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米奇創意網>民間工藝>臉譜>

藏族面具文化的特點及藏族的佛事活動面具欣賞(二)

臉譜 閲讀(1.15W)

藏族的歷史民俗,反映在意識形態上是以祖靈崇拜和圖騰崇拜為核心的原始宗教存在,對祖靈和圖騰的崇拜充滿着神祕氣氛。而阿壩、西藏一帶的面具也正是以這兩方面為主題——人祖和神力。

面具,藏語中稱“巴”,主要用於各種民間表演活動,它與人們日常生活、勞動、娛樂有着直接的關係,遍及西藏各地。通到了清代,藏戲廣泛普及到民間,其劇目、流派更加豐富多彩。藏戲面具與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帶有濃郁的世俗傾向和民間色彩。表現的題材主要包括歷史故事和神話中的人物、神靈和動物。藏戲面具中的國王、大臣、喇嘛、老婦、老翁的面具有着獨特的個性特徵;劇情中神靈、鬼怪和動物面具的塑造,儘管帶有宗教面具影響的明顯痕跡,但大都人格化,被賦予了人的情感。人類的真、善、美和假、醜、惡,都在面具中得了具體的表現。面具多設色,不同的色彩象徵不同的角色特徵,如深紅色象徵國王,淺紅色代表大臣,黃色象徵活佛,藍色代表反面人物,而半黑半白象徵兩面派等。藏戲開始時,最先登場的是戴獵人面具的角色。獵人面具多為藍色或青色。

關於藏族面具的起源問題,學術界説法較多,但有存疑。筆者根據多年來西藏考古新發現和目前面具文化的古遺存等實證,參照已有的相關成果,並結合多年來的實地考察,提出了藏族面具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的認識,具體是從圖騰崇拜、狩獵和喪葬中衍生而出。藏族面具文化至今呈活態存留而且豐富多彩的基本原因主要是一脈相承性、兼收幷蓄性、廣泛的社會性和姊妹藝術的支撐所致。

跳神面具、懸掛面具和藏戲面具是藏面具的3種主要形式

藏族面具文化的特點及藏族的佛事活動面具欣賞(二)

面具在藏語裏叫vbag(巴),意為用泥等製作的面具。另外,它還有活鬼神之意,像vcagmo(女活鬼)等,可見藏族的面具藝術與作用於宗教的神鬼雕塑密切相關。隨着宗教的不斷滲入,藏面具發展到包括跳神面具、懸掛面具和藏戲面具3種主要形式。

跳神面具是伴隨着跳神儀式發展而來的,每逢宗教節日都要舉行這種儀式,以降服鬼怪,驅邪鎮魔。它注重虛幻的宗教精神,表現一種莊嚴的氣氛。憑藉面具的形象及人的表演而加深其宗教影響,從而作用於人們的思想觀念、作用於社會。跳神者所戴面具有鬼怪、仙人、法王、各種保護神、動物圖騰等。跳神面具為立體雕塑面具,也有少量平面布面具,品種有皮、木、銅、泥、布等各類。皮面具多為早期面具,如藏漢史集中提到的“犀牛面具”;金屬面具多用薄銅皮製成。

藏戲面具分為立體和平面兩種形式。它在藏面具中最富有藝術情趣。公元14世紀,唐東波倡導藏戲,他根據自己的臉譜塑造了“温巴(獵人)面具”。藏戲面具早期為藍、白兩種,用山羊皮製成。後期有些改用紙或布板等製成。面具根據藏戲情節,要求有國王、仙人、妖女和王妃等。

懸掛面具多用泥、皮革、紙漿等,置於寺廟殿牆、樑上讓人們供奉膜拜。面具面譜有護法神、明王明妃、地方神等;另外還有“贊”(男鬼)、“帕姆”(女鬼)等不同等級的“坷兒”屬“隨奴”範疇。最接近現實又表現現實的宗教面具是一批被稱作介波(鬼王)、贊(山妖)、巴姆(魔女)的鬼卒面具,這類面具充分顯示了藏族宗教極為特殊而又神祕的文化現象。

藏面具與藏族的宗教文化關係密切 藏面具作為一種象徵符號、一種社會存在,我們要客觀地把握和認識它,分析它的社會功利性和藝術性,從藏面具內涵看,它與藏族的宗教文化有着密切關係。跳神面具表現的是各種護法神、鬼怪等。它們將人和神連為一體,為宗教的儀軌服務,從而傳達宗教的種種神祕觀念。懸掛面具也具有這種社會特徵,它們代表着各個不同階層的人物,或是靈魂魔鬼,或是佛教仇敵,或是被降服的女魔等等。供奉這些面具,意在向人們明示佛的偉大,讓人從中感受善和惡的意義。同樣,藏戲面具在表現戲劇故事情節中也會對佛教進行解釋。

對面具的審美把握是件較難的事。應該看到,由於藏族原始文化所具有的神祕性,使面具這種源自苯教文化、後又融合外來佛教文化的藝術,具有一種獰厲、神祕的美學特徵,藴涵震撼人心的精神力度。

藏面具藝術的審美特徵,是通過面具的象徵符號來體現的:比如説明跳神者身份的面具“法王”,是一個頂骷髏、三眼的“牛頭”;地方神“錯勒”的特徵是眉間有蠍子等圖騰,“怒神”的特徵是三目圓睜,眉似火焰,巨齒獠牙……懸掛面具的符號象徵,仍然多具鬼神冤魂的特點,尤其是“帕姆”面具,多是雙目圓瞪,眼下吊,獠牙外露,披頭散髮,表情猙獰而醜陋,色粉晦者。而藏戲面具中部分羅剎女的面具也具有上述特點,由於她心靈醜惡,其面具也是“巨齒獠牙、雙眼滴血、猙獰恐怖”。

藏面具的美學意義 藏面具注重展示面容的醜與惡,它在美學上又富有什麼意義呢? 面具這種具有藏傳佛教美術價值的藝術形態,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美學內涵,它是美的反叛和異化。它的嚴厲、可怕和怪誕,可以用學者劉東提的醜學內涵來界定:藏面具的形態總體上是“醜學意義上的美”,它從感覺到心靈給人一種沉重、扭曲、抑鬱的壓抑感,這是一種幽暗之美。正是由於藏族面具藝術的內涵,奠定了面具藝術在美學上的獨特意義。也許,這正是藏面具留給人們的總體印象。當然我們不能否認面具藝術的民族審美特徵的多元性,應該看到,每個面具都有自己的多層次審美導向,這樣認識就會更全面、更客觀了。

我們知道,藏族的懸掛面具作為佛教的保護神而存在於寺院,所以它的產生與佛教的興起、寺院的建立密切相關。以日贊(山妖)、骷髏、帕姆(女鬼)、貼龍(獨腳鬼)這些土生土長的低層鬼卒,也理直氣壯一一進入佛教的護法行列。宗教在現今已知社會中普遍存在,但在有些民族尚屬原始宗教,其特點是多神、無教義、無創始人。比如,藏族的“苯教”屬原始宗教,由於久遠的笨教信仰在吐蕃先民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因而佛教和笨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處於並駕齊驅的局面。結果兩種文化既相互競爭又相互融合,儘管最後佛教成為西藏的主流宗教,也因其對苯教文化的吸收而形成特色獨具的藏傳佛教。

藏族面具文化的特點及藏族的佛事活動面具欣賞(二) 第2張

藏族的跳神面具、戲劇面具都傾向表現和象徵的藝術風格,造型粗放誇張,伴着鏗鏘的鼓樂聲和和強郵舞姿欣賞,其雄健的威懾力咄咄逼人。不同地域的面具藝術風格差異明顯,衞藏地區的面具較為斯文嚴守法度。西藏東部康區的面具潑辣怪異、驚世駭俗。屬於軟雕塑的大宗面具,全為俗民形象,藝人以簡明的手法攝取凡人情態,塑造了一張張活龍活現的面孔。

西藏面具工藝品除了吸收外來文化外,主要是受到西藏本土的原始宗教一苯教文化的直接影響。由於久遠的苯教信仰在吐蕃先民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因而佛教和苯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處子並駕齊驅的局面,結果兩種文化既相互競爭又相互融合。儘管最後佛教戰勝苯教而形成既不同於印度佛教,又不同於中原佛教的獨特宗教,人們稱“藏傳佛教”或“喇嘛教”。印度高僧蓮花生大師用佛法神威降服苯教神祗時,為了在民眾中贏得廣泛的信徒,同時將苯教中的巫術、妖法、火祭、梵魔等儀式連同鬼怪精靈一起帶入“佛門”。苯教中的山神、年神、龍神等“世間神”,以日贊(山妖)、奪錐(骷髏)、帕姆(女鬼)、貼龍(獨腳鬼)等等,這些土生土長的紙鬼率,也理直氣壯的進入佛教護法的行列,成為西藏面具製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西藏面具工藝品由於分佈較廣,使用範圍不同,製作方式也不同,使之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從製作上講大概可分硬塑形與軟塑形兩大類,即宗教面具和民間面具。宗教面具多為硬塑型;民間面具以軟塑型為普遍。從使用上講,又可分羌姆(跳神)面具、懸掛面具、藏戲面具、歌舞面具、折嘎祝願面具、儺儀型的吉達面具等六種。硬塑型面具為立體或半立體,在事先塑好的泥胎上用紙漿或布漿糊成硬殼,然後繪製而成。也有用木頭雕刻,這種面具大多分佈在邊境林區。硬塑型面具多用於宗教的羌姆和寺廟的懸掛祭奉,後在藏戲中也多有吸收。

藏族面具文化的特點及藏族的佛事活動面具欣賞(二) 第3張

這是藏戲表演中跳神演員所戴的一種面具。

藏族面具文化的特點及藏族的佛事活動面具欣賞(二) 第4張

具有一千多年曆史的藏戲因所戴的面具不同分白麪具和藍面具兩派,在諾桑、卓娃桑姆、朗莎姑娘等八大藏戲劇目中,因人物角色不同有30多種多姿多彩的面具。

藏族面具文化的特點及藏族的佛事活動面具欣賞(二) 第5張

拉薩市雪拉姆藏戲隊演員戴着面具表演藏戲諾桑。

藏族面具文化的特點及藏族的佛事活動面具欣賞(二) 第6張

這是藏戲表演中跳神演員所戴的一種面具。