族的藝術一樣,藏族面具藝術也伴隨着它的民族走過了自身形成、發展、興盛的漫長曆程。

1、遠古藏族先民“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信仰觀念和生靈崇拜,神靈崇拜、祖先崇拜是藏族面具形成的基因。

面具源於原始巫教和圖騰崇拜,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民族原始初民的思維觀念,審美情趣及文化特徵。遠古時期,生存在自然環境極其惡劣的以遊牧部落生活方式生存的藏族先民,與生活相依存的牛、馬、羊、犬、黃鴉、崖雕等飛禽走獸建立了極其密切的關係,這種親密的關係也源自藏族先祖崇信的“萬物有靈”的原始笨教思想。故藏族原始笨教所崇拜的神祗多以各種動物形象為寄託象徵,

彌猴崇拜,彌猴是藏民族最早崇拜的動物之一。它源於藏族古老的“彌猴變人”的優美傳説。時至今日,在古老的嘉絨藏戲和民間歌舞中表現最多的動物形象仍是猴。在嘉絨藏族人心目中,猴是一種吉祥物,他不僅是自已的先祖,而且還象徵着機智、勇敢、靈巧、智慧。

揭開“羌姆巴”面具神奇的面紗、藏族羌姆面具欣賞 第3張

神牛出場

犛牛崇拜,藏族人的衣、食、住、行離不開犛牛,犛牛是藏族人生存之本,生命之源,藏族人認為,犛牛是為藏民族的生存來到雪域高原的。故犛牛在藏族人心目中自然是崇拜的神靈。在古老的笨教創世説中,犛牛還被視為創世大神。

犛牛崇拜現象在藏區民間更為突出。在喜慶節日人們要跳類似犛牛圖騰面具的犛牛舞;在聖地神山、聖湖、瑪尼堆上、佛塔四周或居家大門頂上都有供放犛牛頭骨圖騰的習俗;一些寺院內還懸掛有整頭犛牛乾屍標本,用以鎮魔去邪。

祗羊崇拜,笨教把世界分為天、地、地下三界,認為三界各有其主,即年、贊、祿三神各統治看三界。年,藏語意指羱羊,一種似羊的野性、是年神的最初形象,年神高居於天上的白雲之中,是光明、生命永生永存的象徵。笨教又把他想象成山神、人間的守護神。故羱羝成為藏族古代人們崇拜的對象。

大鵬崇拜,這是笨教神話中的一隻拓荒宇宙,開天劈地的神鳥,笨教認為宇宙乃鵬之天地,大家都把善行歸功於它,故藏族人把大鵬視為祖先和保護神,是致高無上的神鳥,其造型多高置於神像背龕頭頂供奉。

此外,在藏區還盛行獅、虎崇拜,這是和獅虎本性的威猛無敵分不開,古代藏族人把獅、虎視為是戰神和附着在人身左右二肩的生命保護神的象徵。

揭開“羌姆巴”面具神奇的面紗、藏族羌姆面具欣賞 第4張

工匠製作“羌姆”面具

2、藏族土著先民的繪面、繪身習俗,是藏族面具藝術的初期形式。

繪面或繪身是一種古老而神祕的民族習俗,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地的原始民族中。據史料載:位於藏區東部昌都一帶的東女國“其俗貴婦人,輕丈夫,而性不妒忌。男女皆以彩色塗面,一日之中或數度變改之”。可知藏族先民最晚在新石器時代的母系氏族社會有了繪面習俗,而且已掌握了不同色彩的礦物顏料塗面美飾的方法。至吐蕃時期,這種面塗赭色之風在藏地已十分普遍。

3、藏族古老的原始宗教、笨教中原始的巫術、巫覡、擬獸舞等為藏族面具藝術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最初的土壤。

古老的藏族面具藝術作為宗教文化和民間文化的載體,它的起源可追溯至一千四百年以前。在阿里日土縣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古崖畫中,除鑿刻有大量的動物圖騰外,還以拙樸的手法勾劃出戴面具者的舞蹈場面。據藏文史藉載:公元六世紀的朗日倫贊時代,戴着人面的白山羊皮面具作為民間藝術表演的形式已出現。

揭開“羌姆巴”面具神奇的面紗、藏族羌姆面具欣賞 第5張
揭開“羌姆巴”面具神奇的面紗、藏族羌姆面具欣賞 第6張

4、佛教的傳入,佛教文化的興起,使藏族“羌姆”面具藝術脱穎而出,並伴隨着佛教在藏地的昌盛發展形成體系。

公元七世紀初,松贊干布英才大略,統一了西藏高原諸部,建立了吐蕃王朝帝國後,帝國很快強盛起來。在當時松贊干布頒佈“十善法典”舉行的盛大慶典會上,就曾表演過戴上獅、虎、牛、豹、馬、鵬面具起舞的土風舞。這是藏族“羌姆”面具出現的基礎。

在佛教前弘期赤松德贊時期,藏族寺院宗教“羌姆”神舞 面具開始形成,它源自於藏傳佛教寺院的出現和寺院宗教祭祀活動。公元779年,在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具全的佛教寺院“桑鳶寺”的落成開光大典上,蓮花生大師根據佛教密宗宗教儀理內容的需要,採藏族土風舞、擬獸舞、法器舞、藏族古鼓舞和笨教儀式中的獅、風、雕、鹿、牛、羊、馬等面具舞形式、與他創作的戴着人頭骨飾花鬟跳躍的金剛力士舞與佛教哲學的內容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啞劇似的舞蹈形式——“羌姆”神舞,用來鎮魔酬神。

從此,藏傳佛教歷代“羌姆”神舞活動、寺廟內的雕塑作品和密宗殿的懸掛面具中都有各式各樣的面具形象出現。這些面具表現的內容除了表現佛、菩薩、歷代高僧、聖人之外,主要是表現各類護法神祗,護法神中除一小部分為表情慈祥的靜善神外,絕大多數為形象誇張、面目猙獰、表情威嚴的厲神面具。

佛教後弘期(公元11世紀),薩迦派、噶舉派、寧瑪派、包括所有佛教化的笨教寺廟等教派都按各自的教義創立了不少舞種,並盛行跳“羌姆” 。據噶當書所載,當時“羌姆”共有三百六十種,護法神數目不下三千種,其面具形象數量之多,造型變化之豐,可謂空前絕倫。

5、藏族“羌姆”面具藝術在發展中,同時還受到來自印度、尼泊爾和漢地文化的影響。這些外來文化優勢的營養,更促進了藏族“羌姆”面具藝術發展的多樣化、系列化、程式化。

揭開“羌姆巴”面具神奇的面紗、藏族羌姆面具欣賞 第7張

揭開“羌姆巴”面具神奇的面紗、藏族羌姆面具欣賞 第8張

揭開“羌姆巴”面具神奇的面紗、藏族羌姆面具欣賞 第9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